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连发两篇《Cell》子刊

【字体: 时间:2008年12月19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近期的Cell子刊《Cell Stem Cell》连续刊登了邓宏魁博士两篇文章,分别阐述了一项新的iPS技术,以及从成熟恒河猴成纤维细胞中获得iPS细胞。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大学的邓宏魁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分子遗传学系,2000年在北京大学生科院建立了细胞分化与干细胞研究室,主要进行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机理以及抗体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总数已经达到了93.370(2000年-2008年9月),成为了国内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领军式人物。

近期的Cell子刊《Cell Stem Cell》连续刊登了邓宏魁博士两篇文章,分别阐述了一项新的iPS技术,以及从成熟恒河猴成纤维细胞中获得iPS细胞。

第一篇发表于11月的文章就iPS技术的转化率报道了突破性成果。自iPS出现以来,转化效率一直是横跨在iPS技术面前的障碍。到目前为止,最先提高转化效率的是西班牙的科学家,他们将头发里的角质细胞进行重组诱导iPS细胞,结果发现转化效率可提高100倍,但是,至今为止,他们也不清楚为何角质细胞的转化效率会如此高?科学家们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希望找到提高iPS效率的方法。


邓宏魁等人通过将多种因子联合4个必须的转化基因(OCT4、SOX2、KLF4和c-MYC)诱导iPS细胞,再经过一个筛选平台对多种因子进行筛选,结果发现有2种因子可显著提高iPS的转化效率。这两种因子就是p53 siRNA和UTF1,将其与四个诱导基因一起转染到人成纤维细胞中,结果转化iPS细胞的效率可提高100倍。并且值得关注的是,就算剔除c-MYC(具有致癌性的基因)同样可以成功诱导iPS。

第二篇文章发表于12月4日的《Cell Stem Cell》,邓宏魁博士与昆明灵长类研究中心等处合作,从恒河猴成纤维细胞中获得了iPS细胞。

目前iPS细胞还只是在小鼠和人类的体细胞获得,其它物种的体细胞重新编程至今还未见有报道,研究人员在这篇文章中,通过逆转录介导,利用恒河猴的四个转录因子:OCT4, SOX2, KLF4,c-MYC,获得恒河猴iPS细胞。

干细胞研究作为生命科学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在我国也十分活跃。据统计,我国每年在SCI核心期刊发表的干细胞相关论文呈逐年增多趋势,2006年和2007年发表的论文数均超过2000篇,与英国和法国的数量相近,有些研究领域领先国际。

(生物通:万纹)
 

附:

邓宏魁,北京大学****讲座教授。聘任岗位:生物技术。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美国加州大学分子遗传学系理学博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特聘教授;自2000年9月受聘以来,邓宏魁博士在生命科学学院建立了细胞分化与干细胞研究室,主要进行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机理以及抗体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成就:发现艾滋病(HIV)感染人体细胞所需的受体CCR5,此项成就是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该论文发表在Nature 381,1996,第1作者,已被引用1300余次);建立了表达克隆基因的新方法,并克隆了2个趋化因子的受体基因,发现这两个受体可以介导HIV病毒感染人体细胞(Nature 388,1997,第1作者);最近从基质细胞的cDNA文库中克隆了人体血液干细胞体外扩增所需的分化抑制因子。先后申报4项专利,发表学术论文15篇,SCI检索被引用2000余次。

学习和工作简历

2001-现在,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

1998-2001,美国麻省Viacell Inc. 公司,分子生物学主任

1997-1998,美国麻省Antigen Express,Inc. 公司。免疫生物系部主任

1995-1997,美国纽约大学医学中心Skirball Institute,博士后研究

1989-1995,美国UCLA大学,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

1984-1987,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

1980-1984,武汉大学生物学系,学士学位


科研领域描述

本实验室主要兴趣在于:

体细胞重编程
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
通过遗传修饰的手段建立疾病动物模型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干细胞|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