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好似白驹过隙,2010年眨眼就要飞过去了。在这一日千里、万象更新的年代里,我们回首往事。

        这一年里,我们的生命科学领域捷报频传,硕果累累。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迅猛发展,蛋白质组学研究全面推进,个体化诊断

技术和治疗药物不断从基础科研迈入临床阶段。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从人才培养到科研手段,从试剂到设备,时时、处处,方方面面都在进步,可以说是日异月新。在这些进步中,我们每一个从事生物科学事业的人都为之奉献、流汗甚至流血,留下各自的光辉,铭刻了美好的记忆。但万里黄河也免不了泥沙俱下。然而在迎来荣誉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不和谐的小插曲。如学术造假,论文撤回,方舟子遇袭事件等引起了各种涟漪。让我们通过生物通独特的视角,再度回顾2010年生命科学领域的悲喜变迁。

        从2005年伊始,生物通就联合多家网站和学术机构成功举办了五届“生命科学十大新闻评选”的活动。自第一届“新闻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研究人员的关爱和支持。数十万网友积极踊跃参加投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在2010年岁末之际,第六届“生命科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又再度拉开了帷幕。

        2010年生命科学领域发生的哪些大事引起了您的关注?哪些您认为能够当选为2010年度生命科学的十大新闻呢?从今天开始,您不仅能“做主”本次评选,还可以在“挥指”之间获得丰厚的纪念品。

主办单位 生物通 特约冠名单位: Promega

 

发现纳米危害生殖

在日常生活中,纳米材料的影子无处不在,从电子产品、生活用品到医药用品,它几乎和所有人的生活紧密相连。然而,山东大学长江学者、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闫兵带领的课题组通过对小鼠的研究发现,如果长时间接触纳米材料,对人体的生殖系统可能会造成伤害。

山东大学长江学者最新Nature子刊文章
 
关于“砷基生命”的探讨

来自NASA天体生物学研究所,亚利桑那州大学等处研究人员在加利福尼亚的一座盐湖中发现了一种依靠砷生存的单胞体细菌:GFAJ-1,这是首次发现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可以由其他元素取代。如果得到进一步确认,生物学界必须重新审视地球上的生命体系,教科书都将重新修改。
砷的另类角色--记Science两项新成果



全球首例人类胚胎干细胞临床试验

今年10月,美国Geron Corporation利用该公司培植的GRNOPC1人类胚胎干细胞,展开全球首宗人类胚胎干细胞治疗的人体临床试验。由于人体胚胎干细胞则是取自人类受精卵发育几天后的胚胎,所以能否用人体胚胎干细胞来治疗疾病在道德上一直存有争议。
美国施行全球首例人类胚胎干细胞临床试验



中国科学家参与的千人基因组计划

“千人基因组”计划是2008年初,由来自英国桑格研究所,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多家机构启动的一项测序计划,今年10月公布了首次发表的成果:找出了1000多万个大大小小的基因变种,其中约800万个都是以前所未知的......
Nature:中国科学家参与的千人基因组计划
华大基因: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又取得重大突破
方法学:“千人基因组”项目技术进步

艾滋病疫苗的辗转沉浮

艾滋病研究历程已经历经25年,相比艾滋病流行的速度,艾滋病疫苗的研发速度是远远地脱节的。2009年艾滋病疫苗研究获得重要进展,今年也获得了不少成果,比如提出了一种利用免疫系统反应研制艾滋病疫苗的新方法,获得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疫苗等。
《Nature》封面 2010一个艾滋疫苗时代的终结!
我国艾滋疫苗研究进入第二阶段临床试验


麻疹强化疫苗,打还是不打?

今年9月,全国1亿名儿童免费接种麻疹疫苗,这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麻疹疫苗接种”,然而这一消息却引发了公众对于强化接种疫苗的各种质疑,有人认为麻疹的传染性很强,应该打,有人认为会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和不良后果,不应该打,那么到底打还是不打呢……
麻疹强化疫苗 打还是不打?
麻疹强化疫苗 糊涂的接通知糊涂的打?
要理由,不要补偿——作为一个父亲看麻疹疫苗的强化接种
   

奶粉“早熟门”事件

自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震惊全国之后,婴儿奶粉就一直吸引着公众的眼球,今年武汉接连发生了婴儿性早熟事件,并设计到了圣元等奶粉品牌,引起了各界的关注。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各项检测调查,检测结果显示未检出圣元奶粉含禁用外源性性激素,然而时隔两个月……
奶粉“早熟门”事件
圣元“早熟门”事件回顾
传蒙牛高管因涉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被捕

2010年诺贝尔奖

2010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以表彰他在体外受精技术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这位“试管婴儿之父”曾被他所处的时代视为大逆不道的疯子。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目前,全球已有大约400万人通过体外受精技术出生。
2010年度诺贝尔奖
新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爱德华兹
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疑似泄密

新威胁正在逼近:超级细菌

英国的科学家在《Lancet》上发表文章,发现了一类新的超级耐药细菌,这种细菌抗药性极强,研究显示这些超级细菌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之外的所有抗生素都有抗药性,目前已感染日本、英国、美国、瑞典、荷兰、澳大利亚、巴西和中国等......
抗药超级细菌正向全球传播
超级细菌猜想:实验室安全性知多少



中国研发首例转基因猕猴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季维智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培育了中国首例转基因猕猴,这些转基因猕猴在特殊光源下,通体呈现绿色。这一研究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在非人灵长类转基因......
我国培育出转基因猕猴 通体可发出绿色荧光(图)
昆明动物研究所PNAS转基因动物研究成果报道


茶油“致癌门”事件

8月,传出金浩茶油被查出含有致癌物质超标6倍的相关报道,此时金浩茶油向公众郑重声明其系列高档植物油质量安全可靠,然而没过几天,事态就转而下,金浩茶油承认了致癌物质超标问题,这一前后不到10天,却截然相反的态度让人深思……
金浩茶油“致癌门” 未能及时曝光原因几何?


第三个人类基因组单体图完成

人类基因组单体图计划(HapMap)是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之后人类基因组领域的又一个重大研究计划。HapMap计划起始于2002年,2005年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联合项目组获得了第一个单体型图(HapMap2),两年之后,第二个单体型图(HapMap2)在第一个单体型图......
Nature:第三个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完成

   

大熊猫基因组公布

中国科学家在Nature杂志上公布,大熊猫基因组测序研究项目完成,并s绘制出大熊猫基因组精细图。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对大熊猫基因组进行测序研究,也是继第一个黄种人基因组后的又一生命科学的里程碑式贡献。
《Nature》封面文章:大熊猫“晶晶”基因组测序完成



假疫苗事件

今年上半年接连传来了假疫苗事件,先是山西近百名儿童怀疑因注射问题疫苗或死或残,之后又接连有甲流疫苗致接种者不良反应的报告,更有相关疫苗制造厂商被查出在疫苗生产过程中长期故意造假。这些疫苗事件的规模都是惊人的,相应地对民众造成的损害也将十分严重的。希望未来这些突破道德底线......
毒奶粉假疫苗 我们的底线要退到哪里?


首次实验室中造出人工肺

美国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用干细胞人工培养出肺脏,植入老鼠体内可使其存活6小时。科学家们认为想用类似的方法培养出可用的人类肺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在5到10年内,这项研究将.......
美科学家造出微型人工肺 能自己生长呼吸
未来,你的肺可以随时“更新”? 



第二种基因敲除动物模型

由应其龙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首次成功的获得了基因敲除大鼠,这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第二种完成基因敲除的动物模型,该研究为进一步分析人类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平台。
专访:华裔研究组获得基因敲除技术重大突破
华裔学者最新Nature:第二种基因敲除动物模型


肠道微生物

2007年Science杂志预测,人体微生物的研究可能成为国际科学家们的新热点课题,时间过去3年,这一预测就得到实现,随着肠道微生物基因组计划,肠道微生物与代谢疾病的研究步伐的加速,肠道微生物研究受到空前的重视。
Nature Science新宠 微生物基因组
评估微生物基因组质量的新工具



绕过iPS的细胞重编程技术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项新的细胞重编程技术,成体细胞无需重回多能干细胞状态,可一步到位地编程为神经元细胞。这种技术的方程式变为:成体细胞——定向功能细胞。这种可将普通成体细胞转化为功能神经元的技术对再生医学、神经疾病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Nature》超越iPS的细胞编程技术

   

新型小RNA

microRNA研究热潮持续,今年6月,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文,发现了一类不需要Dicer酶处理的小RNA,之后Helicos生物科技公司,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第三代测序方法发现了另外一类有所不同,以前未知的小RNA。
Nature最新报道:新型小RNA


中国科学家发现iPS重编程过程启始机制

近年来iPS技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是还存在许多重要问题需要解决:诱导机理不明和诱导效率低下便是其中最为重大的两个核心问题,今年7月,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形成诱导多能......
专访裴端卿:缔造iPS中国式美丽传说
Cell重点推荐中国专家iPS里程碑研究成果



癌症研究前沿进展

癌症研究依然是各国科学家们的“宠儿”,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蓬勃发展,癌症研究也掀起了新的高潮。今年“国际癌症基因组联合体” (ICGC) 正联合全球的力量对癌症基因组开展研究......
《Nature》国际癌症基因组网路初步建立
Nature基因组比对帮助癌症分析
专访许田:挑战癌症传统观点



科研经费分配问题热议

这一由施一公,饶毅等科学家牵头的,对于目前国内科研经费分配问题的讨论,吸引了业内的关注,也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参与讨论。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目前的基金分配体制有缺陷,何时改,如何改,改成什么样都是一个需要长远努力的事情,科技部11月也对此作出了回应。
施一公 饶毅:经费分配体制该改了 
科技部回应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 


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攻坚

清华大学今年在结构生物学研究方面收货颇多,几个科研小组相继报道了3个新型膜蛋白的4个晶体结构,由于其创新性和重要性,4篇学术论文全部发表于Nature或Science等顶级杂志上,为国内结构生物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清华大学独家完成最新Nature文章
施一公《Nature》开年之作 AdiC机制



miRNAs的新作用

自从15年前在线虫中发现了首个miRNA以来,miRNA被认为参与调节了众多的细胞功能与发育过程。今年来自南京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这种小分子的又一重要作用:分泌......
专访南京大学生科院院长张辰宇:勿以善小而不为
南京大学教授Cell子刊发表miRNAs突破性成果

   

新设备实现意念控制机器

读懂人的思想是科幻小说和电影中长期流行的主题,现实世界中这样“读心术”并不现实,今年由美国,韩国,以色列等处的科学家们构建了一种设备,能通过电极植入大脑来控制计算机,也许能用于帮助种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沟通,甚至将来有一天读懂人的思想。
关注Nature头条:“随心所阅”图片?



数千种可能的抗疟药物被发现

每年仍有2.5亿左右的疟疾病例出现,死亡人数超过80万,而疟疾寄生虫镰刀形疟原虫是一种易于产生抗药性的寄生虫,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新型抗疟药物。今年科学家们通过识别数以千计能抑制红细胞中无性阶段镰刀形疟原虫的化合物,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Science:基因发现有望增加主要抗疟药物的生产
数千种可能的抗疟药物被发现


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破解
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破解

一个国际性的研究团队对尼安德特人(Neandertal)的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他们所用的是在克罗地亚的一个洞穴中发现的来自3个尼安德特人骨头的一个药片大小的骨粉样品。获得第一个版本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测序完成了人们的一个长期以来的梦想。我们第一次能够发现将我们与其它所有生物区别开来的基因特征,其中包括那些在进化上距离我们最近的亲族。
Science发表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序列

iPS
新型iPS培养方法:Rips

iPS好用但是不敢用,这主要是因为其潜在致癌性,效率低等问题,今年来自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创建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通过把普通的人体皮肤细胞经过一系列实验快速地诱导转变成iPS细胞,从而消除因注射病毒和致癌基因造成的风险,而且这一技术的效率大约是其他传统方式的100倍。研究人员将这种细胞命名为RiPS,核糖核酸诱导多能干细胞(RNA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入选十大科学突破 更快更安全iPS培养技术


首个人造生命细胞

美国私立科研机构Craig Venter研究所培育出第一个由人工合成基因组控制的细胞,从而向人造生命形式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一消息公布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议论纷纷,主流态度认为这一相关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但是需要严谨规范,步步小心。
Science公布革命性成果:首个合成基因组细胞
学界担忧首个人造单细胞生物双刃剑效应

肖传国指使袭击方舟子事件

方舟子与肖传国之间的恩怨可以追溯到十年前了,但一直以来都是围绕着学术问题展开的,然而今年8月底,方舟子遭遇袭击,这一事件的主谋竟然是肖传国,消息传出,引起了学界的震动,随后相关部门也对肖传国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了鉴定,得出“肖氏反射弧手术”并不应……整个事件为国内学术界敲响了警钟!
肖传国涉嫌袭击方舟子!
肖传国和方舟子恩怨始末
卫生部对“肖氏反射弧手术”说no
    

您认为遗漏的重要新闻:

姓名: 昵称:
电话:
留言:

1、评选范围:2010年度在生命科学领域发生的事件;
2、评选方法:由各杂志社及上届风云人物推荐,并结合网友推荐的候选新闻,生物通编辑部将精选30条生命科学领域的候选新闻(欢迎读者另外来信推荐您心目中值得回顾的重要新闻,邮箱:journal@ebiotrade.com),采用网络投票形式,在为期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读者对候选新闻进行投票,并最终结合专家意见,选出2010年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新闻。
3、投票成功后经过随机选择,幸运读者将获得生物通送出的礼物
评选时间: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1月20日



版权所有:生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