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研经费分配走势

【字体: 时间:2007年07月0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美国科研经费分配走势

  

美国科研经费分配走势 

 来源:科学时报 

        在过去的几周里,美国国会慷慨拨款资助科学研究。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以划分机构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国会关心的科学重点。

  

        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在2007年的预算案中,布什政府计划将NIH的预算削减2.79亿美元,但众议院委员会通过的拨款议案和参议院支出委员会批准的配套措施却让NIH的预算增加了10亿美元。虽然3.5%的增加量只相当于NIH要求的一半,但这已经让忧心忡忡的NIH有苦尽甘来的感觉。NIH在2007年的预算将达到299亿美元,参议院的议案比众议院批准的数目高出2.5亿美元。

  

        即使少量的预算增加也会导致整个预算超出白宫的极限,但白宫可能会接受这一决定。然而,有关允许用联邦经费资助培育干细胞系的议案则可能遭到布什的否决。美国实验生物学联盟的立法机构联席会议主席Jon  Retzlaff说,国会的行动只是这场战斗的一半。

  

        国家宇航局(NASA):众议院拨款委员会批准了总统提出的39亿美元太空探索的预算,该项目由NASA执行,但委员会清楚地表示,NASA的硬科学项目必须如过去般健康繁荣。议案专门在2008年拨出6000万美元专款作为研究和分析之用,以阻止NASA为支持科学项目的超预算运作和新发射项目而削减这方面经费的打算。众议院的议案对NASA提出明确指示,要求NASA应进行国家研究委员会实施生命和微重力科学方面的调查研究,近年来,这两个研究领域几乎被忽略了。

  

        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众议院拨款委员会给NSF的预算额比总统提出的要多出8000万美元,NSF的整体预算将增加10%,达到65.1亿美元。众议院所增加经费中的大部分将补充NSF预算中费用达7.5亿美元的教育理事会。

  

        为了鼓励和帮助更多人从事数学和自然科学教学工作,NSF新近提出了一个经费达1000万美元的罗伯特诺斯奖学金计划,即主修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大学生,若同意毕业后当老师,即可获得每年1万美元的奖学金。议员们非常支持这项计划,决定为该计划新增3600万美元的经费。

  

        在众议院的拨款议案中,最有争论的是一项1000万美元用于支持转换研究的项目。NSF监督委员会主席史蒂文·柏林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项目。但是,NSF官员反对启动这样一个新项目,因为这个项目与NSF正在资助的最具创新性研究项目的内容有相似之处。

  

        能源部(DOE):民主、共和两党携手慷慨支持物质科学研究的善举令科学支持者们欣喜若狂。DOE科学办公室是联邦政府资助物质科学研究的最大机构,也是《美国竞争力计划》中的核心部门。众议院基本同意政府提出的44亿美元的增加额,但指出部分额外增加的经费将用于指定的气候变化研究。这相当于将DOE的预算在2006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6%。

  

        美国物理学会公共事务部负责人迈克尔·拉贝尔说,“去年秋天,当民主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胜利时,我认为我们遇到了大麻烦,因为民主党倾向于支持工业界和短期研究”,但如今民主党的表现令人高兴。

  

        环境保护署(EPA)和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拨款委员会均同意EPA在2007年度的预算新增加3亿美元,尽管这也与实际的研究开支还有一定差距。众议院为EPA批准了81亿美元的预算,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4.7%,将EPA用于科学和技术的研究经费从5500万美元增加到7.88亿美元。所增加的科学研究经费将主要用于一个新成立的气候变化委员会。此外,清洁空气研究经费将增加21%,达到1.14亿美元。参议院给EPA批准的科学和技术研究经费上升到7.73亿美元。

  

        通常情况下,众议院总会削减总统为NOAA提出的预算需求,但这一次众议院却在总统提出的需求上增加了1.9亿美元,让NOAA在2007年的预算达到40亿美元。NOAA的预算为4.15亿美元,比2006年增加5200万美元,但其中2000万美元将作为用于气候研究的竞争性经费。海洋学研究和教育联盟的Peter  Hill高兴地说:“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看见激动人心的事了。”他希望参议院能减少指定项目的数量,将NOAA的预算提高到43亿美元。
 
 
 
 

记者观察:科研经费谁来审计?

来源: 军报 

  记者在一些部队和科研院所采访中遇到这样一个带共性的问题:科研经费开销在有的单位没人审计,在有的单位甚至成了“唐僧肉”。
军报2006年1月11日报道,记者在一些部队和科研院所采访中遇到这样一个带共性的问题:科研经费开销在有的单位没人审计,在有的单位甚至成了“唐僧肉”。

某科研院所一个科研项目,申请了上千万元的科研经费,原计划3年的项目,只用一年就完成了。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个项目的实际成本不到科研经费总量的三分之一。

在某学院,一个科研人员既是课题的组织者,又是100多万元经费的掌管者,机关的同志经常发现他拿着厚厚的一叠发票去报账。

科研经费不能足额使用甚至大量流失的现象,在科研单位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就此现象,记者走访了大量业内人士,搞清了科研经费流失的渠道:一是申请打上限,使用打下限,单位截留挪作他用;二是雁过拔毛,层层截留,经费不能足额到位;三是科研课题组据为己有,巧立名目发放奖金。

如果说前两种情况是把公家的钱从这个腰包装到了另外一个腰包,还可以容忍的话,那么第三种情况的性质就不能容忍了,因为这明显是借科研之名,行肥己之实。据业内人士介绍,在有的科研院所,自己发放奖金的额度大得惊人!

不论哪种情况,对于我军的科研来说,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不管是公家截留科研经费,还是科研经费流入个人的腰包,伤害的都是部队战斗力,因为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投入很大,产出不多,或者产出的是劣质产品、废品,更有甚者,在有些单位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这样的科研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军的科研经费本来就十分紧张,有限的科研经费如果再管理不善造成大量流失,这不能不让人扼腕痛惜。科研经费流失的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记者认为,有关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应该正规起来,有序起来,透明起来,切实把科研经费的审计工作搞好,让有限的科研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建立正规有效的经费管理制度,切实把有限的经费用好。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管理不能大撒手,对经费的使用途径要有有效的检查制度,不能认为“钱是课题组的,咋花他们说了算”。

严格审计制度,把好审计关口。在有的单位,对科研经费的审计是象征性的,有的单位甚至对科研经费没有审计,这种现象极不正常。审计作为财务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要把作用发挥出来。

变事后审计为科研立项听证。有的科研经费之所以流失,就是因为科研立项没有听证,下面报多少上面批多少。更有甚者,为了一个科研课题,不惜动用关系找门子,在立项上多报、虚报科研经费。进行科研立项听证,让专家对科研经费进行把关,从源头上堵塞漏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我科研经费投入存在“跛脚”现象 
潘云鹤院士建议设立国家工程科技创新基金 

 


  本报讯(记者  李大庆)  我国的“863计划”主要是投向高技术领域的研究,“973计划”主要是在投向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但是很遗憾,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项大的“计划”或“基金”投向工程科技领域,而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需要一系列的工程科技来完成的。为此,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建议,国家应设立工程科技创新基金,重点投入到我国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日前,在深圳举行的面向21世纪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论坛上,潘云鹤指出,我国制造业的规模已居世界第3位,但其特点却是规模远胜于水平。造成规模大、水平低的原因,首先是我国仍在走发达国家工业化已经走过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老路;其次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愿望和能力双重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我们有43%的企业在一年当中没有推出任何新的产品,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产品无品牌,只是为别人加工。

  造成规模大、水平低的第三点原因是科研经费支出不足,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研发投入尤为缺乏。我国研发经费2006年占GDP的1.4%,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此外,科研经费的投入方向值得研究。2005年,政府研究经费645.4亿元的投入主要是集中在前沿技术、高技术,在信息、材料、空间技术、环境科学方面的投入还比较充分,但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大量需要的应用技术领域不多,也就是说在大量创造GDP的经济领域投入不多,形成了明显的“跛脚”现象。

  潘云鹤建议,比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国家工程科技创新基金,对工程科学技术研究形成长期稳定的支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工程科技领域(纺织、轻工、冶金、水泥、煤炭、水利、建筑等),进行前沿研究、交叉研究,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重点支持节能降耗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研究开发,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智力支撑。

  

 
 
综述: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助推新加坡发展

 

新华社新加坡7月1日电综述: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助推新加坡发展

  新华社记者张永兴

  当今世界,谁掌握了科技领域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秘诀。作为一个小国,新加坡对此十分清楚,因此多年来非常重视科研投入与成果转化。

  新加坡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和重点领域的投入。根据政府公布的相关数据,新加坡2005年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总开支为45.82亿新元(约1.54新元合1美元),与前一年相比增幅为2.8%。其中制造业的研发开支与前一年相比攀升19.8%。值得注意的是,私人企业在研发方面的开支也增加了17%,主要用于半导体、信息通信终端产品、数据存储和精密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活动。制造业以及私营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大大加强了该国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

  在新加坡,科研仍然以实用技术为主,因此整个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而后者主要是政府通过与企业和包括大学在内的科研院所合作实现的。比如新加坡科学技术与研究局的工作重心,就是以科研院所及大学等公共科研机构为对象,着眼开发这类机构的科研人力资源,为其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而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则是以公司为工作对象,负责支持公司的研究和创新项目,为刚刚起步的公司提供必要的启动资金。

  1998年以来,新加坡政府积极推动旨在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的“技术孵化器”计划。当时的国家科技局(科学技术与研究局的前身)1998年9月在“技术孵化器”计划中为私营企业提供了2.1亿新元的科研经费,带动企业投资8亿新元与十几个科研院所建立伙伴关系,进行了360多个项目的开发与研究。结果,科研院所为制造业研制成功约100项新产品,其中40项已投入市场,科研院所也得到3000万新元的收入。2002年,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等机构联合推出了一项“技术提升计划”,核心内容是进行跨部门的联合融资,设立研究和攻关项目,以帮助企业提升技术能力并获得融资服务,这一计划的内容还包括将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借给企业,使先进的技术成果能尽快转移到企业中去。

  此外,新加坡政府还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设13个研究机构,研究内容涉及生物技术、通信、微电子、数据存储、信息网络、新材料和环保技术等。这一委员会的成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扩大新加坡工业产品的出口。 


到2020年,科研投入将占农业GDP1.5%
 
 
来源:中国税务报  
 
   近日,农业部下发了《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年~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届时农业科研财政投入占农业GDP比重将从目前的0.49%左右提升到1.5%。  据了解,“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8%。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禽流感疫苗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为重点的科技入户工作深入展开,创新了农技推广机制;国际先进农业技术引进工作成效显著,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6%;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农业科研体系建设取得进展,科技队伍得到加强,科研条件进一步改善,为农业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尽管如此,农业科技发展还存在许多不适应,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据现有统计结果,目前农业科研财政投入占农业GDP比重仅为0.49%左右,低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科研基础条件不能适应新时期创新任务的需要。农业科技投入的结构、方式还不完善,一些长期性和基础性农业科技工作尚需建立稳定的支持机制。

  据介绍,《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年~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率先进入世界前列,农业科研开发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要提高到1.5%以上。在此前提下,需要完善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与绩效考评机制,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逐步优化科技经费投入结构,坚持稳定支持、合理竞争的经费支持原则,积极探索适合农业科研特点的经费支持方式,规范和创新经费的管理,在科研基地布局、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条件建设等方面,建立协调高效的管理平台,优化资源配置,使财政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  
 
中科院路甬祥:我国未达对科研经费稳定支持阶段
 
信息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我国未达对科研经费稳定支持阶段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远未达到能够对国家科研机构研究和运行经费实行全额''稳定支持''的阶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日前在中国科学院高层战略研讨会上说。
    路甬祥指出,科学研究的规律决定了基础和前瞻研究需要相对稳定的支持和相对宽松的环境,以保障国家研究机构的创新自主权和科研人员的创新自由。但应认识到,我国还远未达到能够对国家科研机构研究和运行经费实行全额"稳定支持"阶段。
    此前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指出,我国力争到2020年使科技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4年的1.44%增长到2.5%左右。(章轲)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