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生命科学事件之最

【字体: 时间:2007年12月13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之最”一向都代表着这一领域内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方向,2007年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之最有哪些呢:

  

生物通报道:10月《新闻周刊》亚洲版撰写封面文章指出,如果说物理学研究主宰了整个20世纪,那么生命科学研究将主宰整个21世纪,现2007年即将结束,那么今年生命科学研究的关键词是什么呢?关注度最高的新闻人物又有哪些呢?2007生命科学十大新闻评选即将在生物通拉开帏幕,通过网友投票及专家参考意见,我们将选出2007年最受瞩目的生命科学事件,以及科技风云人物,敬请关注。

“之最”一向都代表着这一领域内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方向,2007年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之最有哪些呢:

成果类

聚焦《科学》重点文章:令人吃惊的最古老DNA

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能源部基因研究所(U.S. Department of Energy Joint Genome Institute-- DOE JGI),挪威卑尔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物种之一:海洋海葵的基因组与脊椎动物的基因组存在令人惊讶的相似性。
 
而且这一研究也发现这种相似性在果蝇,以及线虫类基因组中并不存在,这与之前普遍认为的生物体是通过进化变得更加复杂的理论相悖。这些发现说明远古动物基因组是相当复杂的,果蝇和线虫类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遗失了一部分这种复杂性。
 

世界上最毒的生物基因组测序完成

来自英国剑桥大学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学院(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报道了肉毒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的测序结果,并提出C. botulinum并没有什么精巧的技巧避开人类的防御系统,或者对抗抗生素的方法,它们只是作为一个休眠孢子(dormant spore)或者土壤中的腐烂动物的清道夫生存着,与人类或者其它大型动物宿主并不相互影响。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Genome Research》杂志上。

 

权威杂志封面:我国发现迄今最古老动物

我国古生物学家与美国专家近日对在贵州瓮安发现的胚胎化石研究认为,这个距今约6亿年的动物胚胎化石可能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动物。

国际著名刊物Geology最新出版的2007年第二期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刊登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专家与美国阿莫斯特学院专家共同完成的科研论文:《陡山沱化石库中珍稀的具螺旋构造的球状化石:埃迪卡拉纪动物胚胎已成年?》。
 

世界上年龄最大的动物

今年10月,威尔士班戈大学研究人员在冰岛北部海岸的一个海架上捕捞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只405岁的蛤蜊,据信,这只蛤蜊就是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活动物。严格地说,当时它真的还活着,但为了对壳上的环进行研究以确定它的年龄,研究人员不得不将这只蛤蜊杀死。蛤蜊家族中的Arctica Atlantica尤其擅长长寿之道,它们一般能活到200岁到300岁,由于在水下262英尺的沙子中“定居”,这个特殊的家族成员得以生存更长时间。当这只“老寿星”第一次在这里“定居”时,莎士比亚的大作《哈姆雷特》正式登陆环球剧场,英国人则开始北美洲安营扎寨。

技术类

最强扫描能力的医用核磁共振成像仪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研究人员12月4号宣布,他们研制的高强度的核磁共振成像仪已经完成了安全测试,即将投入临床使用。这将是世界上扫描能力最强的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这一成果公布在《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杂志上。

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规定,此类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人体安全测试。研究人员在《核磁共振杂志》上报告说,测试证明,这种强度高达9.4特斯拉的扫描仪对于人体是安全的。与目前核磁共振成像仪利用水分子追踪扫描不同,这一高强度的仪器借助的是钠离子。
 

世界最小分子剪刀问世:仅三纳米长(图)  

东京大学研究人员最近研制出一种根据光,进行开、合的分子尺度剪刀(molecular-scale scissors),据研究人员说这是首个利用光进行机械操作的分子设计。

研究小组负责人Takuzo Aida博士说,这种剪刀只有3纳米长,小到足以向细胞中传递药物或操纵基因等生物分子,化学家和生物学家也可以利用这种剪刀精确控制蛋白的活性。Aida将此技术公布在第233届美国化学协会年会上。
 

美研制出细胞内最大纳米穹隆体模型

美国加州纳米系统研究院、加州大学大卫•格芬医学院和霍华德•休斯医学院,采用分子工程技术,研制出细胞内最大粒子穹隆体结构模型。利用这种结构,可研制出一种灵活的、靶向纳米胶囊作为药物治疗的运输载体。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

《自然》子刊:最强荧光蛋白

来自莫斯科的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深红色的荧光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发出的光穿透性极强,即使蛋白质位于小动物体内深处,其发出的光也可穿透生物体被外界看到,这使生物学家能够更方便地监视活生物体的发病和康复过程,而不用侵入式地进行研究。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Methods》在线版上。
 

《自然》重大技术突破:世界最薄的膜

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的科学家最近创造出的一种碳膜只有一个原子的厚度。对于电子来说,这种膜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利用一种电子显微镜,研究人员甚至能够分析吸附在这种膜上的单个分子,并成像复杂生物分子的原子结构。这种超薄的膜还可用于过滤气体。这项研究的结果刊登在2007年3月1日的《自然》杂志上。
(生物通:张迪)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