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发表Nature文章

【字体: 时间:2017年04月1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北京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mplified stimulated emission in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for super-resolution nanoscopy”的文章,取得了光学超分辨显微领域方面的重要突破。

  

生物通报道: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北京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mplified stimulated emission in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for super-resolution nanoscopy”的文章,取得了光学超分辨显微领域方面的重要突破。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文章的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和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刘宇嘉,以及麦考瑞大学的陆怡青博士,和北京大学工学院博士生杨旭三。通讯作者之一是北京大学工学院席鹏教授。这项研究在高掺杂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上利用光子雪崩效应带来的受激辐射增强机制,成功实现了低受激辐射淬灭光强的超分辨结果。同传统受激辐射淬灭超分辨光强相比,这一技术成功将淬灭光强有效降低了2-3个数量级,并利用30mw的连续激光,实现了28nm的超分辨结果。

光学显微镜以其能够进行活体显微广泛用于现代生物研究中,但受衍射限制,光学显微的分辨率被约束在200nm附近,无法直接观察细胞内的亚细胞结构。近20年内,光学超分辨显微技术的出现,有效打破了衍射极限的束缚。其中受激辐射淬灭(STED)显微术以其直接并快速提供超分辨结果的特性,备受生物研究者的青睐,并与其它两种超分辨技术共同获得201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然而,这一技术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需要高淬灭光强来限制激发范围,这一技术难以用于活细胞成像。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了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利用其掺杂浓度可控的特性,选择高掺杂纳米粒子,利用高掺杂激活离子距离缩短,交叉弛豫速率增快,可以有效发生光子雪崩,从而更容易诱导发生受激辐射,进而发生荧光淬灭。而低掺杂稀土上转换纳米颗粒,由于激活离子距离较远,无法有效实现光子雪崩,所以无法有效消光。结合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的荧光特性和中间能级受激辐射淬灭的机理,研究者在40nm和13nm的单颗粒样品上,均实现了28nm的超高光学分辨率。同时,由于上转换纳米粒子采用近红外光实现激发,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其在深层组织上实现三维超分辨。

医学中的蛋白质组学应用文集免费索取

原文标题:

Amplified stimulated emission in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for super-resolution nanoscopy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