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麻风日: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

【字体: 时间:2012年01月3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2012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的主题是“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进一步落实麻风病防治政策,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麻风病患者及畸残者这一特殊群体,支持麻风病防治工作,力争早日消除麻风病的危害。

  

生物通报道  2012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的主题是“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进一步落实麻风病防治政策,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麻风病患者及畸残者这一特殊群体,支持麻风病防治工作,力争早日消除麻风病的危害。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侵犯周围神经,导致周围神经的功能损害,往往表现为肢体畸形。畸形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畸形是由于麻风杆菌感染直接导致组织反应而 引起的,如手、足及角膜保护性感觉丧失,脱眉和睫毛脱落,爪形指、垂腕等。继发性畸形是由于身体麻木部位的损伤而引起的,如手足皲裂、伤口和足底溃疡,手足指趾缺失、角膜溃疡和足骨破坏等。

麻风病的流行历史悠久,分布广泛 ,给流行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麻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据2011年卫生部印发的《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共免费查治麻风病患者约50万例,麻风病年发现率从1958年的5.56/10万下降至2010年的0.10/10万。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全国麻风病整体疫情并无明显下降,部分地区疫情出现波动。由于没有疫苗,当前对于麻风病还无法实现有效预防,且治疗多属于二级和三级治疗,即对个体防止疾残出现和已经形成疾残后的功能性治疗。进一步宣传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消除对麻风病患者的歧视,加大救治力度,以实现最终消除麻风病危害目标任重而道远。

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张福仁博士在2012年第59个“世界麻风病防治日”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透露,他的团队近期又发现了第十个麻风易感基因,与此前已公布的9个易感基因,将进一步有助于确定麻风易感个体,为未来麻风病的一级预防积累基础。

自2006年起,张福仁率领的研究团队,联合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张学军教授团队和新加坡国立基因研究院刘建军教授团队,利用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和安徽医科大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实验平台和分析技术研究麻风易感基因。此前在2009年和2011年,这一团队先后公布7个(RIPK2、TNFSF15、C13 orf31、CCDC122、NOD2、LRRK2、HLA-DR/DQ)和2个麻风易感基因(IL23R和RAB32)。两项科研成果已先后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自然•遗传学》上。

传统观点认为麻风是传染病,与遗传无关。张福仁团队的研究更新了对麻风病的普遍认知:遗传因素和麻风菌侵犯是导致麻风病发生的两只“黑手”。 找到麻风易感基因,对通过对新发麻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确定易感个体,以及对感染麻风菌的易感个体采取口服抗麻风病药物,来实现对麻风的预防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世界麻风日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也叫做国际麻风节。1954年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广泛宣传麻风知识,消除人们对麻风的误解,改善麻风病人的生活待遇,促进消灭麻风病的伟大事业的发展,为人民造福,决定将每年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国际防治麻风病日”。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于1987年11月27日决定,自1988年起国际麻风节也作为中国麻风节。

(生物通:何嫱)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