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2007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研究报告》

【字体: 时间:2007年11月12日 来源:科学时报

编辑推荐:

  近日,中科院心理所“国人心理和谐状况的研究”项目组首次开发出用于测量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的专用测量工具,并发表了《2007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研究报告》。

  
近日,中科院心理所“国人心理和谐状况的研究”项目组首次开发出用于测量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的专用测量工具,并发表了《2007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研究报告》。
 
项目组认为,我国国民的心理和谐包括自我状态、人际关系、家庭氛围和社会态度4个方面,其中良好的人际氛围尤为重要。项目组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他们使用该测量工具,在全国范围内采用多段随机抽样方法,重点调查了位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7个中心城市、7个城镇和10个农村的3176名常住居民,以及7个中心城市的759名进城务工人员。基于本次较大规模抽样调查,项目组对我国国民心理和谐状况进行了研究。
 
总体和谐 仍有提升空间
 
“当前,我国民众的心理和谐状况总体上处于可接受水平,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这是报告提出的第一个重要结论。
 
首先,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的总体状况介于“不确定”和“比较和谐”之间(平均得分为3.72,1为非常不和谐,5为非常和谐),但仍未达到“比较和谐”的程度,离“非常和谐”更有段距离。其次,有19.8%的民众心理比较和谐,得分在4分以上;而多数被调查对象(75.8%)的心理和谐处于“不确定”和“比较和谐”之间,有4.4%的民众心理不和谐(得分在3分以下)。
 
项目组认为,政府作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特别是如何大力促进主体人群的心理和谐程度,使之达到“比较和谐”的水平,是今后心理和谐建设工作的重点。少数心理不和谐的人群,有可能转化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人群,因此需要给予他们更多关注。
 
在心理和谐的4个成分中,家庭氛围得分最高(平均得分为4.1),超过了“比较和谐”的程度,这反映我国民众对家庭的感受最为和谐,这有助于提升民众心理和谐的总体水平。在社会转型时期,虽然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民族维护婚姻家庭、倡导家庭和睦等传统美德仍然在民众生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各个领域产生着巨大影响。与其他方面相比,民众更愿意为家庭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也会从家庭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东部和谐状态低于中西部
 
报告的第二个结论认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民众心理和谐程度的走向不一致,表现为东部地区心理和谐总体状况低于中西部地区。
 
报告中说,从总体上来看,中部地区的心理和谐程度(平均得分3.72)要高于东部地区的心理和谐程度(平均得分3.69),而西部地区的心理和谐程度(平均得分3.71)居中。从自我状态来看,东部地区民众的和谐程度要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而在社会态度方面,西部地区民众的和谐程度显著高于中、东部地区。这表明东部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逐渐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开始表现出个体主义的价值观,而西部地区受这方面的影响偏小,更为强调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值得注意的是,东、中、西部地区的心理和谐与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趋势不一致,表现出明显的分离效应。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东部地区的人均GDP一般要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但从研究结果来看,民众心理和谐程度则是西部地区要高于东部地区。
 
城乡居民差异大
 
农村、城镇和城市居民的心理和谐得分也呈现“分离效应”,即城镇居民的经济水平虽然高于农村居民,但其心理和谐程度最低,具体表现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际信任的缺乏以及社会态度的波动。这是项目组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的第三个结论。
 
报告指出,首先,农村居民的社会态度最为积极,对自己的家庭氛围和人际关系的评价最高。一方面,这说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已初见成效;另一方面,尽管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等方面已发生深刻变化,但农村居民对于家庭氛围的感受仍然是最好的,这说明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仍然得以保留。
 
其次,城镇居民的心理和谐得分落后于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处于最低的水平,心理和谐程度最差。这可能和城镇目前面临的挑战有关。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城镇相对于农村的优势变得不明显,城镇居民有可能体验到较大的心理落差,这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和谐状态。较低的心理和谐状态可能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因而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城镇的重视。
 
农民工心态好于常住居民
 
报告的第四个结论特别令人关注:进城务工人员的心理和谐程度高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
 
报告中说,总体来看,进城务工人员整体的心理和谐程度(3.79)显著高于农村居民(3.74)和城市居民(3.71)。除了人际关系方面,进城务工人员的和谐程度略低于农村居民外,在自我状态、家庭氛围和社会态度方面,其得分都要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群体。
 
报告认为,这可能和他们在衡量和评价自己的各个方面时选取的参照点有关:来自农村的进城务工人员尽管生活在城市,但对自己的定位仍在农村,因此在进行比较时,他所参照的对象并不是城市居民,而是家乡的农村居民。这种效应体现在进城务工人员的心理和谐状态上,表现出如下特点:在自我状态和社会态度方面,由于他们主要生活在城市,接触到更多信息,受到更多的文化冲击,对自我和社会问题更加关注;在人际关系方面,他们远离了“鸡犬相闻”的农村氛围,深感人际关系的缺乏;在家庭氛围方面,由于工作原因,家庭给予他们的温暖感受则在思念中变得更加强烈。
 
研究还发现,家庭氛围对农民工社会态度的影响程度明显低于普通民众。这可能和进城务工人员远离家庭的客观事实有关,如果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与家庭交流的便利条件,促进他们与家人的联系,将有助于提升进城务工人员对社会的积极态度。此外,为他们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也将有助于提升进城务工人员对社会的积极态度。
 
六大建议提醒政府防患于未然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项目组提出了几点建议:
 
其一,鉴于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总体水平不高的现状,应加快全国性心理服务网络特别是城镇网络的建设,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让心理服务走入学校、单位、医院、社区、村镇,引导和帮助民众正确对待自己、家庭、他人和社会。
 
其二,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解决方案。目前城镇中出现的问题有可能成为未来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因此,各级政府需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其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均衡发展。东部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视心理和谐的构建;中西部地区应以东部为鉴,采取措施营造友好互信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社会态度。
 
其四,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的政策与服务体系。创造各种便利条件,使进城务工人员和家庭、家乡保持紧密联系。各类媒体不宜刻意夸大这一人群的不和谐和引导目前尚不切实际的需求。
 
另外,中华民族维护婚姻家庭、倡导家庭和睦等传统美德在我国民众生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并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应加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宣传工作,发挥其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维护家庭稳定产生的积极作用。
 
最后,报告建议,建立国民心理和谐数据库,并构建辐射全国的调查网络,定期追踪和监测民众心理和谐的状况,建立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对于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应政策和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