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普健康
  • 新型疫苗保存法 无须冷藏效力持久

        CCTV.com消息 秋冬季是流感的多发期,目前预防流感的最佳办法就是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一般疫苗必须放进冰箱里冷藏,高于保存温度疫苗就会失效,这给长途运输带来了许多不便。为此,英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疫苗保存法,它能让疫苗无须冷藏依然效力持久。     据统计,每年各国花在冷藏疫苗上的费用就有大约两亿美元;而在运输过程中因为冰箱出故障损失掉的疫苗就占全球疫苗生产总数的一半。白白浪费人力物力不说,还让很多偏远地区的人们因为无法接种疫苗而失去生命。   剑桥生物稳定性公司研究员 布鲁斯·罗泽:每年全世界有将近200万名儿童死

    来源:CCTV

    时间:2004-10-22

  • 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新药丁苯酞“问世”

        新华社 我国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类化学新药——丁苯酞,标志着我国在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研究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条件与资格。   科技部20日在北京发布了上述消息。因供应脑的血流受到影响而引起受损部位脑细胞坏死的过程被称之为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型,我国是脑卒中发病率比较高的国家。记者从科技部了解到,丁苯酞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证书,获准正式上市,商品名为“恩必普”。对542例患者进行的为期3年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丁苯酞(“恩必普”)临床总有效率为70.3%,证明了此药治疗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4-10-22

  • 科学家破译面相之谜

        据外电报道,透过你的脸,能不能看出你有没有财运,只有相面先生心里清楚,但科学家发现,人的脸确实可以透露许多信息:你的微笑有什么含义?为什么有些女人喜欢那些长着浓浓的眉毛、坚挺有力的下巴的男人?英国科学家大卫·佩伦特和费奥纳·摩尔揭开了人脸之谜。     女人喜欢什么样的脸?     我们知道有一些人的脸面富有吸引力,可是这张脸为什么就这么有魅力呢?一个人的脸又怎么能告诉我们这个人内在的东西呢?我们当然知道“人不可貌相”,可是我们实际上往往老是以貌取人,而且经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04-10-20

  • 果子狸所含SARS病毒南北有异

        新华社 17日在广州召开的“终末期肺部疾病及胸部肿瘤诊治现状”研讨会透露,在对全国范围内收集的103例果子狸的血清标本研究表明,北方一些省份的果子狸血清里无法分离出SARS,而广东的果子狸SARS阳性率却高达70%,表明果子狸在广东是SARS的主要宿主。   据《信息时报》报道,钟南山表示,今年全国性的果子狸调查发现,某些省份的果子狸没有含有SARS,这也是北方某些省市没有封杀果子狸的原因。在广东,果子狸不但含有SARS病毒,且与患者的高度同源,虽不能说明果子狸是SARS传播的源头,但可以说明,在广东,果子狸是目前SARS的主要宿主,野生动物市场是SARS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4-10-19

  • 胃癌癌变预警标志物已经找到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孙宇博士,日前在美国临床癌症研究权威杂志《临床癌症研究》上发表的《p16异常甲基化预测人胃黏膜异型增生癌变潜能的研究》,引起学界广泛关注。该研究可预警胃癌癌前病变癌变的发生。   这篇由李吉友教授、邓大君教授、游伟程教授等指导完成的论文指出,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是重要的癌前病变,但大多数尚能逆转或长期保持不变,只有少数最终发生癌变,只是目前还缺乏识别异型增生癌变潜能的手段。孙宇博士的研究结果表明,p16异常甲基化与胃黏膜异型增生癌变密切相关,是特异性较强的预警生物标志物。p16是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产物,p16基因CpG岛的甲基化可导致p1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04-10-19

  • 美研制出辅助医疗注射的摄像机

        新华社  美国科学家近日研制出一种摄像机,它可以把患者静脉的绿色视频图像投射在皮肤上,这一投影与静脉的实际位置基本一致,这样可大大减少因医护人员静脉注射不熟练给患者带来的疼痛。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日前报道说,这台名为“静脉对比度增强仪”的装置用一架近红外线摄像机实时捕捉患者静脉视频图像,围绕摄像机镜头的一排近红外线发光二极管以740纳米的波长照亮皮肤。这种波长能被血液吸收,被血管周围组织分散。摄像机拍摄的图像被输入个人电脑中的成像软件,该软件将图像实时映射在一个明亮的绿色背景上,并增强静脉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对比度。个人电脑然后将图像输入到一架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4-10-19

  • 毒蜗牛猎鱼记

        新华社  蜗牛是迟钝缓慢的代名词,但科学家发现,一种水生的毒蜗牛——芋螺在捕食鱼类时动作极快,从发现猎物到“投射”出充满毒液的牙齿、嵌入猎物体内使其麻痹,一切都在“电光石火”之间完成,连高速照相机都难以看清。   芋螺是一种有着锥形壳的食肉软体动物,捕捉蠕虫、软体动物甚至鱼类,其毒牙是有效的武器。解剖学研究显示,它们可能用细长的管状嘴上的肌肉来移动牙齿。但还没有人研究过芋螺到底怎样将毒牙刺入猎物身体。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最近报道,美国科学家利用高速照相机,对一种嘴部透明的小芋螺进行观察,这种芋螺有着1.5毫米长的利齿。当嘴尖的胡须感知到鱼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4-10-19

  • 生物芯片专家项春生博士

        昨天上午,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湖州代表团团长、市委副书记朱坤民在深圳会见了参会作专题演讲的美国NIH生物芯片研究中心主任项春生博士。副市长倪玲妹一起参加了会见。     在会见中,市委副书记朱坤民向项春生博士简要介绍了湖州的基本情况和近几年我市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朱坤民说,湖州历来重视高科技项目和人才的引进,投资环境优 越,许多先进项目和先进人才在湖州扎根,欢迎项博士来湖州考察、创业。项春生博士也表示,作为一名浙江人,来家乡创业,为家乡经济发展出力是一直以来的梦想,有机会一定要来湖州走一

    来源:湖州在线新闻网

    时间:2004-10-18

  • “超人”推动干细胞研究

        克里斯托弗·里夫,曾因主演《超人》系列电影风靡全球,但九年前的一次事故使他瘫痪,并于10月10日因心脏病辞世。“超人”在瘫痪后,孜孜不倦地极力推动医学事业的进步,尤其是颇具争议的干细胞研究。   据路透社报道,里夫于本月8日成为总统竞选辩论的一部分,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在关键的争论问题———干细胞问题上都提到了里夫。   克里在批评布什限制干细胞研究时,称里夫是“我的一个朋友”,并告诉观众:“我希望他能再次走路。”本周一,克里称他的手机收到了里夫在周六入院前发的一条短信。在短信中,里夫对干细胞研究终于得到宣扬表示高兴。周日,里夫死于感染伤口的

    来源:中国日报

    时间:2004-10-18

  • 英国科学家发现新的生命体?

        英国科学家最近在英国布莱德福市发现一种奇怪的生命体。这种生物体基因代码多达120万个字符,比典型的病毒至少长10倍。它含有大量用于蛋白质转化的基因和用于DNA修复酶和其他蛋白质的基因,而这些特征过去都被认为是细胞生物体的标志。   科学家迪迪尔·罗尔特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讨论后认为,他们已经拥有足够的基因信息得出结论:地球上拥有第四类生命体。如果这一论断是正确的话,它将引发生物学的革命。其他三个生命域是:真细菌域(拥有核子的细胞)、真核生物域和古细菌域。

    来源:新快报

    时间:2004-10-18

  • 恐怖分子会策划生化袭击? 俄生化机构现状评析

        据俄罗斯真理报报道 有专家指出,反恐战争如果继续升温,恐怖分子逐步扩大其武器使用范围,将会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到来。到目前为止,恐怖分子所策划的袭击事件中还未使用任何生物化学武器,这一点是值得庆幸的,但是,就俄罗斯而言,许多国内实验室正大力开拓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是否恐怖分子会偷窃生化研究成果,进而制造新的恐怖袭击?   俄居民防范生化袭击意识淡薄,救护机构不健全   众所周知,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防空掩体,避免某一天突如其来的导弹袭击,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避难所。自从美军二战时期投掷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许多国家的医院也针对核灾难组建了相应的救护设施

    来源:新华报业网

    时间:2004-10-15

  • 透视诺贝尔化学奖:“死神之吻”的秘密

        “死神之吻”的秘密   赫什科和他的研究生切哈诺沃应该获奖,但关于罗斯而不是佛沙斯基获奖则存在很大的争议。   -透视2004诺贝尔化学奖   以色列人第一次获得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10月6日,诺贝尔奖评委会宣布,以色列工学院的两位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与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78岁的欧文·罗斯(Irwin Rose)共同分享2004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揭开了一个关于“死神之吻”的秘密———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当媒体问起获奖感受时,切哈诺沃说:“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2004-10-15

  • 基因治疗DMD引关注 家族病的新希望

        广州开展全球首例基因移植治疗致死性神经肌肉遗传病,患者术后79天情况良好   全球首例异基因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在广州探索性开展79天,12岁的病童情况良好,其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已经被替代为正常健康的基因。这标志着致死性神经肌肉遗传病有望通过基因治疗获得根治。   这次基因治疗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成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黄绍良、方建培教授和广州市血液中心肖露露教授联合完成,患者至今花费接近60万元,医院减免部分费用。   干细胞成功治疗DMD小鼠   对DMD这种致死性疾病开展基因治疗,灵感来自动物实验。   199

    来源:羊城晚报

    时间:2004-10-15

  • 英专家:人事实上是人和细菌的共生体

        俄罗斯消息报  人体组织中存在着各类微生物在科学界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英国伦敦皇家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提出了一种理加“过份”的说法--他们称,为了今后生物学和医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需接受一个新概念:我们不应该简单笼统地将人称之为人,而应该将其视为一个由人体细胞和非人体细胞混合而成的超级微生物聚合体。   英国科学家们称,这一说法其实并不难理解,人事实上就是人体细胞和一些微生物、细菌和各类病毒的聚合体。在这个庞大的的聚合体中人的基因事实并没有占据优势地位。人体中含有数万亿个细胞和超过100万亿个微生物,其种类超过500多种。   科学家们

    来源:TOM科技

    时间:2004-10-14

  • 精液能杀卵巢癌细胞

        最近韩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男性精液中含有的Cizar成分能够有效杀死卵巢癌细胞。这个有趣的发现似乎再次认证了大自然对人体的奇妙安排,并且为开发研制治疗卵巢癌药物提供了全新的方向。     韩国科学家们从除去了精子的精液中提取了含有锌等矿物质的3种有效成分,这3种成分的混合液被命名为“Cizar”。专家们分别将Cizar注入到含有上皮卵巢癌细胞以及普通卵巢上皮细胞的培养液中,48小时之后观察发现,卵巢癌细胞的死亡率达到81%,而正常细胞只有37%死亡。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04-10-13

  • 减肥的有效途径:多吃水果蔬菜

        新华社 究竟是什么在左右我们的体重?是食物中脂肪和卡路里的含量、食物多少、吃东西时喝什么样的饮料、还是我们减肥的意志有多么坚强?太多的减肥“理论”让人实在无所适从。最近美国科学家在坚实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减肥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多吃含水量大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于近日举行的世界肥胖症研究大会上,美国行为健康学教授芭芭拉·罗尔博士提出了她的见解。每一种食物中的卡路里含量极大地影响人们每顿饭和每天能量的摄取量,而人们每餐总是倾向于吃一定重量的食物,所以当食物中卡路里越“密集”,人们感觉吃饱的时候摄取的卡路里含量就越大。罗尔博士因此提出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4-10-13

  • 基因影响鱼油防治乳腺癌的效果

     生物通报道:很多人知道鱼油可能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风险。但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人们从鱼油中获益与否可能取决于妇女的遗传组成,即与GST基因的活性水平有关。这些发现公布在Carcinogenesis期刊的网络版上。 GSTs(谷胱甘肽-S-转移酶)能够消除生物体内的活性氧。研究人员认为它也能够清除ω-3脂肪酸的代谢产物。 新近的研究对新加坡的399名患乳腺癌的妇女和670名健康妇女的饮食情况和DNA样品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ω-3脂肪酸只能降低携带低活性GST基因的妇女的乳腺癌风险。这些妇女的机体清除有益的ω-3脂肪酸副产品的能力很低。 新发现支持了这样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4-10-12

  • 专家解读本届诺贝尔科学奖

        点评生理学或医学奖   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   美国科学家琳达·巴克   获奖原因:   诺贝尔医学奖评审委员会认为,两位科学家的研究揭示,有气味的物质会首先与气味受体结合,这些气味受体位于鼻上皮的气味受体细胞中。气味受体被气味分子激活后,气味受体细胞就会产生电信号,这些信号随后被传输到大脑的嗅球的微小区域中,并进而传至大脑其他区域,结合成特定模式。由此,人就能有意识地感受到比如茉莉花的香味,并在另一个时候想起这种气味。   点评人:杨雄里   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视觉神经机制的研究   目前,针对实质

    来源:北京科技报

    时间:2004-10-12

  • 中国问鼎诺贝尔,除了时间还需什么

        今年的诺贝尔奖揭晓之际,巴里·夏普莱斯应邀访问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给秋日的申城吹来了更强劲的“诺贝尔之风”。这位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带来的新名词——“点击化学”,令中国同行们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网上信息量的反差进一步印证了这种感觉。在google上查询“点击化学”,搜到的中文信息寥寥无几;而键入“click chemistry”,则可以找到数百篇相关论著。事实上,“点击化学”是美国在2000年就已开始探索的研究领域,而在我国,即使是在顶尖的科研机构中,它也还是神秘的“陌生客”。&nb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04-10-12

  • 纳米机器人将造就新人类

        “纳米机器人”将问世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恩曼教授早在1955年就提出一种设想,即人类能够用宏观的机器制造比其体积更小的机器,而这个较小的机器可以制作更小的机器,这样一步步进行可以达到分子状态,最后可以直接按意愿排列原子并制造产品。     爱因斯坦曾预言:“未来科学的发展无非是继续向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进军。”洞察微观世界的秘密,需要借助仪器来开拓视野、延伸双手。纳米科技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04-10-12


页次:632/709  共14162篇文章  
分页:[<<][631][632][633][634][635][636][637][638][639][64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