终于走到了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微博热搜“回顾乘风破浪的2020”里不少人希望这一年能重启,不想再让心碎的时刻发生,但是时光不能倒流,而且这一年不仅仅是疫情肆掠,巨星殒落的一年,这一年也是无数个奇迹诞生的一年,就光是关于新冠病毒的研究,相信不会再有哪一段时间超越今年了,达到巅峰了,而且在生命科学领域,2020年尽管情况频出,但科学家们依然依靠着自己努力和毅力,带来了不少重要的成果。

       您心目中今年的“最佳”是哪些?新冠病毒的野生动物宿主?核酸检测,疫苗研发?还是各大型项目的最新成果?抑或让人眼前一亮的“黑科技”?生物通诚邀您在2020的最后一个月里,与我们一道评述生命科学的重大事件。

1、来背书啦!癌症新增四大物理特征


以纯物理学角度审视微观生命体、探索基础问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一群科学家从肿瘤内的物理过程加速,摆脱困境,助推癌症基础和治疗研究踏上了新的征程。

还在背书癌症“八大特征”?《Science》新增四大癌症物理特征




  1. 2、沉默一个基因即可逆转1型糖尿病


3月的一项研究可能会改变注定发展成1型糖尿病的小鼠的命运,华盛顿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指出,从产生胰岛素的细胞中移除一个基因,可以避免细胞受到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防止小鼠患上1型糖尿病。此外,今年科学家还提出了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方法:电磁场疗法。

意外!沉默一个基因即可彻底逆转小鼠1型糖尿病
值得相信吗?Cell子刊利用电磁场治疗二型糖尿病



3、“千面”新冠病毒

2020年,新冠病毒袭来,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带着无法逃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各国科学家开始了艰难漫长的研究,大家都知道这个病毒是根难啃的骨头,但是没有想到从病毒的起源,宿主,到结构,变异规律,再到检测,疫苗都举步维艰,然而举全球之力,我们还是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

辉瑞|里程碑:首款COVID-19 mRNA疫苗预计12月上市
张伯礼、施一公、李兰娟齐点赞:新冠病毒完整结构图到底多牛
综述美国COVID-19检测方法功与过
全文详解意大利新冠病毒早于19年9月传播的论文
北京大学,中科院合作发文:首次提出新冠发病机制或存在“两阶段”模式




  1. 4、基因组聚集数据库gnomAD第一批重大发现浪潮

  1. 6月,《Nature》、《Nature》子刊重磅发表7篇旗舰论文,详细介绍了从基因组聚集数据库(Genome Aggregation Database)得到的新见解。这一数据库是保存了60706个个体的外显子的2016年的ExAC数据库的升级版,它总共收集了125748个外显子和15708个全基因组序列,是过去八年心血的结晶。

    《Nature》、《Nature》子刊重磅发表7篇旗舰论文!深扒你不可不知的gnomAD




  1. 5、《Nature》公布精确编辑线粒体DNA的基因编辑技术

近年来,基因治疗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以CRISPR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不断进步,但是似乎无所不能的CRISPR基因编辑,面对线粒体遗传病却显得束手无策。这一研究首次实现精确编辑人类线粒体基因组,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如果能够进行针对性的突变,就可以开发用于研究疾病的模型,确定突变在疾病中的实际作用,并筛选药物,分析药物对所涉及途径的影响。

来了来了!David Liu最新《自然》公布精确编辑线粒体DNA的基因编辑技术



6、全球为阻止当前以及未来COVID-19疫情在疫苗研发方面的努力

在病毒疯狂肆虐的日子,疫苗进展就是群众心目中的“定海神针”。历史上,从未有哪种疫苗研发速度比得上SARS-CoV-2的,甚至还有两款全球领先的mRNA疫苗打入了III期临床,疫苗研发史册记录下了2020年这惨烈而辉煌的一章。

中美志愿者已注射,还有哪些新冠疫苗在开发中?
辉瑞新冠疫苗有效性超90%?科学界持谨慎乐观态度
Moderna疫苗有效性高达94.5%,但数据尚未得到同行评议




7、阿尔兹海默症的锁开了,下一步何去何从?


一种病,患者高达半亿,全球研发投入堪比“范弗里特弹药量”,结果连病因都没找着,今年几个另辟蹊径的研究似乎已经撬开了阿尔兹海默症的大门。

不可预测的阿尔兹海默症,现在找到病“根”了
神经退行性变终于有药可治了!Science发文
全世界的曙光:新AB疫苗有望阻止阿尔兹海默症的发展



8、诺贝尔化学奖史上,首次将一座奖杯同时授予两位女科学家


每年诺贝尔奖开启前都像猜谜,今年张峰的粉丝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局。两位女科学家——埃玛纽埃尔·沙尔庞捷和珍妮弗·道德纳——她们凭借开发基因组编辑方法(CRISPR/Cas9)所作出的贡献包揽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为何首次同时授予这两位女科学家?



9、中国科学家首次完成SARS-CoV-2全基因组确证


中国疾控中心高度重视2019年12月在武汉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病原微生物专家们迅速进入应急工作状态,指导完成了引起该病的SARS-CoV-2 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 并于2020年1月11日及时提交病毒完整基因组,为深入了解该病毒、从源头阻断疫情传播和研究救治方案争取时间。

世卫组织:中国已分享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信息




10、张锋团队助力开发病毒诊断新工具


将Cas13的抗病毒活性与其诊断能力结合起来,张锋团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可编程的快速诊断和抗病毒系统,新技术不仅好操作、灵敏度极高,还能准确地分辨几种症状类似病毒。

Science重磅:张锋开拓新型检测方法!2小时内现场判断病毒种类,有望用于2019-nCoV的检测



11、帕金森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两种疾病,分别始于大脑和肠道

多项成果已证实帕金森综合征可被治愈,甚至有研究彻底颠覆了帕金森病根仅存在于脑的观点。

Brain:帕金森病原来不是一种病,而是两种病
太厉害了!中美华人团队发文《Cell Stem Cell》——帕金森症大脑损伤得以修复
NEJM:里程碑! 美国麻省总医院自体干细胞移植技术为帕金森病治疗带来希望
逆转帕金森病!付向东团队联合西南医科大学发表Nature封面文章重要成果



12、第二例HIV已被治愈,距离结束这场“瘟疫”还有多远


2020年是HIV成果颇丰的一年:不仅有基础研究方面的突破,也有临床治疗方面的好消息。

里程碑式的创举!首次在试管中重现了HIV感染
《柳叶刀》第二例HIV患者已经被治愈了
Nature:吉利德研发出新HIV候选治疗药物,注射一针管半年!


13、你曾以为精子像“蝌蚪”一样游泳,实际人家像“水獭”


这项生育科学研究打破了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3D显微镜技术的一项胜利。

人类精子是如何游动的:新研究挑战了几个世纪以来的假设


14、一个新基本事实:染色体实际上无形胜有形


庄小威团队又立奇功,开发一种新成像方法打破“纠结染色体是什么形状”的思维定式。

真实的染色体和教科书中的并不一样



15、科学家的野心直指再造器官


类器官正迅速成为现代生命科学最前沿的工具之一,回顾历史,每一款新类器官的诞生都将推进该器官领域的研究步上一个新台阶。2020年科学家们向更完善、更细化的下一代类器官发起挑战,新增了胰岛类器官、肠道类器官和心脏类器官。

中科院学者最新Cell发文:小鼠胰岛成体干细胞身份并建立胰岛类器官长期扩增培养体系
Nature子刊:日本学者开发出3D心脏类器官
《Nature》更好的类器官



16、2020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追根溯源”战胜丙肝


血源性肝炎是导致世界各地人们肝硬化和肝癌的一个主要的全球性健康难题。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鉴定出一种新型病毒,即丙型肝炎病毒,从而在与血源性肝炎的斗争中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2020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发现丙型肝炎病毒



17、肠道微生物对下一代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已经延伸到了下一代!今年的一项研究指出,肠道微生物群不仅能调节孕妇体内的许多生物化学物质,而且在发育中的胎儿和胎儿大脑中也有着不可思议的调节能力。

《Nature》孕期肠道微生物对胎儿大脑健康发育影响太大了!
Nature:母乳保护新生儿的作用竟然来自肠道微生物



18、“最小恐龙”引发极大争议,作者撤稿


今年3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美国洛杉矶自然史博物馆等处在Nature上发文,在一块约有9900万年历史的琥珀中发现了迄今最小恐龙,命名为宽娅眼齿鸟。但论文发表后受到了学界的质疑与争议,在5个月后撤稿,成为了今年最受瞩目的撤稿事件。

中美团队最新Nature在亿年琥珀中发现最小恐龙!

登Nature封面24小时,便遭十大质疑!“最小恐龙”成最大乌龙?




19、让人惊讶的循环线粒体——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居然存在无细胞线粒体

 

  1. 线粒体由于其在能量代谢和细胞间通讯中的关键作用而被认为是细胞的发电单位。一般认为,线粒体在无细胞环境中难以生存,但是今年一组科学家们已经检测到细胞外的细胞器,在健康人的血液中漂流,发挥了正常的功能。

    让人惊讶!最新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居然存在无细胞线粒体




20、Science:人造叶绿体!比自然界的光合作用更高效


5月,科学家们宣布利用液滴微流控技术将天然的叶绿体内中类囊体膜(thylakoid membrane)与CETCH固碳循环中的多种酶整合,构建出了能够利用光照作为能量源且效率超过自然的人造叶绿体。这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也是一项构建自养合成细胞的关键工作。

《Science》合成生物学重大进展——制造出了人工叶绿体



21、CRISPR抗癌临床研究更进一步——细胞和基因治疗的里程碑


今年年初,宾州大学Abramson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发现,经过基因编辑的免疫细胞可以在癌症患者接受免疫后的几个月内持续存活,发挥功能。11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利用CRISPR-Cas9技术治疗癌症的创新方法,让患者生存率提高80%

CRISPR终于有了抗癌I期临床数据!Science新论文首次证实基因编辑细胞可以提高患者存活率


22、迄今为止最详细的人类心脏细胞图谱


9月,哈佛医学院,Sanger研究所等处研究人员发布了迄今为止最详细的成人心脏图谱:“这是第一次,我们可以确切地看到每个细胞在人类心脏中的活动。”

Nature重磅成果:人类心脏细胞的第一个图谱




23、不需要换血,只需稀释血浆也能逆转衰老


200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用年轻和年老的小鼠共享血液和器官,可以使年老小鼠的组织恢复活力,扭转衰老迹象。而今年,同一个研究小组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只需稀释衰老小鼠的血浆(不需要年轻的血液)就可以达到类似的延缓衰老的效果。
剧情大反转!不需要换血,只需稀释血浆就能逆转小鼠衰老!



24、一种全新液体活检方法:滴血检测肿瘤或将实现


  1. 研究人员发现由肿瘤释放的称为EVP(extracellular vesicles and particles)的微小包囊可以用于在早期阶段检测多种不同类型的癌症。

    Cell发现另一种全新液体活检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癌症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检测研究:推进液体活检在多种癌症中的应用



25、人类遗传学研究里程碑,GTEx项目开启遗传学新纪元


2010年,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的项目启动,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分子测定阐明基因组表达调控和遗传变异之间的秘密。时隔十年,GTEx项目公布了最终研究成果,填补了人类遗传学研究的空白。

15篇论文齐发!《科学》封面报道人类遗传学新纪元
GTEx研究揭示了基因表达的个体间差异,该差异受到性别的轻度影响



26、一个拷贝就会让身高矮2厘米,终于发现靠谱的身高基因


2008年,Nature杂志的指出,身高在很大程度上由基因决定,是一个遗传率非常高的性状。然而之后在一项共涉及3万多人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科学家们找到了40多个与身高差异相关的基因变异,却发现这些基因变异对身高的影响非常小。今年,哈佛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终于确定了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决定身高的遗传因素。

长高的因素千万个,Nature告诉你这个基因最靠谱



27、癌症免疫疗法“全面开花”:被忽视的先天性免疫系统


11月,宾州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指出,先天性免疫系统对人体入侵者有更广泛的反应,它可能是免疫治疗成功的一个重要但被忽视的组成部分。此外,今年也是癌症免疫新疗法倍出的一年。

β-葡聚糖启动免疫系统攻击癌症
Nature最新发现一种重要的癌症免疫治疗新方法:Gasdermin E
Cell发布突破性癌症免疫疗法:“纳米生物学”免疫疗法
Science癌症免疫重要发现:VISTA让免疫系统安静,对抗癌症
Science破解25年谜题——免疫细胞检测到癌症的新机制



28、填补教科书空白:基因转录到底是如何停止的?


基因转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50多年来,Rho蛋白一直被视为结束转录过程的模型蛋白,而今年的最新研究发现了它并非如教科书中所说的那样直接与mRNA接触,而是在转录的整个过程中都搭着RNA聚合酶的“顺风车”,这将改写生物教科书上对转录终止的解释。

生物学教科书真的要更新了!Science发现关键细胞过程背后的秘密
《Science》又一项研究驳斥了生物学教科书



29、智能细胞+智能材料=智能制药


活的细胞是智慧的,生命体所具备的大多数功能都比如今最先进的机器精巧、恰当。极尽所能地模仿鲜活的细胞就诞生了一门制造“智能细胞”的艺术。现在可以相互通话和自我决策的人造细胞出现了,可预测的是,这门艺术的应用场景和进一步研发空间将无比广阔。

智能细胞: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治疗工具
大数据推动癌症“智能”细胞疗法



30、神经科学创举——整个大脑的精细3D立体图谱


历时三年,本年度神经科学领域最大规模合作对1675只成年小鼠的大脑高分辨率成像进行了汇聚,构建了这张包含数百个不同区域、约1亿个细胞的可视、可分析的集成3D多模式多尺度数据集,并且可公开访问。

Cell:小鼠整体大脑高分辨率三维图谱




31、30多篇文章填补教科书空白:太空旅行会对健康产生什么影响?


这项研究是涵盖研究人员对太空飞行基本特征了解的总体论文,代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组太空生物学和宇航员健康影响数据。

《Cell》等30多篇文章填补教科书空白:太空旅行会对健康产生什么影响?




评选范围:
2020年度在生命科学领域发生的事件,欢迎读者在下方留言区留言,推荐您心目中值得回顾的重要新闻,采用网络投票形式,并最终结合专家意见,选出2020年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新闻。

推荐新闻:
新闻图片: (图片格式:jpg;大小:200k以内)
读者留言:

姓名:
留言:


评选内容:
2020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25日,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获得的基础研究成就、新技术、新方法和对整个领域的前进、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

幸运抽奖:所有成功投票的读者将获得一次抽奖机会。生物通在活动期间将会送出小米小爱蓝牙随身音箱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以实物为准


投票有效期:2020年12月10日至2020年12月25日,欢迎网友踊跃投票。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生物通所有


历史回顾

2019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 | 2018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 | 2017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 | 2016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 | 2015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
2014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 | 2013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 | 2012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 | 2011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 | 2010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
2009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 | 2008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 | 2007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 | 2006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 | 2005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



版权所有:生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