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与06“****成就奖”比对

【字体: 时间:2007年01月1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2006年****成就奖一等奖生物类选介

  

生物通综合:教育部1月15日公布了2006年****特聘教授、讲座教授人选和“****成就奖”入选名单,公示时间为2007年1月15日至29日。

“****奖励计划” 由教育部和香港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及其领导的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筹资设立,包括建立“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和设立“****成就奖”两项内容。其中,“****成就奖”是每年奖励一次,每次奖励一等奖一名(奖金100万元人民币),二等奖三名(奖金50万元人民币),主要甄选范围是在在中国大陆(2005年范围扩大到了港澳地区)的高等学校或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机构任职的华人学者,2006年共有两人入选“****成就奖”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张亚平

张亚平:探秘生物世界的年轻院士 



  张亚平,1965年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青联常委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张亚平一直致力于研究动物和人的进化历史和遗传多样性。他是我国目前最年轻的院士,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南人,立足西南生物资源的优势,瞄准进化生物学中的重要问题,在分子水平系统研究了生物进化的格局、过程和机制研究,揭示了东亚人群进化的一些规律,阐释了我国一些民族的演化历程。
 
  1986年,张亚平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他没有留在繁华的上海,而是回到了素有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美誉的家乡—云南,师从著名遗传学家、已故院士施立明先生。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他埋头工作,刻苦钻研,获得博士学位的同年即在《Nature》上发表文章,深受导师和同行的赞赏。

  1992年,张亚平到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分子遗传学实验室深造,两年后,突然传来导师施立明院士因病逝世的噩耗,使施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工作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张亚平继承导师遗志,毅然携家回到昆明,出任该实验室主任,继续推进先师的研究工作。他以真诚和热情团结、带领同事们刻苦工作,很快使实验室走出低谷,在国家检查的排名中名次显著提升。

  张亚平扎根云南边疆,潜心研究,多次谢绝了到条件更好的单位和城市工作的机会。面对与发达国家和沿海发达地区客观存在的条件差距,他立足于西南的少数民族和动物资源优势,通过重要的科学问题与特色资源的有机结合,逐渐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研究特色,迈入了生物多样性国际研究的前沿。
近年来他主持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课题、国家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重大项目等大课题。由于研究成绩十分突出,他于2001年入选国家首批15个创新研究小组之一。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多项成果奖励。他和合作者在国际著名的刊物《Nature》、《Science》、《Proc Natl Acad Sci USA》、《Am. J. Hum. Genet.》等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论文,其中一篇被选为《Science》的封面。迄今为止已在SCI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论文累计被引用一千多次。张亚平的学术成就具有国际影响,2002年,他荣获第三届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该奖项是由美国两个基金会(The Bay and Paul Foundations)联合十家著名学术机构(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设立的18万美元的国际奖“生物多样性领导奖”,是国际上专门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这一新兴学科领域设立的最高奖项,表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取得突出贡献的学者。张亚平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学者,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为此专门给他发来贺信。由于成绩突出,2003年,年仅37岁的张亚平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亚平和他领导的研究团组,一直致力于哺乳动物等重要类群的演化关系和种群历史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从基因和基因组层次,研究了进化的过程和机制,取得了以下工作成果:

  ——在国内较早系统地开展动物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深入研究灵长类、食肉类、兔形类和啮齿类的进化,在国际上建立了第一个较为全面的熊超科分子系统树,阐述了大熊猫等的进化地位。

  ——探讨了东亚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源流和人群的迁移与分化,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对汉族人群的线粒体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汉族人群中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化,其基本特点是,南方群体间的差异较大,北方群体间的差异较小;而且南方群体中保留有较北方更多的古老类型。

  ——和瑞典研究小组一起证实,全世界的狗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都起源于东亚,之后才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并使它们今天的认知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物种。著名的《科学》杂志曾将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发表。

  ——系统地研究了我国许多濒危和非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发现遗传多样性的缺乏与物种濒危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积极将理论成果用于帮助和指导遗传多样性保护的实践,如鉴定大熊猫的父系谱系,参与大熊猫的异种克隆研究,负责其中重构胚的分子鉴定,该成果为1999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之一。

  张亚平十分重视团队的建设和青年人才的培养,在团队文化中强调奋发向上、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允许争鸣、相互协作帮助、共同发展的精神,并鼓励更多的学生能超过老师。在他的指导下,一批研究生分别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优秀奖或其它院级的冠名奖学金。

西南交通大学                                翟婉明

西南交大年轻博导翟婉明勇攀铁路科技高峰 


  翟婉明是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机车车辆专业博士,1991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当时全国铁路系统中最年轻的教授, 1996年又被批准为博士导师。

  近年来,他在铁路工程科学领域开展了大量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先后参加了3项国家“七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专题的研究,主持9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l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 

0佘篇,其中在《国际车辆动力学学报》、《国际工程中的数值方法学报》、《铁道学报》、《中国铁道科学》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了30多篇较有影响的论文。在国际重载铁路大会、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年会等重要国际会议上宣读学术论文9篇。并出版有专著《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这是铁路大系统动力学研究领域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几年来,翟婉明在科研上走过了一条极其艰辛的道路。

路漫漫兮其修远 独辟蹊径苦探索 漫漫科研路 务实苦求索

  “七五”期间,翟婉明开始参加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重载列车动力学的研究》。这是一个大型工程动力学问题,采用经典方法进行模拟分析,需要耗费惊人的计算时间,甚至无法在微机上实施,而采用高速计算机,不符合我国国情。为了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翟婉明查阅了大量工程数值分析方法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虚心向计算数学和计算力学界的专家请教。经过一年多的潜心钻研,终于创造出两种新型快速数值计算方法和一种简单实用的数值积分稳定性判据,从而在普通微型计算机上解决了国外通常要在中小型高速计算机上才能解决的重载列车运行行为仿真分析,计算速度比经典的龙格库塔法提高百余倍,极大地节省 了研究成本,软件适合在我国铁路推广应用,对攻关项目的顺利完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借助于他研究的这种算法,我国自行研制的火车司机驾驶培训装置仅需微机便可实现精确实时仿真,其价格降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五分之一左右。该装置曾获90年度国家级新产品称号,并在国际招标中取胜,目前已在全国铁路机务系统和司机学校普遍推广使用,彻底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单纯依靠经验上车培训火车司机的落后面貌,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迄今为止,该方法已在国内被成功地应用于多个大型铁路工程问题的分析研究,如高速机车非线性运动稳定性分析、列车行车安全及防止脱轨研究等,特别是在两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五”期间,翟婉明瞄准铁路轮轨动力学发展新趋势。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将机车车辆系统与轨道线路系统统一为总体大系统,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新理论,建立了车辆——轨道统一模型,并研制成功轮轨垂向相互作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包.从而克服了长期以来将车辆、轨道及轮轨关系隔裂开来研究的缺陷。走到了国际轮轨动力学研究的最前沿,受到美国、德国、英国、瑞典、丹麦。日本和我国同行专家高度重视和好评,并广为引用和采用。

  该理论及模型曾被做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减轻重载列车与线路相互作用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攻关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应用这一理论,他还提出了“高速铁道机车车辆设计三原则”和“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减振设计四措施”,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开发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国际轨道学术权威、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协会学术委员,德国柏林工业技术大学教授克诺特先生曾多次来函索取翟的有关论文与详细数据,并将其译成德文参考引用。1993年8月,克诺特教授与国际轨道动力学知名学者、剑桥大学博士格拉西先生在《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学报》上联名发表了车辆/轨道相互作用方面的综合评论文章,对翟的统一模型作了专门介绍,将其列为当今四种代表性模型之一,认为该模型提供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进一步吻合的可能性。

  国内机车车辆知名专家、铁道科学院博士生导师詹斐生研究员高度肯定了翟的研究:“他不仅站在国内轮轨动力研究的最高层次,而且也站在国际攻坚和开拓的最前沿。其研究结果将可为我国铁路高速机车车辆的开发以及线路铺设和维修标准的确定提供有价值的基础结论。

辛勤耕耘结硕果 谦虚谨慎再登攀 学海千帆尽 创新再攀登

  鉴于翟婉明在轮轨相互作用领域的开拓性研究成果,他先后两次作为中国的唯一代表,特邀在1994年国际铁路车辆与轨道相互作用专题讨论会和1995年第三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铁路动力学专题会议作报告。1998年作为丹麦政府向中国邀请的三位专家之一,到丹麦工业大学和丹麦国家铁路讲学。这是祖国与学校的光荣,标志着我国对该领域的研究已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翟婉明同志具有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数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奋战在铁路科技第一綫。由于科研课题多,任务重,常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晚上都要工作到深夜12点才休息。他有着良好的科学道德和严谨的学风,谦虚谨慎,团结同志,在学校创建了一个由青年人为主体的跨学科研究所,带领一个年轻的研究班子,刻苦攻关,在群众中起到党员带头作用。

  翟婉明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他经常与合作者一起深入铁路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学习请教和试验测量。1990年3月,他曾参加成都铁路局黔桂綫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綫轮轨动力测试;同年6月他参加了我国大秦铁路首列万吨列车动力学试验;1993年5,6月期间,为了国家“八五”攻关专题《减轻重载列车与綫路相互作用研究》的需要,他所负责的攻关小组全体人员赴北京、沈阳、哈尔滨铁路局进行了近两个月的现场调研;1993年10月,他又参加了大秦綫第二次重载列车动力学试验,并主持轮轨动力学现场试验。艰苦的铁路实际调查研究,换来了巨大的收获。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宝贵资料和数据,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中不断发现许多新的有价值的问题,从而使理论研究具有工程实践应用背景。

  奋力拚博,硕果累累。1993年翟婉明首批人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并获四川省第二届青年科技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获首届詹天佑青年科技奖,全国青年科技标兵称号;1995年荣获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研究)奖,并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点资助,成为铁路系统首位获此殊荣者;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他曾获得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国家“七五”攻关优秀成果奖及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成果特等奖。在成绩和荣誉面前,翟婉明清醒地认识到:在他的成长道路上,是党和人民给了他如此好的机会;是学校为他打好了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是前辈、导师和同行们给予了极大帮助,才使他得到如此快的进步。

  现今,我国的铁路交通还很落后,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在铁路处于大发展的时代,翟婉明感到更应抓住时机,大展宏图。同时也深感任务重大,决心刻苦拼搏,顽强攻关,在铁路科技战綫上默默耕耘,勇攀高峰,为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实现铁路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刘占祥,1968年生,山东人。现任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中西方文化比较、高等教育、公文写作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98年以来,主编教材2部,参与编写教材5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篇。 

2005年****成就奖

一等奖:中国农业大学 李 宁
二等奖: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 李家洋
第二军医大学 曹雪涛
香港中文大学 沈祖尧

这四位候选人均来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
李宁 

简介:1962年7月9日生于江西南昌,教授,博导,现在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1991年获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1992-1993年在德国小动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任日本农业水产尖端技术研究所特邀研究员;1995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任副教授。

主要研究课题:
鸡性连锁矮小基因遗传基础
高产仔数基因座位的PCR基因诊断盒
人乳铁蛋白基因组基因、人Leptin cDNA、人乳清白蛋白基因组基因和人蛋白酶和抑制因子基因组等基因的克隆,
我国特有的畜禽品种资源
鸡的基因定位和鸟类比较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

所获奖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基金等。“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863”计划生物领域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部重点攻关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美国USDA科技创新项目、中法科技合作项目、中德科技合作项目以及全球最大的猪育种公司PIC合同研究项目等18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0多篇,并被邀请在国际会议作大会特邀报告8次,先后获得国际学术组织颁发的学术奖励3次。

李家洋

简介:1982年初获安徽农学院学士学位,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美国康乃尔大学汤普逊植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回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工作。获得199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7年度中国科学院"****"。目前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及国家转基因植物专项等国家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
植物激素的作用与分子机理
植物代谢途径与基因表达调控

曹雪涛 
简介:
1964年出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国家“973”免疫学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总后“科技金星”等奖励。曾荣获首届国家青年教师奖、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是国家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十五”、“863”计划生物与现代农业领域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
开展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来源的全长新基因功能研究,提出并证实了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的新途径、新的生物学功能(杀伤T细胞功能、造血调控功能),发现了树突状细胞摄取加工抗原途径的特点以及人为调控树突状细胞活化T细胞的新方式,还开展了12种全长新基因的性质分析或功能研究。这些工作为深入认识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及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某些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沈祖尧

简介:香港中文大学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系主任。兼任香港消化内镜学会主任委员,香港胃肠病学会主任委员,香港医学专科学院副主席和香港医师学会副主任委员。在2003年的SARS疫情防治中做出了重要努力,被“时代周刊”选为亚洲英雄,并获得裘槎基金会颁发04/05 年度“优秀科研者奖项中的“医学科研学者奖项”。


附:
2006年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人选名单

一、特聘教授(106人)
申报学校 设岗学科 姓名 国籍 现任职单位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
北京大学 物理化学 王学斌 中国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 研究副教授
北京大学 空间物理 宗秋刚 中国 美国波士顿大学 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北京大学 儿科学 杜军保 中国 北京大学 教授
北京大学 法理学 朱苏力 中国 北京大学 教授
北京大学 世界史 彭小瑜 中国 北京大学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焦宗夏 中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学 吕昭平 中国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Research Staff Member
北京科技大学 采矿工程 吴爱祥 中国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工程力学 宁建国 中国 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光学工程 李艳秋 中国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研究员
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姜澜 中国 美国密苏里大学(罗拉) 研究助理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杨大春 中国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神经生物学 李武 中国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 研究助理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法学 赵秉志 中国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基础 刘建平 中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 生理学 何成 中国 第二军医大学 教授
第四军医大学 麻醉学 熊利泽 中国 第四军医大学 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神经信息学) 尧德中 中国 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东北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王义 瑞典 瑞典Uppsala大学 教授
东北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唐立新 中国 东北大学 教授
东北师范大学 无机化学 苏忠民 中国 东北师范大学 教授
东南大学 道路与铁道工程 孙璐 中国 美国Catholic大学 副教授
福州大学 光学 郑仕标 中国 福州大学 教授
复旦大学 基础数学 郭坤宇 中国 复旦大学 教授
复旦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邵正中 中国 复旦大学 教授
复旦大学 耳鼻咽喉科学 李华伟 中国 复旦大学 教授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吴晓明 中国 复旦大学 教授
复旦大学 当代中国经济 张军 中国 复旦大学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程力学 吴林志 中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苑世剑 中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 孙立宁 中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员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孙克宁 中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结构工程 李惠 中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河海大学 水工结构工程 乔丕忠 美国 美国Akron大学 副教授
湖南大学 物理化学 邹炳锁 中国 湖南大学 教授
湖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余建军 中国 湖南大学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激光科学与技术 陆培祥 中国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系统结构 缪向水 中国 新加坡国家数据存储研究院 Research Scientist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邵新宇 中国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卢新培 中国 美国Old Dominion大学 Research Associate
华中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 彭良才 澳大利亚 华中农业大学 教授
吉林大学 无机化学 于吉红 中国 吉林大学 教授
吉林大学 水文学及水资源 杨悦锁 英国 英国Cardiff大学 Senior Lecturer
暨南大学 中药学 叶文才 中国 暨南大学 教授
江南大学 食品发酵工程 王小元 中国 江南大学 教授
兰州大学 有机化学 王为 中国 兰州大学 教授
兰州大学 生态学 李凤民 中国 兰州大学 教授
内蒙古大学 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 李光鹏 中国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 研究助理教授
南京大学 光学 王振林 中国 南京大学 教授
南京大学 气象学 谈哲敏 中国 南京大学 教授
南京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曾科 美国 南京大学 教授
南京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施毅 中国 南京大学 教授
南京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周志华 中国 南京大学 教授
南开大学 基础数学 肖杰 中国 清华大学 教授
南开大学 分析化学 严秀平 中国 南开大学 教授
清华大学 基础数学 周坚 中国 清华大学 教授
清华大学 凝聚态物理 王亚愚 中国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Miller Research Fellow
清华大学 化学 徐柏庆 中国 清华大学 教授
清华大学 生命科学(表观遗传学) 孙方霖 中国 清华大学 教授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冯铃 中国 荷兰Twente大学 副教授
清华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邱勇 中国 清华大学 教授
清华大学 工程热物理 姜培学 中国 清华大学 教授
清华大学 经济学 白重恩 中国 清华大学 教授
清华大学 历史学 张国刚 中国 清华大学 教授
山东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赵国群 中国 山东大学 教授
山东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程林 中国 山东大学 教授
上海财经大学 会计学 陈信元 中国 上海财经大学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内科学消化系疾病 房静远 中国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电子学 任秋实 美国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加工 王浩伟 中国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石河子大学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梁永超 中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教授
四川大学 环境友好材料 王玉忠 中国 四川大学 教授
天津大学 结构工程 李忠献 中国 天津大学 教授
同济大学 环境工程 金放鸣 中国 日本东北大学 助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同济大学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彭仲仁 美国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瓦基分校 教授
武汉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郭林 美国 武汉大学 教授
武汉大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 许才军 中国 武汉大学 教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田捷 中国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研究员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李涤尘 中国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工程热物理 何雅玲 中国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人口学 李树茁 中国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徐寅峰 中国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 苑伟政 中国 西北工业大学 教授
厦门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戴民汉 中国 厦门大学 教授
湘潭大学 凝聚态物理 钟建新 中国 湘潭大学 教授
浙江大学 物理学 罗民兴 中国 浙江大学 教授
浙江大学 蔬菜学 喻景权 中国 浙江大学 教授
浙江大学 计算机应用 周昆 中国 微软亚洲研究院 研究员
浙江大学 材料学 蒋建中 中国 浙江大学 教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谢树成 中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无机化学 俞书宏 中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资源利用学 陆雅海 中国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 金融学 吴晓求 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血液病 程涛 中国 美国匹兹堡大学 副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学 孔令义 中国 中国药科大学 教授
中南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吴敏 中国 中南大学 教授
中南大学 材料的热力学、相变及合金设计 杜勇 中国 中南大学 教授
中南大学 桥梁与隧道工程 任伟新 中国 中南大学 教授
中山大学 光学 王雪华 中国 中山大学 教授
中山大学 肿瘤治疗学基础 宋尔卫 中国 中山大学 研究员
中山大学 哲学 倪梁康 中国 中山大学 教授
中山大学 中国文学 吴承学 中国 中山大学 教授
中央财经大学 理论经济学 黄少安 中国 山东大学 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 王敏 美国 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
重庆大学 材料学 刘庆 中国 重庆大学 教授
重庆大学 电气工程 廖瑞金 中国 重庆大学 教授

二、讲座教授(99人)
申报学校 设岗学科 姓名 国籍 现任职单位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
北京大学 基础数学 韩青 美国 美国Notre Dame大学 教授
北京大学 凝聚态物理 涂豫海 美国 美国IBM T. J. Watson研究中心 Research starff member
北京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王植源 加拿大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 教授
北京大学 地球科学 费英伟 美国 美国华盛顿卡内基地球物理实验室 高级研究员
北京大学 生理学 徐清波 奥地利 英国伦敦大学圣乔治医学院 教授
北京大学 理论与系统生物学 李浩 中国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副教授
北京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徐雷 中国 香港中文大学 教授
北京大学 经济学 爱德华J.格林 美国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教授
北京大学 史学理论 王晴佳 美国 美国新泽西州罗文大学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新型纳米材料力学 周敏 美国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 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张隆溪 美国 香港城市大学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工程力学 陈震 美国 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 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 光学工程 郑建成 澳大利亚 香港城市大学 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王平安 新加坡 香港中文大学 教授
东华大学 功能性纺织材料 孙刚 中国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教授
东南大学 电路与系统 黄秋庭 比利时 瑞士联邦高等工学院,集成系统研究所 教授
东南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丁峙 美国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教授
复旦大学 计算数学 柏兆俊 中国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教授
复旦大学 理论物理 魏苏淮 美国 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 Principal Sientist
复旦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史安昌 加拿大 加拿大McMaster大学 教授
复旦大学 生理学 王睿 加拿大 加拿大Lakehead大学 教授
复旦大学 细胞生物学 熊跃 美国 美国北卡大学 教授
复旦大学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管坤良 美国 美国密西根大学 教授
复旦大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王德威 美国 美国哈佛大学 教授
国防科技大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吕荣聪 美国 香港中文大学 教授
哈尔滨工程大学 流体力学 吴国雄 英国 英国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 李笃中 中国 台湾大学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科学 康健 英国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教授
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杨剑波 英国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教授
湖南大学 分析化学 杨士成 美国 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 教授
湖南大学 结构工程 李秋胜 中国 香港城市大 副教授
湖南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赵修利 美国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教授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 李尔平 新加坡 新加坡高性能计算科学研究院 高级科学家
华东师范大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郑伟安 中国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段金桥 美国 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光子学 顾敏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Swinburne科技大学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刘波 新加坡 新加坡国家数码存储研究院 senior scientist
华中科技大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朱松纯 中国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吴鑫华 英国 英国伯明翰大学 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王学敏 美国 美国密苏里大学 教授
江南大学 食品科学 陈永泉 美国 美国Wake Forest大学 教授
南京大学 黎曼几何 曹建国 美国 美国圣母大学 教授
南京大学 无机化学 陆艺 中国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Urbana-Champaign分校 教授
南京大学 无线电物理 韩思远 美国 美国堪萨斯大学 教授
南开大学 基础数学 戴先哲 美国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教授
南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马奇英 美国 美国Florida大学 教授
南开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张仲寅 美国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 教授
清华大学 物理学 陆锦标 美国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教授
清华大学 医学 利民 美国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教授
清华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王小勤 中国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教授
清华大学 生命科学 施一公 美国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教授
清华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秦泗钊 美国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 教授
清华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马恩 美国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教授
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 王绍光 中国 香港中文大学 教授
山东大学 凝聚态物理 焦军 中国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 教授
山东大学 心血管病(内科学) 曹义海 瑞典 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院 教授
山东大学 药物化学 王炳和 美国 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 神经生物学 张遐 加拿大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 副教授
上海财经大学 金融学 黄明 美国 美国康奈尔大学 教授
上海大学 机械工程 刘建影 瑞典 瑞典查尔默斯理工大学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免疫遗传学 沈浩 中国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导航制导与控制 陆平 美国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经济学 周林 美国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运营管理 陈芳若 中国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Ellis 英国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教授
四川大学 高分子材料 赵越 加拿大 加拿大Sherbrooke大学 教授
天津大学 动力机械及工程 李献国 加拿大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教授
天津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陆国权 美国 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大学 教授
天津大学 防灾工程 郝洪 新加坡 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大学 教授
同济大学 结构工程 赵晓林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Monash大学 教授
武汉大学 计算数学 邹军 中国 香港中文大学 教授
武汉大学 有机化学 任广禹 美国 美国华盛顿大学 教授
武汉大学 细胞生物学 黄新云 美国 美国康奈尔大学 教授
武汉大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 高扬 加拿大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 教授
武汉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 邵建富 法国 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光电子技术 王安波 美国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教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路与系统 李荐 美国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教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周孟初 美国 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热能工程 刘洪潭 美国 美国迈阿密大学 教授
西南财经大学 金融学 刘俊 中国 美国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副教授
厦门大学 物理化学 高加力 美国 美国Minnesota大学 教授
厦门大学 海洋科学 郭劳动 美国 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 副教授
厦门大学 生物医学 张晓坤 美国 美国Burnham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教授
厦门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林立伟 中国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教授
厦门大学 经济学 陈智琦 加拿大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 教授
延边大学 超分子化学 MyongsooLee 韩国 韩国延世大学 教授
浙江大学 凝聚态物理 刘荧 美国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 教授
浙江大学 构造地质学 李正祥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 Senior Principal Research Fellow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 谢立安 美国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 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 环境科学 邢宝山 美国 美国麻省大学 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 史文中 中国 香港理工大学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微生物学 丁守伟 澳大利亚 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 农业经济管理 罗斯高 美国 美国斯坦福大学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 传播学 祝建华 美国 香港城市大学 教授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肿瘤分子生物学 吴传跃 美国 美国匹兹堡大学 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 证据法学 罗纳德J.艾伦 美国 美国西北大学 教授
中南大学 遗传学 宋伟宏 中国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教授
中南大学 微生物冶金 周集中 美国 美国俄克拉哈马大学 教授
重庆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徐洁 中国 英国Leeds大学 教授
(生物通:万纹)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一等奖|2005|2006|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