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关注中国的学术欺诈行为

【字体: 时间:2015年11月2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中国主要的基础研究机构正在严打那些利用假同行评审来发表论文的科学家们,要求严重违规者返还研究经费。11月12日国家媒体首次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学会(CAST)发布了一项声明:其已调查了数十名涉及同行评审欺诈的科学家。调查结果凸显了中国许多肆无忌惮的论文代理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它们负责兜售代写或欺诈性的论文。

  

生物通报道  中国主要的基础研究机构正在严打那些利用假同行评审来发表论文的科学家们,要求严重违规者返还研究经费。11月12日国家媒体首次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学会(CAST)发布了一项声明:其已调查了数十名涉及同行评审欺诈的科学家。调查结果凸显了中国许多肆无忌惮的论文代理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它们负责兜售代写或欺诈性的论文。

英语编辑公司Edanz中国区负责人Benjamin Shaw说:“如果以往不明显,现在则很难否认中国的科研界有着严重的潜在伦理问题。”其他一些人则警告说,仅制裁名誉扫地的作者还不足以遏制住学术欺诈行为。但基金资助机构与CAST协调行动表明了,中国正在严肃对待这些出版事件。

自2012年以来,有大批的作者(其中许多是中国的研究人员)身陷同行评议丑闻,他们的研究论文均发布在国际期刊上(延伸阅读:发表论文“集团作案”,底线不可触碰!)。一些期刊发现作者或他们的论文代理商推荐自己的审稿人,提供由犯罪者控制的电子邮箱地址,然后他们自己评审自己的研究工作。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网站最先对此进行了报道,这促使一些主要出版商撤回了大批的论文。今年3月,BioMed Central (BMC)开始撤回了43篇论文,在8月18日,BioMed Central隶属的出版商Springer称,它将会撤回64篇论文。Elsevier和SAGE也一同撤回了一些论文。

分享文献活动,免费领取大礼包!

出版商说,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完全归咎于作者。在经历内部调查后,BMC的科研诚信高级编辑Elizabeth Moylan在出版商的博客上写道:“一些研究人员有可能是在试图通过名誉不佳的服务商来处理同行评议过程时无意牵涉其中。4个月后,BMC的一家开放获取期刊《Diagnostic Pathology》采取了非常之举来更新一份撤稿通知,指出中国上海的研究机构发现,这些研究人员“只打算为他们的原稿购买语言编辑服务,并没有参与影响同行评议过程。”

CAST的调查强调了论文代理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它们利用在中国“不发论文就完蛋”的思想来取利。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CAST联系了论文遭到BMC撤稿的31名中国作者。至少29名作者承认雇用了论文代理商,许多人支付了600-5500多美元的费用。

人民日报指出,CAST的调查确定有5家公司帮助撤稿论文作者安全通过了欺诈性的同行评审。(在2013年,同行评审丑闻曝光前,Science发布了一项有关中国论文代理商的调查报告,揭示了科学家们购买已接收论文的作者身份,或让人代写论文的方案。Science挑选出的一家论文代理商也成为了CAST调查的对象)。

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来防止欺诈行为。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宣布调查了获得它支持的22名撤稿论文作者,撤销了一些特别过分案例的研究资金。如果申请基金时依据的前期工作与被撤论文有关,“违规研究者的雇用机构必须返还所有资助基金,不管已花费了多少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杨卫(Yang Wei)说。对于获得基金批准之后的发生的欺诈行为,那么要看发表时间,什么时候出现问题就从什么时候停止执行基金。

由于许多撤稿文章为医学科学论文,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也对这些丑闻做出了响应。今年9月,它发布了新的法规要求研究机构全面调查科研不端行为,并禁止未对研究或论文撰写提供任何帮助的研究人员在论文上署名。

一些提供合法英语编辑服务的公司正在试图与那些不太有原则的同行划清界限。上个月,6家编辑公司组成了中国科学编辑联盟,并制订了行业标准,例如要求成员发布道德方针,禁止它们操控同行评审过程。

中国科学院的一位编辑林松清(Lin Songqing)说,这样的措施可能并不够。在更多的研究机构开始解聘犯有欺诈行为的科学家们之前,“论文交易还将长时间存在。”科学管理者和官员们自身都会感到压力,这赋予了他们动机“隐藏真相”。

杨卫说,打击学术不端是长期的斗争。“学术欺诈会像潮水一样来来去去。我们必须时时留意新的学术欺诈形式。”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China pursues fraudsters in science publishing

China’s main basic research agency is cracking down on scientists who used fake peer reviews to publish papers, demanding that serious offenders return research funding. The move accompanies an announcement by the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T) in Beijing, first reported by state media on 12 November, that it had investigated dozens of scientists involved in peer-review scams. The probe’s findings highlighted the role of China’s many unscrupulous paper
 brokers, which peddle ghostwritten or fraudulent papers.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