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
  研究成果 人物简介  

导语: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的裴端卿教授,是一位科研与管理双肩挑的杰出学者。他在处理繁重的院内事务的同时,还带领着自己的课题组在干细胞研究中连续取得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近期,裴端卿课题组发现并破解了体细胞“变身”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的分子障碍,相关研究论文被二度选为国际顶级干细胞期刊《Cell stem cell》的封面文章……


专访裴端卿:我的工作核心是科研

二度登封面故事

这是裴端卿课题组研究成果第二次被《Cell stem cell》选为封面故事。2009年,裴端卿实验室在干细胞领域取得重大革新性的研究成果。他们证实维生素C可大大提高体细胞转化为iPSC的效率,从原来的万分之一提高到10%。

此次在先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裴端卿课题组进一步开展了深入的分子机理研究。研究人员借助于系统的芯片技术、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表观遗传学等生物技术与手段,他们发现了制约体细胞“变身”的分子障碍——组蛋白H3K36me2/3。

科研与管理辩证统一、统筹兼顾

由于担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的职务,在带领课题组全力进行科研攻关的同时,还要处理繁重的院务管理事务,并非轻松容易的事情。当生物通记者问及裴院长是如何理解院长、课题组负责人和研究人员这三者之间的角色异同,以及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来兼顾到这三重身份时,裴院长如是作答:角色可能不同,但目标却是一致的。

谈国内干细胞研究发展

生物通记者向裴院长请教了他对于国内干细胞研究发展趋势的看法,以及他个人认为存在的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

裴院长表示:“我国在该领域的确做出了很多突出的贡献, 北京, 上海, 和广州的多个团队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工作,值得总结和借鉴。总体形势还不错,但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个人认为,还需要更加大胆的创新,突破现有理论和实验框架的束缚。”

[详细阅读]

 


◆ 裴端卿教授研究组成果:


裴端卿Cell子刊封面文章:突破体细胞“变身”障碍
近期来自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所的裴端卿课题组发现并破解了维生素C促进体细胞“变身”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的分子障碍,为阐明体细胞重编程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数据。相关研究成果于11月17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生物学期刊《细胞》(Cell)旗下子刊《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并被选为12月2日该杂志的封面文章。

专访裴端卿课题组:创新体细胞重编程技术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课题组研究人员开发的利用维生素C提高体细胞重编程效率新技术自公布以来,获得了干细胞领域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并以其在推动干细胞研究上的重要意义,获得了数十万网友的投票支持,被评为2010实验室创新技术大奖一等奖。

裴端卿创建新型iPS文章登权威期刊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领衔的研究小组创建了一类新的iPS细胞系,文章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lines from tibetan miniature pig发表在最新一期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裴端卿JBC发干细胞技术新成果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诱导为iPS的新型成体细胞,这为iPS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尤其是与脑部相关的疾病研究,提供了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手段和途径。

长江学者裴端卿文章登上生物杂志封面
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医药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称为SNX10的蛋白能调控真核细胞的内膜体系中的内涵体:当SNX10的表达量增加,内涵体就会膨胀成为巨型囊泡。这说明SNX10很可能通过一个未知的调控机制参与内涵体的形成,维持和重塑,从而为膜体系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 iPS研究最新进展:

干细胞突破性成果:让衰老细胞焕发青春
近日来自法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功能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再塑和衰老”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将来自百岁高龄老人的供体细胞在体外重编程为了具有高活力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并证实经过这一“活力再塑”处理后,所有的细胞均获得了再分化的能力。

批驳iPS非全能性成果:因子不同 结果不同
去年的一项iPS研究成果表明,iPS细胞存在与胚胎干细胞不同的分子差异,而近期一个研究组提出不同的观点,他们发现在将成熟体细胞诱导成干细胞的过程中,转录因子水平不同会极大的影响获得iPS细胞的质量。相关成果公布在今天的Cell Stem Cell杂志上。

体细胞重编程效率低?原来有miRNAs在作怪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个在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miRNA家族,并证实抑制这一miRNA家族可大大提高iPS细胞生成效率。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10月23日的《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

提高100倍!Sanger学院发表干细胞新技术
英国桑格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再次改写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重新编程诱导效率,他们在原有转录因子中添加了另外两种调控因子,不仅将iPS重新编程效率提高了100倍!而且也有助于更快的获得更高质量的干细胞。



 
人物简介:

裴端卿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生物医药领域专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发育与生殖"重大研究计划专家,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长江学者、中科院百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从事干细胞全能性调控机理方面的研究。在多能性转录因子Oct4、Nanog和Sox2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果,并发现了调控干细胞多能性的负反馈调控机制,成功地解释了胚胎干细胞中多能性核心因子受到严格调控的表型。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体细胞重编程(iPS)技术平台,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猪的体细胞重编程,并利用维生素C极大的提高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转化效率,为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目前已在Nature、Cancer cell、 Cell stem cell、PLoS Biology、 Proc. Natl. Acad. Sci.、Cancer Res、FASEB J、J of Biol. Chem. 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42篇论文。

从1991年至2009年,共发表SCI收录的论文70余篇,被SCI引用2000多次,单篇最高引用360次。

担任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编委,Cell Research副主编,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编委,Biochemical Journal顾问编委,以及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Cancer Research、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FASEB Journal等学术刊物的审稿人,亚太干细胞网络执委,广州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联盟理事长。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2000-2011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info@ebiotra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