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手足口病疫情的背后

【字体: 时间:2008年05月13日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编辑推荐:

  六七月份是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高峰。5月6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全国手足口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结合实际、分类指导、做好全国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



  六七月份是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高峰。5月6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全国手足口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结合实际、分类指导、做好全国防控工作。



  截至本刊发稿的5月9日,手足口病在包括安徽、广东、北京等在内的20多个省份发病近3万例,死亡30多例。



  2007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8.3万余例,死亡17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闻宣传口的工作人员对《瞭望》新闻周刊直言:“现在联系专家采访很困难,我们的专家都投入到第一线去了。”



  5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卫生部关于大力开展夏季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汇报。会议强调,当前,要集中力量,按照统一部署,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23天得以确诊



  牵动人心的手足口病疫情,不同于2003年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它是一种存在多年的已知传染病。引发此次疫情的主要病毒,如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等,也并非新病毒。



  自3月31日安徽省卫生厅接到阜阳的疫情报告,4月23日,专家最终确诊为EV71感染。



  对于历时23天的诊断,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韩卓升(HansTroedsson)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次出现在安徽阜阳的手足口病疫情,其一些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并不是典型的手足口病,有些医生在诊断的时候曾经试图找一些重症病例的其他致病原因,也曾经想过是不是非典以及禽流感。



  他解释说,如果一开始你就知道这种病毒是由肠道病毒EV71引起的,那么就可能不会用这么长的时间,整个确诊过程或者复核过程就会非常快。但是如果一开始你并不怀疑这种疾病是EV71造成的,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这种疾病的发生原因,有可能就会用23天的时间,或者会花费更多的时间。



  在5月7日由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召开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媒体沟通会上,这位上任不久的驻华代表还回忆了自己的经验:“当我在瑞典做医生的时候,我也曾经遇到过这种手足口病,而当时确实也花费了我们几个星期来确诊这种疾病。因为当时我并不知道是不是要进行该种EV71病毒的监测。”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目前仍然在对阜阳的早期死亡病例进行调查。他补充说,一些孩子就诊时间较晚,特别是病因不清楚,也增加了医疗机构临床救治的困难。



  北京地坛医院是国内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之一,该院主任医师蔡晧东从事传染病专业30余年。据她分析,是否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包括个人抵抗力、医疗条件和治疗是否及时。她对《瞭望》新闻周刊说:“农村地区医疗条件较差,病死率就较高。在安徽阜阳的这次流行中,4月28日以前报告的20名死亡的孩子中有18名来自农村。”



  “常见病”升格



  “手足口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儿童疾病”,韩卓升说:“尤其今年,在亚洲这个区域已经发生了很多起。”



  据他介绍,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和中国都报告了相关病例。其中,除泰国引发手足口病的是CA16外,其余4个国家均由EV71引起,但其具体的基因分型不同。



  5月2日,卫生部发布《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以下简称《指南》)。去年5月2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也曾对手足口病进行过专业版和科普版的介绍。



  综合这些介绍,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该病在1957年由新西兰首次报道,1959年以手足口病命名。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爆发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1975年保加利亚报告病例750例,其中149人致瘫,44人死亡。



  我国1981年在上海始见本病,此后,北京、福建、吉林、湖北、青海等十几个省份均有报道。



  《指南》称,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较为少见。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我国去年在山东临沂爆发的手足口病疫情也曾引起蔡晧东的警觉。她当时就曾撰写文章,认为手足口病虽然是一种轻度疾病,患病儿童在手、足、口等部位发生疱疹,一般情况会在10天内自行缓解,但是,它可能伴有一些不常见的并发症,后果通常致命。



  今年5月2日,卫生部决定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丙类管理。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危害程度,我国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计入最新列入的手足口病,我国法定传染病现为38种。



  自2004年12月该法正式实行以来,除手足口病,我国新增的传染病还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种。



  毛群安说:“这次把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主要是基于近年来手足口病在中国的发生明显增加。”



  据他介绍,是不是把一种病纳入到更高等级的管理有多种因素的考虑,比如这个病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纳入法定报告的可能性、被纳入法定报告的成本等。



  谨防传染病反扑



  自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爆发以来,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危害受到社会关注。



  今年1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在北京举办“首届传染病应对团山论坛”,会议认为,传染病国际化日益突出带来严峻挑战,而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布局不合理、应对疑难复杂问题经验不足等问题凸显。



  传染病曾对人类生存构成巨大威胁。居烈性传染病之首的鼠疫曾有3次世界性大流行:第一次持续半个世纪,死亡近1亿人;第二次更是绵延数百年,仅欧洲就损失人口的1/4;第三次亦波及60多个国家。



  回顾人与传染病的较量历程,近100年来堪称最辉煌的时期:肆虐数千年的天花被最后消灭,脊髓灰质炎、麻风即将遭消灭,白喉、肺结核等也已失去绝症的狰狞。



  我国在传染病防治上曾取得重大成就,传染病已不再是国人死亡的头号杀手。蔡晧东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消灭了天花,基本消灭了血吸虫病,基本控制了霍乱等传染病,确实很不容易。



  但她同时强调,人类征服传染病的道路依然曲折漫长,甚至更为艰巨。有些已经被征服的传染病重新出现,有些区域性传染病正在昔日的“安全地带”蔓延,有些疾病的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特别是新传染病的出现等。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组织确认了包括艾滋病在内的39种上一代人闻所未闻的新疾病。新型传染病出现的速度是历史上空前的,治愈难度越来越大。



  据蔡晧东分析,新传染病出现的原因异常复杂,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比如病原体的变异、传播媒介耐药性的增强、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等。



  那些已经被控制的传染病重新出现的原因同样复杂。蔡晧东认为,人们以为同传染病的斗争胜利在握,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放松了传染病防控,资金投入下降,导致一些老传染病出现“抬头”。



  她特别强调,当前社会管理难度加大,也影响了一些控制传染病的机制。比如以前北京狂犬病零发病,就是因为禁止养宠物,现在不能靠这样的强制性政策了,反而需要做更多更细致的工作,否则,就可能造成传染病的反扑。



  尽管如此,蔡晧东依然相信现代科学是对抗传染病的利器。她认为,提供公众更多的健康知识,完善我国的传染病报告机制,对传染病防控至关重要。



  她特别希望借《瞭望》新闻周刊告诉大家:如果孩子长了疱疹,不一定是手足口病,还可能是水痘,不要恐慌;即便确诊是手足口病,也不一定都要住院治疗,特别是轻症患儿,要提防医院交叉感染;同时,盲目转院、异地就医也容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甚至可能使以前没有EV71感染的地区发生更严重的流行。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