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细胞生物学》主编谈不端科学行为

【字体: 时间:2006年07月11日 来源:科学时报

编辑推荐:

  

  

 

剽窃是老问题 篡改是新现象

    “眼见不再为实,实际上你所看见的东西可能大部分都是不相关的。”——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计算机副教授Hany Farid

    有关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归属问题是科学史上的一桩著名公案:1953年4月25日,沃森和克里克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并因此与莫里斯·威尔金斯共同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奖,但这一发现主要建立在女科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拍摄的DNA晶体X射线衍射照片上,而颁奖词却未提及富兰克林的贡献。富兰克林被认为是DNA结构发现的“灰姑娘”,孤独、早谢的英伦玫瑰。

    2006年6月8日,在上海举行的科研与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自然—细胞生物学》主编Bernd Pulverer说:“有关沃森和克里克与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在DNA双螺旋发现上的归属之争,表明对不端行为的界定是多么复杂的问题:沃森和克里克是在看到富兰克林的数据之后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DNA双螺旋模型,两人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但他们将所有的贡献都归功于自己。”但 Pulverer认为,因为同一期的《自然》杂志也刊登了富兰克林的相关论文,沃森和克里克的行为还够不上是不端科学行为。

    在本次会议上,Pulverer在题为《不端科学行为:剽窃、欺诈和科学信誉》的演讲中指出,不端行为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少见但非常严重的问题,科学界有各种措施来防范这种行为,但今天科学界的竞争日益激烈,让科学家在巨大的压力下工作,会导致种种不端行为出现。《自然》杂志共刊登了235篇文章讨论剽窃的问题。他透露,《细胞》、《科学》和《自然》杂志正在商讨成立泛期刊政策联盟,携手打击不端科学行为。

    剽窃是老问题

    当日本经济开始繁荣时,它也获得了高效“抄袭”西方思想的名声。基础研究的成果是可以共享的,但没有必要非法获取。如今,日本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的先锋,问题的焦点转移到了亚洲其他正在上升之中的国家。据估计,目前中国市场上大约一半的软件和电影光盘是盗版。创新是经济长期成功发展的关键,因此,保持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是最重要的问题。——Bernd Pulverer

    不端科学行为有多种面孔,美国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对不端科学行为的定义是:在研究计划、研究工作、研究评估或研究结果的报告中的伪造、篡改或剽窃行为。

    Pulverer认为,在科学界剽窃是一个老问题,篡改数据则是新现象。从300多年前牛顿与莱布尼茨有关创建微积分的名誉之争,到200多年前法拉第与戴维关于电灯发明之争,以及20世纪80年代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Luc Montagnier与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的Robert Gallo关于艾滋病病毒发现之争,这三个颇有争议的典型案例均涉嫌剽窃。

    而“巴尔的摩案”则是20世纪80年代轰动一时的著名数据欺诈案。巴尔的摩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最初他与本案没有直接关系,在案件中被指控有不端行为的是他年轻的合作者马尼希·卡里。尽管自己没有被指控有不端行为,但巴尔的摩对卡里的竭力保护使该案成为众所周知的“巴尔的摩案”,案件调查时间长达10年,导致国会举行听证会以及“研究诚信办公室”的成立。巴尔的摩的声誉因此受到严重影响,被迫辞去洛克菲勒大学校长职务,卡里被处以10年不得接受联邦政府经费资助的处罚。但最终调查证实,对卡里的指控缺乏可信的事实,决定不对她进行“任何处罚”。巴尔的摩在1997年被任命为加州理工学院院长。

    最新出现的著名不端科学行为案例涉及韩国、中国和日本等国。2006年初,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因伪造数据等接受检察机关的刑事调查;2006年5月,中国政府调查机构证实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进在“汉芯”系列产品的研制过程中有严重的伪造和欺诈行为,取消“汉芯”项目并收回经费。

    眼见不再为实

    今天,你可以制作你所想要的任何图片。——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研究员Tom Misteli

    论文中的图片应该准确地反映数据,但随着信息技术软件如Photoshop等的出现,篡改数据或图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成为不端行为的新现象。Pulverer指出,1989年,有关篡改图片的指控占不端行为指控量的2.5%,到2001年,这个数据上升到26%;《细胞生物学期刊》(JCB)曾估计在其收到的论文中,20%的论文含有修改过的数据,今天这一数据可能上升到25%。

    Pulverer认为,为了让数据更清楚或补救难看的数据,用图片软件来改变论文图片的某一部分,如色彩、亮度和对比度,这种做法是对图片的美化,会导致对实际数据的误读,但如果用软件来增加新的图像,造成对实际采集数据的表达,那么这种美化就成为作假行为,让图片变成真实的谎言;而蓄意在图片上编造实验中没有的数据则是严重的欺诈行为。

    虽然Photoshop并没有发明形象欺骗,但它可以让任何一个普通的电脑使用者成为数码恶作剧者,成为潜在的造假者。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的细胞生物学家Tom Misteli博士指出:“今天,你可以制作你所想要的任何图片。”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计算机副教授Hany Farid说:“如今眼见不再为实,你看到的图片可能大部分是毫不相关的。”他发明了一种数码欺骗探测器(The Inspector Javert)的软件程序,用电脑侦察人眼看不见的“异常情况”。他说:“过去你拿出一张照片,就到头了,因为它就是真相的证据。我们现在就是要试图把过去的状态找回来。把照片真实性的保证找回来。”

    为什么

    修改图像的动机源于这样一个事实:您必须要出售一个清晰的故事。——Tom Misteli博士

    2006年初,《经验研究与人类研究和伦理期刊》对51位科学家进行了采访,其中约一半的人表示:他们知道有同事在未经授权或承认他人贡献的情况下利用他人观点或思想。

    2005年,《自然》杂志对3247位科学家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在过去3年中是否有过不端科学行为,其中0.6%的人说他们曾经修改或“调整”过研究数据;1.4%的人承认曾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主意”;15.5%的人承认为了应对基金组织的压力,曾经改变过研究设计、方法或结果。

    三份顶级外科学期刊对最近所发表的论文进行检查,在660篇论文中发现有剽窃现象,其中20%的论文中含某种程度的自我剽窃;1000篇以上的文章有“过度重复”现象。

    Pulverer列举了不端科学行为的严重后果,比如,事件的公开会损害课题负责人、小组或研究机构的名声;当事人会被学术界驱逐或不信任;论文被撤销、经费被取消;失去公众对科学的支持等。

    后果如此严重,为什么还有研究人员铤而走险呢?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Tom Misteli博士在2005年曾经说过:“修改图像的动机源于这样一个事实:您必须要出售一个清晰的故事。”Pulverer认为,科学研究的初衷是为了寻找真相,但现在研究人员还需要为他们的研究结果展示一个充满前景的未来,因此出现没有依据的假设、夸大、选择性使用数据、美化图片、剽窃甚至欺诈行为。

    Pulverer认为,竞争性的研究环境、获得经费的压力、对名声的追求以及操纵数据的容易性是不端行为的主要因素。

    各尽其职

    逻辑推理、重复实验、同行评议、尊重客观,这一切统统被科学舞弊者一而再再而三地成功嘲弄。——《背叛真理的人们——科学殿堂中的弄虚作假》

    1982年,世纪出版社出版了William Broad 和Nicholas Wade的著作——《背叛真理的人们——科学殿堂中的弄虚作假》,书中序言写道:

    “按照常理,科学研究应该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尊重客观是科学家工作态度的精髓,所有的科研成果都要受到同行专家的评议和重复实验的严格检查。在这个自我验证的体系中,不管出现什么样的错误,都会迅速而毫不留情地受到摈弃。”“逻辑推理、重复实验、同行评议、尊重客观,这一切统统被科学舞弊者一而再再而三地成功嘲弄。”“科学家获得新知识,并不单纯靠逻辑性和客观性,巧辩、宣传、个人成见之类的非理性因素也起了作用。”

    应该如何防止和鉴别科学不端行为呢?现代的新软件能对剽窃的文字进行筛选,但却无法侦探“聪明的剽窃”,也无法进入所有的文献进行搜索。Pulverer说,作者、编辑、期刊、研究人员所在机构和基金组织各有不同职责,应各尽其职。

    论文高级作者应培训和监督下属研究人员,对论文内容全面负责。论文作者应为研究生和博士后提供更多的教育,坚持在数据产生的地方亲眼看见原始数据的出现。期刊应在政策中提出明确规定,强制要求论文作者说明经济利益问题,提高警惕性和公开性,公开反馈意见。审稿人应保持高度警惕,对论文中每种数据的质量进行认真分析、鉴别。编辑应向作者和审稿人提出更明确的指南并将之张贴在网上,结合手工和软件探测工具查明以前发表文章的问题;征询学术界的意见,明确当前的热点问题;跟踪所有有问题的论文。同事和学术界应向当事人发出警告,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基金组织应负责实施调查和处罚。

    但Pulverer强调,编辑和审稿人毕竟不是“数据警察”,科学家们应该诚实,未经重复实验验证,论文中的实验条件和许多数据不能被证实有效。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