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控制艾滋病传染的必经之路

【字体: 时间:2017年03月23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研发、发放有效对抗HIV的疫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推进诊断和治疗,通过无数人不断的努力,如今,这个让人闻风丧胆并且在全世界横行的疾病的控制终于展露了一些曙光。

  

生物通报道:近日PNAS杂志报道,尽管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巨大的防治投入和长期的宣传教育,艾滋病已从几近“死刑”变成可控慢性病。但是现实的流行病防控问题仍然不容忽视。这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也是美国的。俄勒冈州立大学和耶鲁公共卫生学院联手报道的分析数据结果,指出了HIV/AIDS未来的防控方向。

科学家们为全世界127个国家量身定制了一个“HIV发展、传播和干预模型”。通过模型预测,HIV的感染情况十分汹涌。现有的已经被确诊的患者中有上百万没有接受治疗,并且这场传染性的战斗急需要预防性的疫苗作为辅助。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介绍,自1981年初AIDS的报道以来,短短35年,全球已有约7500万人感染了HIV,并且已经有3600万人因艾滋病而死亡。2014年调查,美国有120万人被感染。好的一方面是,其中有87%的被感染者已被医院确诊备案。坏的一方面是,这些被确诊的案例仅有52%接受了治疗。在联合国的“诊断、治疗、有效控制目标”中,美国目前排名第50(联合国在2014年制定的是95-95-95目标,代表着“95%的HIV/AIDS患者自身知情,95%知情患者获得治疗,95%治疗者体内病毒受到抑制”)。

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数学流行病学家Jan Medlock副教授说,无论是美国还是全世界,HIV和AIDS都无处不在,控制防线随时都可能崩溃。通过努力我们现在已经能够治疗艾滋病了,但是它的扩散速度仍然令人恐慌。其药物治疗(至少是初期治疗)费用相对低廉,但是情况并没有好转,甚至还在恶化。我们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唯有疫苗方能控制它的扩散。

Nature发布艾滋病研究新突破:抗体带来的持久保护

根据现状,未来20年可能会有大约4900万例新感染病例。如果,现在全球公共卫生设定的“诊断、治疗和病毒抑制目标”可以达成,那么将有2500万例感染可以被预防发生。

一些国家现在已经接近了联合国的目标,在博茨瓦纳(非洲中南部国家),15岁以上人口22%携带HIV,但是这里的诊断治疗目标已经达到了80-97-90。而南非虽然有着相似的感染率,但是治疗目标的完成度却不如博茨瓦纳。社会动荡的阿富汗和也门,以及印度尼西亚(苛刻而效率低下的药品管理法案)的艾滋病的筛查和诊断工作受到阻碍。马来西亚、美国和印度的诊断率很高,但实际的接受治疗率一直不高。

Medlock说,美国现行的HIV控制手段非常不足,我们诊断了,但是他们却根本没得到必须的治疗。这些目标和现实的巨大差距,使得寻找有效的HIV疫苗变得迫在眉睫。

其实,疫苗已经存在,但是大多数只停留在临床试验阶段,并且比预期的效果要弱。之前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一个受试者在接受疫苗后的第一年内有60%的预防效果,3.5年后预防效果下降到31%。去年11月,这种疫苗的改良版已经开始在南非进行三期临床试验,希望它们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根据研究人员报道,即使在缺乏完全的疗效的情况下,疫苗的作用也可能非常重要。研究数学显示,未来20年,现有的诊断、治疗条件维持原状,哪怕注射了仅有50%预防效果的疫苗也可以避免1700万例新增HIV感染

更好的“诊断-治疗-疫苗”的联合手段是阻止HIV在127个国家内大流行的最好的选择。并且要重点针对高危人群,如性工作者、共用针头的人、与男性发生性关系的男性以及囚犯,进行干预。

在经历了30多年HIV病毒的血雨腥风,如今神秘的HIV真凶画面逐渐清晰,诊断和治疗手段也经历了更新和优化换代,正如文中所说“控制防线随时可能崩溃”,乘胜追击更广泛地开展艾滋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迫在眉睫。

了解Roche HIV-1、HIV-2、HBV和HCV病毒NAT血液筛查方案

原文标题:Effectiveness of UNAIDS targets and HIV vaccination across 127 countries

(生物通:欧阳沐)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HIV|诊断|疫苗|AIDS|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