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涛:敢向诺奖得主说不的年轻人

【字体: 时间:2006年05月24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编辑推荐:

  

  今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徐涛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总觉得他是一个至少已经中年的科学家。其实长相倒是很年轻,只是他的成就跟年龄太不相符了。  

  只有等徐涛兴致勃勃的聊起流行歌曲,才让人回过神来:他还不满36岁。  

  徐涛的履历看起来有些令人难以置信:  

  30岁,获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33岁,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34岁,担任国家973项目“生物膜和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首席科学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诺贝尔奖得主内尔教授(ErwinNeher)给徐涛的“鉴定”是:“过去25年中在我的实验室工作过的最好的2—3人之一”。  



  他两次“冒犯”诺贝尔奖得主  

  1994年,内尔(1991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访问华中理工大学,24岁的徐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徐涛在这个学校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博士,他给内尔演示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使用的就是内尔实验室发展的技术。  

  “其中有一个软件,我觉得有设计的不合理的地方。这个软件是用来对实验样品检测、分析的。但是有一个背景干扰没有去除掉,将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徐涛说。  

  徐涛发现了这个问题。而且,由于他本科专业是自动控制工程,对于程序编写也很擅长。所以,他就直接把这个有问题的软件给修改了。  

  内尔看到徐涛的演示很惊奇:能够发现背景干扰问题,能把他这个非常复杂的程序读懂,并且能够修改。这需要在这两个领域同时具备相当水准才行。  

  第二年,徐涛就被邀请到世界著名的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进行研究,他的导师就是内尔。在内尔的指导下,徐涛完成了博士论文,并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  

  到了马普研究所没多久,徐涛又一次让内尔刮目相看。他又纠正了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一个错误。  

  徐涛要搭建一个新的实验台,做一套光电联合检测系统。这是国际上刚出现的新技术,对实验平台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内尔拿出了一个设计,徐涛通过计算,发现这个设计是错误的。  

  经过再三确认,徐涛向导师提出了这个问题。内尔说:“不可能,你再回去想想。”  

  “我想了三天,觉得原来的那个设计还是不对,又找到他。”徐涛回忆说,“过了一天,他来找我,说我是对的,原来的设计确实错了。”  

  以后,内尔开始对徐涛另眼相看,很多事情都放手交给他去做。在很短的时间内,徐涛掌握各种实验技术,并且自己独立设计一些实验,去完成课题。  



  他出国前就决定学成后要回来  

  1995年至1999年,徐涛一直都在国外从事着自己喜欢的研究,工作、生活都很顺心。但2000年的时候,徐涛却选择了回国发展。  

  “出国的时候,当时我先坐火车到北京,然后飞往德国。在去北京的路上,我就想到国外学成之后一定要回来。我觉得应该回来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徐涛说。  

  徐涛在决定回国的时候,其实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实在不行,我再出去,反正还年轻。”但回国之后发现自己的这个顾虑纯属多余,“国内的科研环境越来越好,在国内工作一样能够做到世界一流。”  

  2000年6月,徐涛回国担任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在当时,他是国内招聘的少数几位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过多篇论文后回国的学者之一。  

  2003年,由于突出的科研成绩,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生物物理学科的发展,他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入选中国科学院“****”,同年兼任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4年9月,年仅34岁的徐涛就担任国家973项目“生物膜和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首席科学家,这种情况在科技部并不多见。  

  “回国发展,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徐涛说,“相比于当年在国外实验室一道工作的同事,这几年我在国内取得的科研成果毫不逊色,甚至更好。”  



  他要把科研工作跟国家需求相结合  

  徐涛研究的方向,属于“生物学中的前沿”。在本来就侧重前沿的“973”中,他的课题仍属于前沿领域。  

  “我研究的是细胞中的物流系统。”徐涛打了一个通俗的比方。如果用规范的学术语言,就是“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系统地研究神经和内分泌细胞中囊泡转运和分泌的分子机制”。  

  对于现在社会,物流系统非常重要。对于细胞也一样,如果运输出了问题,就会很麻烦。徐涛研究的就是:在细胞中的“运输”,究竟是一种什么机制。  

  在细胞内部的物流系统中,囊泡相当于运载工具。它们装载着“货物”,到特定的地方卸载下来。囊泡在细胞内的运动,必须依靠蛋白质的参与。  

  “我们的研究就是去了解哪些蛋白质参与这个运动,蛋白质怎么样相互作用,来完成这些功能的。”徐涛说,“这个过程和很多生理活动密切相关,比如神经信号的传导,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免疫防卫反应等。”  

  这并不是一个“纯基础”的研究。它对于人类的健康问题也是有密切关系的。例如,糖尿病的主要问题是胰岛素相对不足。而胰岛素的分泌,是由一种大的致密性囊泡来完成的。这个囊泡的分泌过程有很多蛋白质参与。确定了具体有哪些蛋白质参与,其机理是什么,就有可能使用药物来针对性的调控胰岛素分泌。也就是说,将能够找到糖尿病的更有效治疗手段。  

  “我希望我的科研成果不仅仅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也希望能为解决人口健康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徐涛说,“把我的科研工作跟国家需求能够结合起来,回国以后,很多时间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尊崇的是淡薄名利的奉献精神  

  担任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所长后,徐涛对于科研管理工作有很多感悟。  

  “很多地方过于急功近利,希望几年内马上出成果,不愿意从事前瞻性、高风险的研究,对于基础研究是非常危险的。”徐涛说。  

  徐涛列举了生物物理所的一个典型事例。1999年,青年研究员刘力作为“****”引进人才来到了该所。但是,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面,这位研究员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  

  “在当前环境下,科学家研究的能力、水平和成绩,是要落实到论文上的。如果换一个别的地方,如果有谁三五年没能发表一篇,那么这个人是否适合继续研究,怕已非常值得怀疑了。”徐涛。  

  但是生物物理所始终对这位研究员的工作给予支持,因为他正从事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研究。  

  今年2月,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刘力的论文《果蝇脑对两种视觉参数的记忆》,并且专门配发评论。这是对一篇论文的最高礼遇。  

  “我们国家急需探索建立适合国情的、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研究的管理模式和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徐涛说,“只有这样,才能鼓励科学家的首创精神,鼓励‘十年磨一剑’的甘于寂寞、淡薄名利的奉献精神。”  



  他是“100%的科学工作者”和“100%的科技管理者”  

  “你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又是一个科技管理者。这两者怎么协调?”曾经有人这样问徐涛。  

  “我既是一个100%的科学工作者,也是100%的科技管理者。”徐涛半开玩笑的回答。他是从投入时间来算的。如果按照每天8小时,每周5天的工作时间来衡量,徐涛在科研和管理方面投入的时间,都是100%的全勤。  

  白天,徐涛主要处理所里面的一些事情。吃过晚饭后,他都会赶到实验室去,干到夜里12点,双休日也基本全泡在实验室。  

  10年前,当徐涛在德国马普研究所的时候,导师内尔对他说:“我的业余爱好就是科研,所以,即使加班也不觉得累。”  

  去年,内尔访问了徐涛的实验室。他看到徐涛每天的日程安排后,跟他开玩笑说:“看来,我们有共同的业余爱好了。”  



    ■人物档案  

  徐涛,男,三十六岁,博士,中国科学院“****”入选者,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徐涛多年来主要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系统地开展了神经和内分泌细胞信号转导及囊泡分泌的分子机制研究。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Cell、NatureCellBiology、NatureNeuroscience、EMBOJ、PNAS、CellMetabolism、Traffic、JGeneralPhysiol.、JBC、Biophys.J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有影响的论文,多次获得特约评论文章,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