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

生物通首页 > 今日动态 > 专题总汇 > 五篇Nature盘点生物学最新前沿


        本期Nature杂志推出了“Frontiers in biology” 特辑,通过五篇前沿综述介绍了近期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进展,涵盖了癌转移、炎症、信号传导、内质网应激等热点问题。

五篇Nature盘点生物学最新前沿




      癌转移研究的新进展


Cell子刊:肿瘤微环境对癌转移的重要影响
乳腺癌细胞从原发瘤转移到机体其他位点,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哈佛医学院BIDMC的研究团队发现,转录因子FOXP2(也称为语言基因)居然与乳腺癌转移有关。这项发表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当FOXP2被沉默时乳腺癌细胞能获得多种恶性特征。

康毅滨教授Cancer Cell解析癌转移机制
癌转移的发生往往是始于一个胚胎发育程序的激活,即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MT)。转录因子SNAIL能促进EMT的发展,引发相关的病理学特征。为此,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们深入解析了SNAIL的翻译后调控机制,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九月八日的Cancer Cell杂志上。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康毅滨教授。

华人学者Nature子刊发表突破性癌症成果
乳腺癌很容易扩散到骨骼、肺部、肝脏、淋巴结和大脑。微转移是癌症扩散最早的标志之一,但标准方法难以检测到这么微小的变化。为此,凯斯西储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他们将自己开发的化学造影剂与MRI联合使用,能检测到乳腺癌的微转移事件。

JCB封面:癌转移,犹如水银泻地
研究人员发现,侵袭性的细胞能够转变为类似液体的状态,以便在机体内的狭窄管道中前行。这一转变由一种化学信号触发,阻断这样的信号就能够阻止癌细胞的转移。这项研究于七月七日发表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杂志上。



      人们对炎症的新认识


Nature:炎症为癌转移引路
黑素瘤是最致命的一种皮肤癌,其主要风险因子是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一旦黑素瘤从原发位点转移到远端的器官,这种癌症就很难控制了。到底是什么导致黑素瘤的扩散呢?科学家们将黑素瘤暴露在紫外线照射之下,发现紫外线引起的炎症反应会促使黑素瘤发生转移。

中国科技大学Cell发表免疫学新成果
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被称为多巴胺(Dopamine)的神经递质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inflammasome )控制全身炎症反应。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最新一期(1月15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曹雪涛院士Nature发布表观遗传重要成果
炎症是机体对病原菌等刺激物产生的免疫应答,其主要特征是大量免疫细胞进入感染区域。炎症受到遗传和非遗传因素的共同影响,表观遗传在炎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Tet2可以通过招募Hdac2特异性抑制IL-6来消退炎症。

Nature:饮食、微生物组与自身炎症性疾病
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的科学家们发现,饮食诱导的肠道菌变化能对免疫应答产生影响,改变机体对自身炎症性疾病的易感性。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的Nature杂志上,为人们展示了肠道菌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



      生物技术治疗人类疾病的案例


世界首次用3D打印挽救重病儿童
最近,密歇根大学Mott儿童医院,医生们用一种3D打印的设备,通过一种从未使用的程序植入患者体内,挽救了3名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患儿的生命。他们在最近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了这些充满前景的研究结果。

基因测序解密婴儿死亡的神秘疾病
43岁的Erik Drewniak,在他刚出生的儿子夭折不久,也开始出现一些相同的症状,正是这些症状夺去了婴儿的生命。他的病情,与夺去他23天大儿子生命的神秘疾病有联系吗?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Drewniak的家族进行基因组分析,对这个谜团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答案。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9月7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

《NEJM》:新一代测序技术挽救危重病男孩
一个14岁男孩患上一种神秘的脑炎,这种疾病使他入院六周,并一度陷入药物引起的昏迷状态。但是,通过新一代的DNA分析工具,他的病情突然好转并快速恢复。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6月4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自然通讯》:3D打印机创建心脏病治疗的变革性装置
2014年2月25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一个国际小组,使用廉价的3D打印机,制备出一种可定制的、内置传感器的植入装置——由柔软而有弹性的硅材料构成的3D弹性薄膜,其形状与心脏心外膜或心脏壁外层精确匹配,可改变心脏疾病的治疗和预测。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info@ebiotra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