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独家发表Nature子刊文章:突破传统技术的局限

【字体: 时间:2017年09月13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中国药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Neutrophil-mediated anticancer drug delivery for suppression of postoperative malignant glioma recurrence”的文章,通过中性粒细胞介导的抗肿瘤药物输送系统抑制了恶性脑胶质瘤的术后复发,这项研究创造性地利用自体免疫细胞输送药物,突破了传统的受体-配体结合的靶向纳米药物的局限。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药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Neutrophil-mediated anticancer drug delivery for suppression of postoperative malignant glioma recurrence”的文章,通过中性粒细胞介导的抗肿瘤药物输送系统抑制了恶性脑胶质瘤的术后复发,这项研究创造性地利用自体免疫细胞输送药物,突破了传统的受体-配体结合的靶向纳米药物的局限。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中国药科大学张灿教授和莫然教授,第一作者为薛敬伟博士。


基于中性粒细胞递药系统用于抑制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示意图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也是最为致命的癌症之一。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及化疗。由于胶质母细胞瘤常呈侵袭性生长,手术不易去除脑实质中深层浸润的肿瘤细胞,所以这种癌症的复发率很高,患者生存率较低。

另外,由于很多药物无法穿透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及血-脑-肿瘤屏障(blood-brain-tumour barrier,BBTB)进入脑部肿瘤内部,利用药物进行脑部肿瘤治疗面临很大困难,这也是许多在其他器官效果不错的抗癌药物在脑瘤中却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

近些年,科学家们将目光转移到一些能穿过血脑屏障并渗入到脑实质中的细胞,并构建了自体细胞介导的药物传递系统,成功地将药物分子递送到脑部肿瘤中。然而进一步将其运用到患者身上,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包括载药效率、载体毒性、在脑部肿瘤处的富集量以及靶点处释放药物的效率等。

为了将药物高效富集至术后肿瘤残留区域,中国药科大学张灿团队以自体中性粒细胞作为载体,荷载抗肿瘤药物紫杉醇脂质体,保持细胞原有生理功能,利用中性粒细胞对术后炎症因子的趋向性以及不存在生理屏障问题包括可以变形穿越血脑屏障的特点,静脉回输治疗原位脑胶质瘤术后模型小鼠,实现了高效的基于炎症因子自主引导的药物递送,靶向效率分别高于游离药物和脂质体药物3个和1个数量级,并显著提高药物在残留肿瘤细胞的浓度, 治疗后小鼠的中位生存期延长至2个月,抑制了小鼠脑胶质瘤术后的复发和发展。

这项研究采用自体免疫细胞荷载纳米药物以特定疾病及其病理因子的自主引导靶向的创新思路突破了传统的受体-配体结合的靶向纳米药物的局限,为脑胶质瘤的术后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方法,为脑部疾病治疗和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建立了新的技术平台,并有望推广用于其他炎症相关性重大疾病的治疗。

原文标题:

Neutrophil-mediated anticancer drug delivery for suppression of postoperative malignant glioma recurrence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