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指导的博士论文能有多烂?

【字体: 时间:2009年09月01日 来源:邢志忠的博客

编辑推荐:

  邢志忠的博客

  

 

邢志忠的博客

上个月在新加坡注意到一篇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博士论文,作者是Brian Lawrence Patt,指导教授是200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Frank Wilczek,论文题目是Higgs Family Symmetry and Supersymmetry(希格斯代对称与超对称),完成于2006年。依照中科院高能所的标准,这篇79页的博士论文是不合格的,而且论文的作者也不能被授予博士学位。

论文不合格的原因如下。首先,选题不够创新,工作部分的分量很轻,基本上没有得到令人刮目相看的研究成果。要知道Wilczek出生于1951年,五十多岁正当壮年,以他的聪明才智,指导一篇博士论文应该属小菜一碟,不能怪别人的期望值高。其次,论文的写作很不规范,光是在“摘要”部分就有不下两处的低级语法错误,正文中更是错误百出、乱七八糟。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不仅学生的素质很低,而且导师根本就没有看过论文本身。第三,论文只有17个参考文献,与同类论文动辄上百篇参考文献相比,显示出作者缺乏把握文献和学科发展动态的能力。所以,这样的博士论文,出自MIT,出自一个诺奖得主的指导,不能不令人诧异。

作者倘若在中科院,拿学位也有点成问题。从SLAC-SPIRES(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高能物理数据库)可以得到如下搜索结果:Patt在2005和2006年间一共发出三篇预印本(preprints),其中只有一篇正式发表在Phys. Lett. B上(该文共有四位作者,除了Patt本人和Wilczek,还有外校的两个人)。好了,只有一篇SCI文章,搁在中国能毕业吗?不能。在两篇没有正式发表的预印本中,有一篇是由Patt和Wilczek合写的,引用率竟然有61次,说明该文受到了不少行家的关注,那么没有正式发表的原因也许是它存在一些问题,过不了审稿人那一关。以Wilczek的身份,自然不用在乎文章发表与否了。但是如果要客观地评价他的学生,就不能不看文章的质量和数量。

毫无疑问,Patt基本上混过了毕业。2006年之后在SLAC-SPIRES网上看不到其他记录,说明他已经改行了。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但是这句话显然不适合Wilczek和Patt。责任在谁身上呢?设想一下,2004年底Wilczek荣获诺贝尔奖,之后身价倍增,邀约不断,在随后的两年中东跑西颠,全世界四处演讲,差不多忘记了Patt还要毕业这档子事。Patt这厮可能也不争气,就没想想自力更生把学业做好,得到老板一封像模像样的推荐信,申请个博士后的话那还不是全世界的名校任你选? 也许这样的猜测过于俗气,那什么,人各有志,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一棵树上吊死,爱情不在友情在,缺了谁地球还不转呀,点点点(此处略去三个省略号)。我老人家不靠谱的老毛病又要犯,那什么,就此打住得了。

附件A:Patt的论文首页和“摘要”部分(出自http://dspace.mit.edu/bitstream/handle/1721.1/36397/81902956.pdf?sequence=1



附件B:SLAC-SPIRES搜索出来的Brian Patt的科研记录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2143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