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文章登权威期刊

【字体: 时间:2009年09月0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通报道,近期连发多篇文章的中科院动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伍一军博士再度发表文章,阐明有机磷迟发性神经毒性的动物敏感性差异与神经系统磷脂酶抑制模式有关,该成果文章发表在Toxicological Sciences上(Hou W-Y, Long D-X, Wu Y-J. Toxicological Sciences. 2009, 109:276-285)。

  

生物通报道,近期连发多篇文章的中科院动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伍一军博士再度发表文章,阐明有机磷迟发性神经毒性的动物敏感性差异与神经系统磷脂酶抑制模式有关,该成果文章发表在Toxicological  Sciences上(Hou  W-Y,  Long  D-X,  Wu  Y-J.  Toxicological  Sciences.  2009,  109:276-285)。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022830870537)的资助。

 

有机磷(OP)引起的迟发性神经毒性(OPIDN)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周围神经轴突的变性降解。具有溶血磷脂酶(LysoPLA)和磷脂酶BPLB)活性的神经病靶酯酶(NTE)被认为是OPIDN的主要靶标。OPIDN的发生具有动物种属敏感性差异:成年鸡在对神经毒性OP的易感性以及随后表现出来的毒性症状方面与人极为相似,故其一直被用作研究OPIDN的动物模型,而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动物小鼠,在接触神经毒性OP后通常不出现典型的OPIDN症状。然而,这种OPIDN敏感性的动物种属差异的原因迄今未能阐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伍一军研究组的科研人员近年来开展了OPIDN的敏感性动物种属差异的研究,他们分别以成年鸡和小鼠为实验动物,比较研究了这两种对OPIDN敏感性完全不同的动物在染毒OPIDN的经典药物¾三邻甲苯基磷酸酯(TOCP)后其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坐骨神经)不同时间点的NTELysoPLAPLB活性及其底物卵磷脂(PC)和溶血卵磷脂(LPC)稳态变化。结果发现,TOCP对鸡和小鼠神经组织中PCLPC的稳态并没有影响,说明以前关于“NTEOP抑制后其生理底物PC/LPC浓度变化可能是这两种动物接触OP后神经毒性不同的原因”的假设并不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TOCP对这两种动物神经组织中NTELysoPLAPLB活性的抑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小鼠神经组织中这三种丝氨酸水解酶受TOCP抑制及其后恢复的速率均较在母鸡中的高,提示OP在小鼠体内代谢速率及其代谢物的消除都比鸡的要快,而起动OPIDN的发生则需要OP抑制这些酶达到一定程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根据上述比较研究的结果,研究小组首次提出鸡和小鼠这两种动物对OPIDN易感性不同及其毒性症状的差异可能与OP对这两种动物神经组织中的NTELysoPLA  PLB的抑制模式不同有关。

 

附:

伍一军,博士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学科:动物学

 

伍一军,男,安徽桐城人。佐治亚医学院分子医学与遗传学系基因调控专业博士后,现任中国科学院动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分子毒理学实验室,专业方向为分子毒理学,主要研究领域为神经毒理学、环境毒理学以及药物引起的神经疾病。主要研究兴趣在于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神经毒性机制;神经病靶标酯酶引发迟发性神经毒性的分子机理;低剂量环境化学物质的致癌机理;溶血卵磷脂及泛蛋白调节在神经毒性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等。先后主持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生物特别支持项目、院创新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并承担中科院创新重大项目和国家863专题项目。在国际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40篇。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