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可卡因成瘾的新方法

【字体: 时间:2007年07月3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瑞士Geneva大学神经科学学家Christian Luscher等在实验室小鼠研究中找到逆转可卡因对大脑的作用的新方法,为治疗药物沉溺提供了新参考。详细内容刊登于上周《Science》杂志。

  

生物通报道:瑞士Geneva大学神经科学学家Christian Luscher等在实验室小鼠研究中找到逆转可卡因对大脑的作用的新方法,为治疗药物成瘾提供了新参考。详细内容刊登于上周《Science》杂志。

Luscher等关注与药物沉溺有关的脑区,发现一种抑制被可卡因激活的过度活跃的细胞的方式。之前的研究以寻找受可卡因影响的脑区为目的,此次是首次以寻找逆转可卡因效果所需机制为目。“这是此难题之前不为人知的一部分——细胞恢复正常所采用的机制。”

Luscher说,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寻找一条逆转可卡因对受体的影响的途径。受体是负责专递脑部信息的蛋白,在药物上瘾中扮演关键角色。

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以在服用可卡因后运转超速的受体为研究对象,发现要想纠正可卡因导致的失衡,需要新的受体取代受影响的受体。于是,他们对另一组受体施加短脉冲刺激,抑制超电荷的细胞。

“我们逆转了可卡因的效果,发现了细胞中的逆转机制。”这项研究有助于治疗药物沉成瘾,科研人员现在弄清了修正药物使用效果应该对大脑怎样进行治疗。Luscher还希望该研究能够激励其他研究人员将药物沉溺看作一种脑部疾病,关注药物沉溺的研究和治疗。(生物通 小粥)

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事处统计,全球有2.05亿人滥用和依赖非法药物,最为普遍的是大麻,其次是安非他命、可卡因和鸦片类药物,滥用和依赖药物的男性多于女性,青少年所占比例很大。

依赖(dependence)与成瘾(addiction):

依赖与成瘾,是两个界限模糊和经常被混用的概念。近来研究发现,依赖和成瘾,在大脑内分属不同的部位。就阿片类物质而言,与依赖相关的主要是与痛觉有关的脑干和丘脑等部位,而成瘾则主要是与奖赏有关的奖赏通路(前额叶皮质、腹隔核等)。相关的临床研究也显示,长期使用治疗剂量吗啡镇痛的病人,在其原发疾病消除并停止使用吗啡后,可经历一个典型的戒断症状过程,但此后并没有强烈而持久渴求感出现,也不再继续使用吗啡;但对多数药物滥用者来说,一次或几次大剂量地使用毒品(海洛因、可卡因、冰毒或摇头丸等),并同时获得“欣快感”后,便可出现强烈的渴求感,虽然没有明显的戒断症状出现,却伴有强迫性的觅药和用药行为。这一研究结果提示了几个重要的概念:(1)成瘾的主要结构基础是脑奖赏系统;(2)依赖者不一定成瘾,而成瘾者则多为依赖者;(3)治疗剂量和小剂量时一般不激活奖赏系统,大剂量时奖赏系统被激活,而一旦激活便会产生渴求感和强迫性的继续用药行为。

科学家发现致可卡因成瘾蛋白质 有望助戒毒

吸毒者的戒毒过程十分艰难,经常由于复吸而前功尽弃。美国科学家通过对有可卡因毒瘾的实验鼠研究发现,一种特定的蛋白质能使实验鼠对可卡因不断产生“渴望”。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找到彻底戒断可卡因毒瘾的新方法。

以前的研究发现,毒品对人脑产生刺激的过程中,与愉悦感有关的化学物质———多巴胺起到重要作用。一种称为AGS3的蛋白质能协助多巴胺传递神经信号。

研究人员连续一周为实验鼠注射可卡因,使其成瘾后停止注射。在随后8周内,产生毒瘾的实验鼠脑内AGS3的水平比普通老鼠高出30%到100%。这种蛋白质主要集中在鼠脑的额前叶皮质区及伏隔核区,这两个区域都与毒瘾的产生有关。

研究人员认为,AGS3蛋白质水平过高,是导致可卡因成瘾者在戒断过程中复吸欲望高涨的主要原因。目前,研究人员正准备作进一步研究,以确定AGS3是否也在其他化学物质成瘾中有重要作用。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