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项优秀医学科研奖破解医学难题

【字体: 时间:2008年09月22日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推荐:

  

  

作者:钱滢瓅   

本报讯(记者  钱滢瓅)从病人身上找方向,破解医学难题。第六届上海医学科技奖昨天揭晓,54项优秀医学科研成果获奖。从“白血病细胞分化和凋亡相关的若干问题”到“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兔大段皮质骨缺损”,再到“强直性脊柱炎流行病学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及易感基因发现”,记者发现,许多获奖项目是从临床上发掘出来的科研课题。
   
帮肝硬化病人踩下“刹车”
   
    “我的课题源于我的病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吉耀教授昨天坦言,自己花12年时间研究“肝纤维化细胞分子机制与治疗策略”,目的就是解决临床难题,延长病人的生命。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初始阶段,如果在此阶段能够帮病人及时踩下“刹车”,就能避免向肝硬化进展。
   
    王吉耀领衔的课题组,通过对肝纤维化形成过程分子机制的研究,确立了抗肝纤维化的靶点。原来,在肝纤维化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一种肝星状细胞,这种细胞数量少、位置深,表面又缺乏特异性受体,药物不易到达。王吉耀针对肝星状细胞的这些“坏脾气”,在国际上率先制备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肝星状细胞主动靶向脂质体载药系统,可携带有效药物或细胞因子作用于肝星状细胞,阻止肝纤维化的进展。该课题此次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结直肠癌手术告别开腹
   
    结直肠癌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上海的发病率已跃居第二。过去,一直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但是由于切口大,病人术后恢复缓慢,容易产生并发症。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郑民华教授主持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技术规范与临床应用”项目,则引领了一场结直肠癌手术“革命”。
   
    课题组率先于1993年在国内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填补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当时,微创手术切除肿瘤在医学界尚有争议。课题组15年来在开展该手术966例后,提出此种疗法根治范围与淋巴清扫程度与传统手术无差异,还可达到与传统开腹手术一致的长期生存率,而且与传统手术比,其创伤小、恢复快,手术费用低。
   
创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上海市医学会会长刘俊介绍,本届上海医学科技奖申报项目数量多,内容覆盖广,普遍水平较高。此次获奖的54个项目,既有在重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新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或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也有一批原创性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项目;也有部分在重大科学技术项目研究进程中取得的重大进展或学术意义的阶段性成果。最多的是应用科研思路和先进科学技术,在解决疾病防治实际问题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科技成果。此次,区县医疗卫生单位也有一批应用和推广新技术在防治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的优秀科技成果获奖。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