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成功举办

【字体: 时间:2017年04月24日 来源:中国生物工程协会

编辑推荐:

  2017年4月21日,201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邀请了著名的国内外学者做主旨演讲,学会各专业分会和委员会踊跃参与。

  

   2017年4月21日,201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邀请了著名的国内外学者做主旨演讲,学会各专业分会和委员会踊跃参与。大会旨在彰显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学术水平,构建生物医学工程各学科交融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实化国际合作,促进以健康为本的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行业创新发展之路。

   中国科协、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出席大会,并分别发表了热情的讲话, 充分肯定大会的学术定位和导向,指出生物医学工程在服务创新医疗器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大会主席,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曹雪涛院士在开幕上致辞,曹理事长指出:生物医学工程在高新技术应用基础上必须以创新的思路去创建新的方法体系、研制新一代生物医学工程产品,才有可能在医疗科技未来之路上领先前行。将理论创新、应用创新与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相结合,提高全链条式的创新融合能力,既是通向未来的必由之路,也是本次大会的着力推进点。

   大会设立的主题为“医工融合发展,创新引领未来”。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门高度综合的、以健康需求为导向的、多学科融合发展的交叉学科,其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医学和工程技术的紧密结合,特别是与高新技术的结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响应国家促进科技创新政策,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整合各个领域资源,谋求医疗创新共同发展。参会人员不仅横跨“产、学、研、医”,更有科技管理、行业监管、技术审评等多方人才;展示形式集“会、展、赛、演”于一体,丰富生动。依托学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信息的汇聚,搭建研发实力的展示平台,与企业间的技术对接平台,以及优秀人才的发现平台。以生物医学工程作为重要领域的医疗科学技术,在这种广泛交叉和深度融合中才有可能不断创新和进步。

   此次大会将学会学术交流的层次与规模推向新的高度,是生物医学工程界的一次创新盛会。2014年拉斯克医学奖获得者,法国科学院院士Alim  Louis Benabid教授,美国工程院和医学院两院院士Nicholas A Peppas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和工程科技院两院院士杨广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教授、程京教授,葛均波教授,以及骆清铭教授和汪宁教授等为大会作精彩的主旨演讲,传递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为充分体现生物医学工程涉及领域广泛、学科交叉融合突出及对新技术应用最快的特点和优势,全面推进学术交流,大会设了九个高端论坛以及二十三个专业领域的学术研讨,涵盖了生物医学大数据、脑科学、医学影像、医用机器人、可穿戴技术、生物材料、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纳米医学等生物医学工程乃至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还组织了医学科技发展趋势、生物医学工程教育、医疗器械创新、生物医学工程医企研融合等方面的深入研讨。与会者在大会上分享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讨论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交流心得,共同应对医学和工程融合的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

   大会颁发了“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该奖项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设立,以学会首任理事长黄家驷学部委员的名字命名,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最高科技奖。旨在强调生物医学与工程的融合,倡导立足本土的原始创新,鼓励临床应用为驱动的研究。三项一等奖分别由程京院士、俞梦孙院士和樊瑜波教授领衔的团队获得。为激发年轻人对于事业的热情和追求,大会还将颁发“青年优秀论文奖”,鼓励热爱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新生力量成长和成才。

   科学研究追求知识和真理,其终极目的是服务社会和大众,生物医学工程更是如此。正如学会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池慧教授所期待的那样,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将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与产业化并举,在产学研用融合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中留下值得书写的篇章。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