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iPS细胞全能性研究进展

【字体: 时间:2009年07月28日 来源:文汇报

编辑推荐:

  几乎是同一时间,两个独立的中国研究团队分别通过国际权威杂志《自然》与《细胞·干细胞》,向全球科学界宣布:iPS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也能像胚胎干细胞那样孕育出活体生物,原本“多能”的iPS细胞由此成为生命的第二颗“全能种子”(详见本报7月24日头版报道)。

  

   几乎是同一时间,两个独立的中国研究团队分别通过国际权威杂志《自然》与《细胞·干细胞》,向全球科学界宣布:iPS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也能像胚胎干细胞那样孕育出活体生物,原本“多能”的iPS细胞由此成为生命的第二颗“全能种子”(详见本报7月24日头版报道)。这项近乎爆炸性的研究成果,在首次验明iPS细胞“正身”的同时,也让干细胞研究两大路径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作为两位旗鼓相当的“全能型选手”,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似乎可以“平起平坐”了。        

        那么,在这场“科学马拉松”竞赛中,究竟谁更有希望跑完全程,到达终点,实现人类修补器官的美好愿望?        

        昨天,著名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家、中科院上海细胞所原所长郭礼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iPS细胞从“多能”到“全能”的功能拓展,并不会使胚胎干细胞研究失去价值;就医学应用而言,iPS细胞目前距离临床更远。        

        国家973项目“iPS细胞的重编程机制”首席科学家、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研究员王纲告诉记者,有关iPS细胞全能性的验证,回答了干细胞领域一个关键的科学问题,标志着我国干细胞研究的一个新高度。不过,在通往临床治疗的漫长道路上,iPS细胞仍将遭遇胚胎干细胞所面临的大部分难题。

        

“老二”取代“老大”为时过早        

        受来源、伦理等问题的制约,胚胎干细胞研究一度有些进退两难。于是,iPS这种以“非胚胎途径”获取干细胞的研究路径迅速走红。不少科学家纷纷放弃从胚胎中获取“万能种子”的努力,转而投奔iPS细胞研究,其中包括克隆羊“多利”之父维尔穆特。        

        如今,iPS细胞的全能性终于得到验证,会否令这位家族“老二”红得发紫,成为干细胞研究的绝对主流?郭礼和认为,“老二”取代“老大”为时过早,因为两者之间尚不能划等号。已有研究表明,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的基因表达谱不完全相同,它们在表观遗传学上存在差异。也就是说,两颗“全能种子”在本质上并非同一种东西,这有可能预示着两者在功能和临床应用价值上的潜在差异。        

        虽说亲手验证了iPS细胞的全能特性,《自然》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上海交大医学院研究员曾凡一对于这位“后起之秀”同样保持着冷静和客观。“目前,只能说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拥有相似的全能性,但不能肯定两者的全能性完全相同。”她说,课题组将进一步比较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的分化效率,观察iPS小鼠是否发育正常,研究两个全能性的相似程度究竟有多大。        

        事实上,与胚胎干细胞长达十几年的研究历史相比,iPS细胞诞生至今不过短短三年,其身上的秘密鲜为人知。王纲告诉记者,让停止生长的成体细胞回到具有分化能力的初始状态,必须经过一条人为设定的“时间隧道”。眼下,隧道中仍布满“黑箱”,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正等待科学家的回答。因此,公众对其不应抱有过快的期望。

        

“全能种子”面临共同挑战        

        作为干细胞研究新近分出的一条“岔路”,在科学界确认iPS细胞的全能性之后,它与胚胎干细胞仿佛成了“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尤其是在通往临床应用的曲折道路上,两条“岔路”将逐渐靠近,最终殊途同归。        

        王纲表示,无论是iPS细胞,还是胚胎干细胞,只有分化成特定组织或器官后才能用于临床治疗,可如何诱导它们向正确的方向分化,怎样纠正分化过程中的错误基因等问题尚未解决。目前,两颗“全能种子”的分化效率都还不高,剩余的未分化基因均存在一定比例的致瘤风险。因此,弄清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具体机制和理论十分关键。        

        中科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金颖研究员认为,iPS与胚胎干细胞研究在许多方面有重合,其结果可以相互借鉴,两者皆不可偏废。比较而言,由于iPS细胞是研究者通过人工诱导的方法,改变了其发育方式,因此,被重新编程的iPS细胞,每一株的个性都不尽相同;而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则相对稳定,更适合作为前期研究对象。        

        此外,被认为是不太敏感的iPS研究,同样可能遇到伦理问题。曾凡一强调,由于任何一种成体细胞,比如皮肤细胞,都能被诱导为iPS细胞,因此它的来源比胚胎干细胞更容易,方法也更简单,这意味着有更多研究者和实验室会选择这条“捷径”,随之而来的则是知情同意等更易被忽视的伦理问题。她认为,科学家应怀着开放的态度,支持并开展各种类型的干细胞研究,最终无论哪种技术胜出,都将造福人类。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iPS细胞|全能性|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