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完成两种微生物基因组测序

【字体: 时间:2002年01月16日 来源:

编辑推荐:

  

  

    [生物通讯]新测序完毕的耐超高温热棒菌使研究人员可以一窥极端环境下生命的形式,而另一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则让科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一种令人讨厌的食肉细菌。

    两个基因组序列都将发表在1月22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上。

    耐超高温热棒菌Pyrobaculum aerophilum是一种类细菌微生物独特的适应能力使其可在温度高达100的海水中生活。然而,不同于其进化上的近亲,它不是纯粹的厌氧型生物,不能忍受硫的存在。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理工学院和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的一组科学家是在靠近意大利Maronti海滩的一个沸腾的海水孔中发现耐超高温热棒菌的。他们利用低覆盖随机鸟枪 法(low coverage random shotgun technique)测序了热棒菌共220万个碱基对的基因组。

    研究小组识别了2,587个蛋白编码区,并最终确定热棒菌之所以具有惊人的耐高温特点,是因为它们体内缺少错配修复机制。这些用来修复DNA突变的功能是从大肠杆菌到人类都具备的普遍机制,但在至今测序的6种热棒菌中都未发现其存在。

    因此,这项研究结果增加了热棒菌以一种“突变的生活方式”--即不断经历未经修正的突变,来生活的可能性。研究作者在文章中写道,这些耐高温的原始生物可能是“生物体能够作为永久性突变体存活的一个极好的实例。”

    同时,在同一期杂志上,另一个研究小组也报道他们完成了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测序工作。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一种厌氧型产芽孢革兰氏阳性菌,能够引发坏死性肠炎和气性坏疽。这组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工作是首次对厌氧型革兰氏阳性病原体的测序。

    研究人员选择这个细菌作为模式生物是因为它耐氧,生长迅速,易于操作。这种细菌通常寄生于人体和动物的肠道内,还可以侵入受伤组织,引起血毒症、休克甚至死亡。其遗传近亲包括C. tetani, C. botulinumC. difficile等,它们能引起顽固性痢疾和大肠炎。

    研究人员共识别了2,660个蛋白编码区和20个新细菌毒性相关基因。小组成员包括来自日本日立公司、筑波大学、九州大学和Kitasato 大学、奈良市先进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人类基因组研究小组等的科学家们。

生物通摘译自GENOMEWEB,中文版权所有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测序|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