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具锁定那些“危险”的非编码区域

【字体: 时间:2017年08月1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尽管人类外显子组中的变异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但非编码区域的变异往往也与疾病有关。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能够发现非编码基因组中那些更可能含有致病变异的部分。

  

生物通报道  尽管人类外显子组中的变异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但非编码区域的变异往往也与疾病有关。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能够发现非编码基因组中那些更可能含有致病变异的部分。

研究团队近日在《PLOS One》的论文中介绍了这个名为Orion的工具。它可以检测非编码基因组中不大能容忍变异的区域,出现在这些区域的变异更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研究人员发现,Orion预测出的区域与已知的非编码致病变异的位置一致。

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哥伦比亚大学的David Goldstein说:“在这一点上,我们乐观地认为,Orion将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可鉴定整个基因组中那些影响罕见和常见疾病风险的变异。”

研究人员用Orion工具扫描了人类基因组,找出那些变异水平低于预期的区域。通过衡量预期的变异水平和实际观察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Orion定量了不耐受变异的程度。

他们将这种方法应用在1662个经过全基因组测序的样本上。利用滑动窗口的方法,他们计算出所有常染色体上每个501 bp窗口的不耐受分数。通过检查各个区域的分数,研究人员发现外显子、超保守区和DNase超敏反应位点的Orion分数都较高,反映出它们不耐受变异。

研究人员随后将Orion方法用在1000个随机选择的基因和1000个随机选择的非编码序列上。正如他们预期的那样,外显子比非编码序列更不能容忍改变。

为了检验Orion是否能预测致病变异,研究人员从ClinVar数据库中选择了两组变异。一组包含了大约5000个变异,它们在非编码区域,是良性的,而另一组包含223个变异,它们同样位于非编码区域,不过是致病的。

研究人员发现,在排除良性ClinVar组的常见变异后,只有三个属于Orion区域,相比之下,11-14%的致病变异落在Orion区域。这表明,这种Orion方法能够捕获致病的突变。

Goldstein及其同事将这种方法用在两个队列人群上,一组患有自闭症,而另一组患有癫痫性脑病。对于癫痫患者的队列,他们发现Orion区域内的de novo突变增加,这表明de novo突变优先从Orion不耐受区域中选择。

根据这个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认为Orion分数将改善患者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解读。“我们预计,研究人员将立即使用Orion,来帮助他们为测序结果曾为阴性的患者找到致病突变,”Goldstein补充道。(生物通 薄荷)

原文检索

Gussow AB, Copeland BR, Dhindsa RS, Wang Q, Petrovski S, Majoros WH, et al. (2017) Orion: Detecting regions of the human non-coding genome that are intolerant to variation using population genetics. PLoS ONE 12(8): e0181604.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81604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