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宣:誓干一辈子水稻研究的新科院士

【字体: 时间:2010年03月24日 来源:科学时报

编辑推荐:

  近日,记者来到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所,穿过一间间的实验室,最终在林鸿宣的办公室见到了他。林鸿宣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他不太喜欢抛头露面,十分低调。所以面对记者,林鸿宣一开始还有点不自在,但是随着访谈的深入,聊及童年和水稻时,他的话匣子也渐渐打开。

  

“我喜欢静下心来好好搞科研,按照自己的方向。搞科研千万不能跟风,要慢慢积累。”
 
[科学时报 黄辛 陆洋报道]2009年末,年仅49岁的海南文昌籍植物生物学家林鸿宣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近日,记者来到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所,穿过一间间的实验室,最终在林鸿宣的办公室见到了他。林鸿宣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他不太喜欢抛头露面,十分低调。所以面对记者,林鸿宣一开始还有点不自在,但是随着访谈的深入,聊及童年和水稻时,他的话匣子也渐渐打开。
 
那些在茅草屋里读书的日子
 
1960年,林鸿宣出生在海南的东昌农场,他的父母在农场里种橡胶,那时恰值三年自然灾害,物资极为贫乏。有人说,林鸿宣是从海南茅草屋走出的院士,的确,回忆起儿时,林鸿宣首先想到的就是茅草房和泥巴墙,他感慨道:“当时在生产队读小学,小小的教室就是用茅草屋搭的,后来上了初中,教室还是茅草屋。终于上了高中,教室变成了瓦房,可是住的宿舍依旧是茅草屋,不过很原生态啊。”
 
那是一段现在年轻人难以想象的日子。读初中开始就住校,那时为了省钱,林鸿宣每周从家里带点咸鱼干和椰子干,伴着食堂五分钱的冬瓜汤,再弄点饭,就这样凑合着吃一周。在“文革”时期学校基本停课,林鸿宣就白天劳动,晚上在煤油灯下看书。不过也是这样的求学经历,锻炼了他独立、能吃苦的性格。年轻的林鸿宣明白:一定要把书读好,只有读好书才可以改变人生。林鸿宣说道:“那时也没什么目标,但是就想为国家作点贡献。”就这样,渴望读书想读好书的想法在年轻的林鸿宣心里深深扎了根。1978年,林鸿宣第一次参加高考,可惜落榜,补习一年后,他终于在1979年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那时的观念是,只要考上大学就等于有了铁饭碗,但林鸿宣对此并不满足,他还是想读书,想考研。回忆那段青葱日子,林鸿宣微笑说道:“那时总有几个好朋友在一块儿读书,周末也没有时间休息,总是去图书馆抢位子,除了看课内书还要看课外的书。”天道酬勤,林鸿宣如愿考上了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当时他们班才两个人考上研究生。
 
毕业那年和水稻结缘
 
关于林鸿宣和水稻的结缘还得从他的毕业论文说起。
 
林鸿宣1983年本科毕业时,选择了“水稻性状的遗传”作为毕业论文选题,他的启蒙老师是曾世雄。从此,他与水稻结缘,也开启了水稻遗传机理研究的新篇章。
 
忆起在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读研究生的时光,林鸿宣不禁回想起他的两位恩师:水稻界有名的前辈闵绍楷先生和熊振民先生,也是因为他们,林鸿宣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86年,林鸿宣硕士毕业,留在水稻所工作。1991年,工作几年的林鸿宣依旧想继续深造,而那时闵绍楷和熊振民又成为了水稻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报考了在职博士,又一次成为两位恩师的学生。
 
1994年林鸿宣博士毕业,留在水稻所工作。1995年至1996年,他远赴日本农林水产研究中心做博士后,主要研究水稻耐盐遗传。回来后次年又再次赴日农业资源研究所,在水稻基因组项目做博士后。
 
直到3年多后,林鸿宣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看到了中科院招募“****”。他知道,回国的日子到了。2001年2月,林鸿宣入选中科院“****”,提前结束国外博士后研究;3月,他正式归国,开始担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水稻遗传与功能基因研究组组长;回国后他立马筹建实验室、招收研究生、购买仪器。林鸿宣感慨道:“中科院办事效率很高,想买什么都可以,在招研究生方面也很灵活,没多久实验室就建好了。”
 
对于回国后的研究方向,林鸿宣也考虑了很久,最后他放弃了在日本主要研究的水稻抽穗期性状分子遗传。而是重点放在水稻耐盐、抗旱和产量重要性状的遗传机理研究上。水稻是重要粮食作物,其抗逆、产量等性状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常规育种方法效率较低,采用遗传学等方法寻找控制这些性状的QTL(或基因)将有助于提高育种效率。林鸿宣说道:“这个研究方向对我国的意义更大。”到现在回国9年,林鸿宣一直没有换过研究方向,他笑着说:“这是我的优势,我做水稻遗传比较在行。”
 
然而,在回国的头4年里,林鸿宣的研究小组一直默默无闻,未发表出什么成果。那段日子,林鸿宣所在的上海植生所并没有给他们施加压力,而是一直相信他们,给予他们团队最大的帮助。林鸿宣一直十分感谢那段日子中科院给予他们的信任,使得他可以安心研究。
 
在林鸿宣看来研究水稻一定得下田和水稻亲密接触,只在实验室做是绝对不行的。所以在每年夏天最热的时候,上海农科院农场的农田里就会出现林鸿宣和学生们忙碌的身影,冬天便是去他的家乡海南岛下田。很多学生都没下过田,有些学生甚至中暑了,还依旧坚持。在说起学生时,林鸿宣脸上不自觉地流露出了微笑和感激之情。就这样,他带领研究组不断地下田、种材料,观察性状、采样,回到实验室后再不断地做实验,如此往复,年复一年。因为他和团队一直坚信只要打好科研基础,踏踏实实做一定会出成果。
 
时机成熟,成果如雨后春笋
 
终于在第5个年头即2005年,他们团队采用图位克隆方法成功分离克隆了控制水稻耐盐性状的数量基因(QTL)SKC1,深入阐明了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耐盐作用机理,相关论文2005年刊登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这是国际上首次成功克隆农作物抗逆QTL。鉴于该成果的重要性,同期杂志上还发表该编辑部邀请著名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家对该工作进行专门介绍和评论的文章,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
 
随后,林鸿宣小组的研究成果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发不可收。
 
2007年,他带领研究组利用大粒与小粒品种构建群体,成功分离克隆了控制水稻粒重的基因(GW2),为阐明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机理提供重要新线索,为作物高产育种提供重要新基因。相关论文2007年发表于《自然—遗传学》,同期杂志发表由著名相关学者撰写的专门介绍和评论的文章,指出“玉米和小麦中也发现GW2同源基因,GW2的发现是提高粮食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麦产量的重要一步”。GW2基因正在被育种家用于作物育种研究。
 
2008年,林鸿宣和他的团队从“海南普通野生稻”中成功克隆控制株型的关键新基因PROG1,其作为转录因子对株型发育起重要调控作用。该研究阐明了水稻株型驯化的遗传机理,同时为高产株型育种提供重要新基因。相关论文2008年刊登于《自然—遗传学》上。
 
2009年,他带领研究组克隆另外一个水稻耐盐基因OsHAL3,发现OsHAL3受到光的双重调控,光既能抑制它的表达、又使它的三聚体解聚而丧失功能。相关论文2009年发表于《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上。随后,他们进一步完善研究系统,克隆了另外一个水稻抗旱耐盐相关基因,新型转录因子DST,并揭示了一种调节作物抗旱耐盐的分子调控新机制。这项研究成果加深了人们对作物抗逆性状遗传调控机理的认识,同时也为作物抗逆分子育种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新基因。相关成果2009年发表于《基因与发育》(Genes & Development)上。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如此卓越的成就,林鸿宣和他的研究组着实让国内外的植物生物学界惊叹了,大家对林鸿宣这个名字也越来越熟知和敬佩。但是,林鸿宣仍然较少参与一些活动,和业务没关系的,他一般都婉言谢绝,但与科研相关的,就尽量会去。他说:“更多的人都是从我们的工作中,从我们的论文中认识我的。”想必这也是林鸿宣最喜欢的方式。他和记者说:“我的性格是喜欢静下心来好好搞科研,按照自己的方向。搞科研千万不能跟风,要慢慢积累。”这也是林鸿宣厚积薄发的原因吧。
 
问及他当了院士后的想法和心愿时,他想了后说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带着学生们下田观察水稻、研究水稻。争取能在水稻研究方面多做点工作,把调控耐盐、抗旱和增产性状的基因弄清楚,这样将来就可以用分子设计来培育品种了。也能扩大我们国家水稻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他说这一行他要干一辈子,有朝一日能看到水稻因自己的科研成果而增产,这辈子就感觉很满足、很幸福。
 
当记者问及林鸿宣平时的爱好时,他想了很久,说道:“现在是没有什么爱好了,以前在大学的时候为了增强体质好好学习,每天傍晚都会坚持跑步。有时也和同学打乒乓球,也很喜欢篮球。”现在,林鸿宣的生活线条很简单,白天在所里工作,到了晚上6点多回到离研究所很近的家中吃饭,7点多再次回到办公室,每天都这样。林鸿宣说:“晚上学生也在,我也就过来了,他们有问题也能问我。而且晚上这儿很安静,我也能多思考科研问题、看看文献、写写东西。我很喜欢实验室。这样的生活已经习惯了。”
 
《科学时报》 (2010-3-23 A2 要闻)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林鸿宣|水稻|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