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开1型单纯疱疹病毒潜伏机制之谜

【字体: 时间:2008年07月07日 来源:Nature

编辑推荐:

  研究发现杜克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已经找出1型单纯疱疹病毒潜伏在细胞中的机制,研究人员可能研究唤醒1型单纯疱疹病毒并杀死单纯疱疹病毒的方法。潜伏机制与一种潜伏转录RNA,一类microRNA,有关。

  

杜克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已经找出单纯疱疹病毒潜伏在细胞中的机制,研究人员可能研究唤醒单纯疱疹病毒并杀死单纯疱疹病毒的方法。


单纯疱疹病患者嘴周围形成疼痛性、溃疡性水泡,外观不雅,至今为止还没有治疗和预防的有效措施。单纯疱疹病由1型疱疹病毒(HSV1)引起,一般休眠状态的HSV1潜伏在脸部三叉神经细胞里,多年不发,一旦受到刺激,如过量的光照、发热或是存在其他压力时,病毒就活跃起来引发临床症状。


Bryan Cullen说,我们发现在1型单纯疱疹潜伏和活跃期间,有一种分子在这过程中起关键作用。Bryan Cullen是杜克大学的分子遗传学和微生物学教授。


Bryan Cullen的研究小组将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上,研究发现为其他潜伏性病毒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其他潜伏性病毒包括:鸡水痘病毒,可引起带状疱疹;2型单纯疱疹病毒,生殖器传播性的病毒,可引起疼痛性的水泡。


大部分时间,1型单纯疱疹病毒静静地潜伏多年,我们没有任何治疗方法可对付它。在潜伏期间,1型单纯疱疹病毒不复制,只产生一种分子物质,名为潜伏转录RNA(latency associated transcript RNA,LAT RNA)。


Cullen说,一直以来LAT RNA的功能都是个谜。通常病毒RNA的作用是合成蛋白,但是LAT RNA非常不稳定,而且不合成任何蛋白。


研究小组对小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AT RNA就是一段小的片段,可称为microRNA,它可阻断蛋白的合成,这些合成的蛋白的作用是激活病毒的复制功能。只要病毒能产生足够的microRNA,病毒就一直处于休眠状态。


在遭受巨大的压力时,病毒开始产生大量的信使RNA,信使RNA的数量远远超过microRNA并阻断microRNA的作用,最终病毒开始合成蛋白激活病毒复制功能。  


Cullen说,这些复制的病毒最终从嘴角原发地的返回面部三叉神经。唇疱疹总是在同一位置复发,并且病毒复制后可能感染另外的人,通过直接接触、食具传播或是毛巾传播途径。


Cullen说,对付唇疱疹要使用复合疗法。我们任一治疗药物都无法清楚潜伏期的病毒。因此,我们只能激活病毒再杀死它。


Cullen和他的研究小组设计一种新的药物,这种药物可准确地与休眠区的microRNA结合。如果成功的话,病毒就被激活并开始复制。


一旦病毒被激活,病人就能使用阿昔洛韦,一种有效杀死复制中的1型疱疹病毒的药物。


理论上来说,在病人体内激活1型疱疹病毒再杀死这些病毒,就能完全治愈唇疱疹病,并且病人以后都不会在感染1型疱疹病毒。


他和他的研究小组与制药公司合作,在动物实验上开始验证使用何种方式可将药物有效地导入三叉神经。


原文标题:Discovery explains how cold sore virus hides during inactive phase
(生物通 张欢)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