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委员怒斥“垃圾论文”

【字体: 时间:2007年03月13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科技界委员怒斥“垃圾论文”

  

生物通综合:
科技界委员怒斥“垃圾论文” 
 

“论文质量已经到了不得不关注的程度”。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俞汝勤委员说。
  近几年,我国科技论文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但是论文质量提高的幅度并不像数量那样大。

  “有些论文涉嫌伪造数据,也有人使用的数据取自外国作者的论文,却并未明确引证。”俞汝勤忧虑的是,用英文向国际刊物投稿的作者并不是中国作者群体中素质最低的部分。

  “发表在国内一些期刊上的论文质量更让人不能恭维”,这是中南大学教授蔡自兴委员多年的经验。他说:“国内有些期刊唯利是图,不管论文水平如何,只要交钱就可以发表;有的编辑、审稿人不负责任,为钱、为人情乱开绿灯。这大大助长了造假之风,促动了‘垃圾论文’的产生。相比之下,我们投到国际期刊的论文水平还是相对较高的。”

  “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我的导师对我说,一篇好的论文,10年以后还有价值,还能被同行引用。多年以来,这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标”,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赵修建委员说,“这些年,我国的科研水平、设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论文数量也有所提高。我以前要花一年时间写出的论文,现在可能几个月就能写成。在这样好的科研条件下,写出10年以后还有价值的论文,应该是科研人员的目标。”

  厦门大学的郑兰荪委员对此深表认同,但是他认为,“十年磨一剑”实践起来非常困难,不仅要有科研人员自身的修养与素质,更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在他看来,现在的学术论文质量不高只是学术浮躁的缩影,“现在学术界最重要的问题是浮躁,说白了就是沉不住气,静不下心来做研究”。

  “有些研究可能要好几年以后才有成果,科研人员要担很大的风险。坐那么多年的冷板凳,谁敢冒这个风险,”郑兰荪说,“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出不了成果、写不出论文,科研人员别说拿经费,甚至连聘任都成问题。”

  当前,发表论文的数量及发表期刊档次几乎成为评价一个人学术水平和贡献的唯一标准。这种“唯论文论”的评价机制在国内一些研究机构表现突出,评价标准只重数量,忽视质量。这种评判、管理机制被戚发轫委员戏称为“用手工作坊计件制的方法来统计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

  俞汝勤认为,现在一些单位将论文当成主要目标进行考核,因此本末倒置。这类似应试教育中无视学生综合素质、将考试得高分作为主要目标,专注于传授考试技巧和猜测试题,这必然将科研和教育引向歧途。

  

   科技界委员呼吁:不能听任科研项目“一女多嫁” 
 

 同一个科研项目,可以在好几个部门立到项、拿到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立了,科学院创新工程可以立,科技部可以立,教育部也可以立。”国家973计划顾问组副组长、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佳洱委员将此戏称为“一女多嫁”。
  很多科技界委员大都对这种境况深深不满。

  “擅长拉关系、找‘婆婆’的人手中握着大把的经费和项目资源,一些真正想做事、能做事、不会‘跑部钱进’的人却揭不开锅”,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田中群委员说,这加剧了科技界的“贫富分化”,导致科技资源分配不公、浪费严重,科学研究低水平重复。

  “每个实验小组只要有了经费,一般都会购置昂贵的试验仪器设备”,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夏建白委员举例说,在北京中关村,“纳米”研究用的电子显微镜,几乎每个高校和研究所里搞相关项目的实验室都有一台。“重复购置浪费了大量的科研经费。”

  “有的课题组表面上承担了七八个项目,做的却是同一件事”,田中群说,换来的只是几篇浅尝辄止的、“挂着一大堆致谢单位”的论文。

  由于可以多头申请,很多项目负责人忙于跑关系、写报告,具体的研究工作只能交给研究生去做。“一些大项目实际上成了分钱项目,首席专家成了‘分钱专家’。”夏建白说:“甚至有的项目负责人把大家的申请报告综合起来,形成总报告;申请到项目后,给大家分钱;结题验收时,再把大家的成果综合组织一下,形成总结报告。”

  “现在学术界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甚至作假的风气,除了评价体制本身的问题外,与此不无关系。”田中群说。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同一个项目可以从这里拿到钱,也可以从那里拿到钱?”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郑兰荪委员说。

  多年主政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陈佳洱对此也很无奈。他告诉本报记者,虽然每个科研计划都有各自的申请条件,但界线很模糊,而且对一个科研项目能不能多头申请并没有原则性限制。“很多项目经过包装,就又成了一个新的项目。”

  “我国的科研项目管理体制,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等都是在近20年内逐渐形成的,应该说每一项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夏建白说,但目前的科研项目管理越来越复杂,项目种类越来越多,叠床架屋,已经到了该改的时候了。

  “国家对科研项目的管理应该统一,改变多头管理、多头资助的现状,以避免重复立项,浪费资源、人力和时间。否则钱给得越多,产出投入比越低。”

  而陈佳洱则建议,在这个基础上,对所有科学家承担项目的信息建立一个数据库,掌握并公布其占有的资源情况,便于在项目分配中统筹协调。

  “对于管理部门应有科学的管理模式”,田中群说,“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应该分离。”

  “应该由多个部门或者机构参与项目管理,不等于每一个都得管钱、立项目。这样既有利于资源集中,又有利于互相监督,避免项目管理中出现权力寻租。”

  2006年国家科技计划工作体现出五特点 


  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关键年。“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工作围绕落实《纲要》的重点任务,全面部署,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计划执行到位和预算执行到位。

  1、立足《纲要》,强化计划的系统设计和整体部署。“十一五”科技计划工作立足《纲要》,立足于《纲要》实施意见,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进行优化调整。使各个计划定位准确,有机衔接,保证了计划工作纳入全面落实《纲要》各项目标任务的轨道。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做了重要调整,由重大专项和基本计划构成。计划的安排落实紧扣自主创新这个主题,按照任务要求明确定位。

  2、突出重点,全面落实《纲要》各项任务。“十一五”科技需求量大面广,今年科技计划的执行,在兼顾系统部署和全面支持的基础上,集中解决重大技术瓶颈突破、创新能力提升。一是突出能源、资源和环境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着力提升解决瓶颈制约的突破能力;二是突出关键产业的技术创新,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突出对农业与社会公益领域的技术创新,着力提升社会公益的服务能力;四是突出空天、海洋及军民两用技术研究,着力提升国家安全保障能力;五是突出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技术研究,着力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3、完善制度,推进计划工作有序进行。组织力量,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各主要科技计划的“十一五”发展纲要,对“十一五”科技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为了进一步推进科技计划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还出台了《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各科技计划的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项目立项评审和预算评审评估规范等。这一系列法规、制度的出台,使得各个科技计划工作有法可循、有法可依、有序操作,为“十一五”计划的启动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4、集思广义,突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在制定《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各个计划纲要中,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加强与各个部门、行业、地方的交流,充分反映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在计划项目设计过程中,进一步征求各方面的科技需求,结合国家的战略目标,综合凝练提出计划项目。在项目评审过程中,还特别注重发挥专家在咨询和评审评估中的作用。建立集体决策制度,重大事项由部务会研究决定。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决策的科学和民主,为顺利完成“十一五”科技计划的启动工作提供了根本保障。

  5、协同协力,充分发挥部内各方面作用。科技部党组对部内机构和职能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明确了综合司局、专业司局和事业单位在计划管理过程中的职责分工,进一步理顺了关系,以有利于发挥各方面和积极性,机关司局在计划管理中更加注重发挥宏观管理的作用,事业单位则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重点加强具体的过程管理,共同推进科技计划的顺利执行。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