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应震倒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

【字体: 时间:2009年12月31日 来源:姜咏江的博客

编辑推荐:

  一个国家科技论文的好坏,都要以国外的评价为准,这大概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事情。大凡由于周围人群的无知和无能,让骗子屡次得手,也不能全怪骗子,没有愚昧的人群,骗子何能够得逞?井冈山大学的70篇造假论文被国外揭露出来确实很痛,中国科研界人士的脸面丢尽,中国人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将会受国际国内长时间的质疑,看来会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用国外发表文章造假,进而蒙骗国内人士,最终获得荣誉和经济利益,这看起来的坏事,也许会成为教育我们,引起国内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好事情。

  
一个国家科技论文的好坏,都要以国外的评价为准,这大概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事情。大凡由于周围人群的无知和无能,让骗子屡次得手,也不能全怪骗子,没有愚昧的人群,骗子何能够得逞?井冈山大学的70篇造假论文被国外揭露出来确实很痛,中国科研界人士的脸面丢尽,中国人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将会受国际国内长时间的质疑,看来会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用国外发表文章造假,进而蒙骗国内人士,最终获得荣誉和经济利益,这看起来的坏事,也许会成为教育我们,引起国内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好事情。
 
请看下面对井冈山大学造假事件报导的部分内容:
 
“除了论文数据涉嫌造假,两名作者的身份也从讲师摇身变成了教授和博士,许多网友对这双重欺骗非常愤慨。记者采访了井冈山大学党委书记万继抗,在万继抗的介绍中,第三重造假又浮出水面。万继抗:刘涛是搞工学的,从专业发展上他不可能在这个领域里研究,但他偏偏在这个领域里发这么多文章(27篇)。他也是受到钟华的启发,钟华私下里把这里面的奥秘告诉他,然后他就也有意在上面发文章。”
 
井冈山大学校方并不是没有发现其中的“玄机”,刘涛的论文内容并非所学,然而却能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这难道不是明显的问题吗?给他们提薪提职,其中的原因一定包含给本校带来 “荣誉和名声”的效益吧?这件事不仅反映造假者的愚昧,更反映出我国教学科研评价体系的落后和不实际,反映出科研管理手段和方法的不科学性。
 
一个好的科研评价体系应该是“实事求是”的系统,特别是“科研领导”或“有权力的专家”在弄不懂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让作者来解释说明,或寻求其他的方式获得真谛。理论性质的论文容易从理论上分析审查,技术或实验成果类论文,一定要尽可能实际地“走一遍”,或者试验,或者到现场考察,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商品社会的经济大潮中,用金钱往往可以办“科学”的事情,这是难免的毒瘤,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一定要设法排除这种事情。井冈山大学要能够认真地对这些造假论文评价,也不会给造假者那些“相应的荣誉和利益”。
 
我们整个国家的科研评价体系如今已经完全交给国外了,国内的大学或科研机构几乎成了人家的“应声虫”。只要有人在国外Science或Nature杂志上发文,作者会立即在国内成名。由于一味追求外文,发表在英文杂志上的东西,很难让那些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专家鉴别和评论,因而一片混沌也是必然。难道老外们就完全公平?诚然,国外的专家学者一般都学风严谨,但绝对不会是百分之百,近些年世界上造假的现象屡屡出现就是证明。依靠国外刊物发论文来确定科研成果的做法,确实“省时省力”,但除了让外国人讥讽中国科学家,或者给一些施舍性的赞扬之外,不会给中国的科技发展带来多少好处。
 
这种评价体系的弊端随便可以找出几条:
 
第一、 如果真是我国科学家费力研究出来的“原创”,会拱手送给了人家;
 
第二、 在国外的科技引导下,会培养一大批追随他们的中国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多数只会按着人家的模式思考问题,因而“创新科研”基本上就会成为了一句空话;
 
第三、 我们失去了对其他国家科研成果品评的机会,也没有了自己对科研成果的评价能力,我们将会永远地落后下去。
 
一个正确的科研评价体系是在“自强自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重大的”科学研究项目和成果,一定要在国内一定的范围内认真公开评审,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论文,不能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而应该作为参考,实事求是地进行认真的鉴别,最终来确定真伪。井冈山大学出现的造假,如果在校内能够认真地评价分析,也不至于现在如此“现眼”。当然,井冈山大学内部有没有能够进行这方面评价的学者,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如果校领导认真,即使自己没有,还可以外请“高人”评价也是可行的事情。
 
总而言之,此类造假事件在我国多次发生,应该说是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有问题和科研成果和利益直接挂钩造成的,而评价体系的落后,又是造假“层出不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科研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如何确立正确的评价体系呢?那就是公开品评策略,将欲评“教授级”的作品都放在相应的职称评定网站上,让大家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如果这样我们都不能识别出“造假者”,那么我也只好“认栽了”。这种公开的评价方式绝对优于我们实行的“专家评价体系”。
 
近些年来,由于商业炒作的需要,各种宣传场合,所谓的专家都经常出现,其中冒牌专家和“过时的专家”大有人在。就是申请“国家科研项目基金”的问题上,也有这种专家评审的弊端。从“汉芯”造假到巨资科研项目的“无果而终”,都已经充分暴露出了我国“专家评价体系”的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改变的地步。
 
也许会有人说网络公开评价会“过于公开”,但这比起“让国外评定”的方法来,还是有更多好处的,起码国内学者能够参加评论,避免不懂装懂的所谓专家“胡评乱砍”,进而提高我们的科学评价水平。网络评价可以交流,可以批评和反批评,在全面地抒发见解之后,哪些项目需要国家出资支持自然就会一清二楚,而无须像现在这样实行“专家暗箱操作”,使国家科研基金的申请者多有“不服”。专家不能总是专家,随着领域和时间的变迁,以往的专家有些人有可能成为无知者,在网上晒晒他们的评语,看看他们的真实真实水平,也是避免他们“误事误国”的好事情。
 
当然,网络公开评价体系会给科研行政管理者带来很多的“麻烦”。其实,科研行政管理就是一个麻烦的事,不这样,中国的科学研究就难以摆脱受人耻笑,造假风行的落后的困境。
 
2009-12-29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2203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