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兰研究组发表认知最新成果

【字体: 时间:2009年11月03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心理学研究室主任的傅小兰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研究人在觉察、选择、获取、理解外界客观信息过程中的基本认知加工过程及其策略,研究信息的不同载体形式(文字、图形等)及其组织方式对人的知识获取(发现)过程和效果的影响等。

  

生物通报道: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心理学研究室主任的傅小兰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研究人在觉察、选择、获取、理解外界客观信息过程中的基本认知加工过程及其策略,研究信息的不同载体形式(文字、图形等)及其组织方式对人的知识获取(发现)过程和效果的影响等。

近期其研究小组在2009年《科学通报》第54卷18期上发表了题为《认知与情绪的交互作用》的评述文章,总结了支持理智和情感交互作用的行为和神经科学研究证据,尝试为我们揭开理智与情感关系之谜(http://www.scichina.com:8080/kxtb/CN/abstract/abstract414618.shtml)。研究人员结合自己课题组的多项研究成果,以及该领域发现的其他科学证据,详细阐述了认知与情绪之间的交互作用,并且明确指出,二者的交互作用主要表现在心理功能与神经机制两个层面上。

在心理功能层面,情绪对诸如记忆、注意、言语、决策等认知过程都具有明显的作用。例如,人的注意会被自动地导向具有显著情绪意义的刺激,而且负性情绪刺激比正性情绪刺激能更有效地吸引人的注意。不仅如此,认知过程也对情绪体验产生显著的影响。傅小兰课题组的研究发现,人们会更喜欢先前自己关注过的刺激,而不喜欢先前干扰自己注意的刺激,甚至这种喜好模式会迁移到那些只是与先前关注过的刺激或者干扰刺激相似的新刺激上。该课题组的研究还发现,表情会影响人们对面孔的识别,而识别面孔的过程也会影响人们对表情的加工。此外,由于情绪和认知过程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情绪的认知控制以更好地管理自身的情绪,减少负性情绪对我们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影响。

在神经机制层面,传统上认为的认知脑与情绪脑的分离已经被大量研究证据所否定。现在,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认知加工的重要脑区也参与情绪加工过程,而在情绪活动中扮演主要角色的脑区也参与认知加工过程。例如,杏仁核负责处理逃避危险的恐惧情绪,被认为是情绪加工的关键脑区,但近期的研究表明,杏仁核在注意加工、联想学习和记忆过程中也都具有重要作用。小脑一直被认为只负责运动控制,但是近来的研究发现,小脑受损的病人会表现出执行功能、语言和情绪调节的障碍,说明小脑在情绪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

认知与情绪的交互不仅为我们认识人类自身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带来了新的契机。目前全世界有多个实验室在进行情感计算的研究,其中也包括傅小兰课题组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合作开展的情感计算研究。这些研究试图将认知与情绪的交互作用的研究结果应用到计算机系统,赋予计算机识别、理解、表达和响应人的情感的能力,进而建立更和谐、自然的人机交互环境,使计算机具有更高的、更全面的智能。

原文摘要:

认知与情绪的交互作用


刘烨, 付秋芳, 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摘要:

长期以来认知与情绪被认为是相互分离的系统, 但是近期大量的认知科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 认知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相互依赖, 而不是彼此分离. 基于行为和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据, 研究者们意识到, 有必要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框架来描述认知与情绪的关系. 本文总结近期有关认知与情绪交互作用的行为、神经科学和发展心理学研究, 并探讨认知与情绪的交互作用对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 特别是其在情感计算领域的应用.
 

附:

傅小兰

从业经历

1984年 获理学学士学位,心理学,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1987年 获理学硕士学位,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1990年 获理学博士学位,认知心理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990-1993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991-1992 客座研究人员,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

1993-1997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994-1996 博士后访问研究学者,美国密西根大学认知科学与机器智能实验室

1994-1997 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信息加工青年实验室

1997-2001 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1997-今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998-今 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998-2002 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心理学研究室

1998-今 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学位委员会

1998-今 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1999-今 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1999-今 委员,北京市第七届、第八届青年联合会

1999.12-今 小组长,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青年科学家小组

2000.2-2002.2 专职研究员,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

2000.5-今 理事,中国人类工效学会认知工效学专业委员会

2000.9-2002.4 兼职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2000.11-2002.11 委员,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2001.2-2001.5 访问研究员,微软中国研究院

2001.11-今 理事,中国心理学会

2001.11-今 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2001.11-今 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

2002.5-2005.5 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10-今 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心理学研究室

2003.12-今 副主任委员,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

2004.4-今 理事,中国人类工效学会第四届理事会

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心理学研究室主任、心理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心理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美国心理学会外籍会员,北京市青联常委。


研究领域

数据挖掘中人的数据理解和知识发现。
研究人在觉察、选择、获取、理解外界客观信息过程中的基本认知加工过程及其策略,研究信息的不同载体形式(文字、图形等)及其组织方式对人的知识获取(发现)过程和效果的影响,探索如何将海量的、人难以理解的、使用数据语言表述的知识,变换为简洁的、人容易理解的、可以使用自然语言(或准自然语言)与图形形式表述的知识,帮助人有效地挖掘、获取和理解海量数据中的相关知识,从而发现新的知识。

现代信息社会中远程协同的分布式认知机制
研究现代信息社会中远程协同问题解决的内部表征与外部表征及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远程协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外部表征的内容、形式与结构及其作用机制,以加深我们对远程协作的分布式认知机制的理解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傅小兰|认知|情绪|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