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医学与药物
  • 生物仿制药:等待市场通行证

    近期在伦敦举行的《金融时报》全球生物技术会议上,生物技术仿制药成为了其中一个最热门的话题。如今,许多生物技术药物为制药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例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干扰素或生长因子等等。根据IMS统计,从去年6月到今年同期,强生公司治疗贫血的EPO产品Procrit/Eprex(最初由安进开发)的销售额达到了41亿美元,由此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生物技术药物。         扫清法规方面的障碍         生物技术在制药领域内的成

    来源:医药经济报

    时间:2004-12-17

  • H2受体拮抗剂霸主地位已动摇?

    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多发病,同时也是一种极易复发的慢性病,目前尚未有彻底根治的有效方法,这已成为药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统计分析表明:全球消化系统的发病率占人类的10%~12%,我国城镇消化系统的发病率为11.43%,与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基本相似。         伴随着胃肠治疗药物的快速增长,许多抗溃疡新药如雨后春笋相继问世,消化系统用药在我国已成为仅次于抗感染类、心血管类的第三大治疗药物,有资料显示:2001年世界13大药物市场营养代谢药品销售额已达373亿美元,占市场总额的15.29%,同比增长率为7%,其中

    来源:金药网

    时间:2004-12-17

  • 制药企业大浪淘沙局面还需5-10年时间

    最近国内有关新药上市新闻不断,据从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获悉,截至今年9月份,仿制药批准上市数量已经是去年同期的2倍。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仿制药中只有很少是仿制国外已过专利期的药品,大部分属于对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仿制,这基本上是在简单重复。专家表示,制药企业要达到大浪淘沙的局面,没有5到10年是做不到的。 据介绍,目前我国的仿制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内企业仿制国外已过专利保护期的药品,另一种则是国内企业之间的互相仿制。我国西药类产品有90%以上都是仿制国外的,这是由来已久的。然而,今年不可思议高增长主要还是后者。仿制药上市快速增长的信息其实早在半年以前就有预兆,仅1~5月份获准上市的仿制药数量就达4

    来源: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

    时间:2004-12-17

  • 欧洲原料药产业仍处于产能过剩低迷状态

    最近,欧洲Frost&Sullivan的一篇报道称:生产工艺的同质化和低成本竞争者的闯入,让欧洲原料药产业至今仍然徘徊在产能过剩的低迷状态中。产能过剩,这么一个我国业内非常熟悉的词,似乎每次出现总是与青霉素等大宗原料药扯上关系。而如今,长于制造高级原料药的欧洲人也开始对这个词哭丧着脸了。   同是产能过剩,但在我国和在欧洲却是有着极不同的含义。我国生产的主要是高级医药中间体和大宗原料药,在拥有较好技术水平的今天,我国产品的成本优势让其他国外供应商不得不拱手撤出,因此,其市场的需求具有较好的预见性,一定程度上,我国大宗原料药的产能过剩更接近于市场的绝对过剩。而欧洲原料药生产者的产能过剩,则更多地

    来源:中国医药网

    时间:2004-12-17

  • 中国医药:“仿制”体制下的专利困境

    作为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三年,有人把今年称作“入世后过渡期”的开始。在经历了前两年的磨合期后,中国与国际接轨中的深层次问题渐趋显现,而其中,知识产权渐渐成为不可避免的焦点问题。 就在今年,跨国制药巨头辉瑞和10多家国内药企的伟哥之争,在业内人士看来,是困扰中国制药业多年的知识产权瓶颈开始显露的标志性事件,事实上就是一场知识产权大战。据了解,为发明万艾可,辉瑞公司走过了10年的研究过程,从1998年3月在美国上市,已在全球112个国家销售,处方量达3000万美元。而早在1994年,辉瑞公司便在中国申请了知识产权保护,其期限为20年。如果这场专利之争以辉瑞胜利,意味着在2014年之前,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时间:2004-12-16

  • 先灵葆雅重组干扰素粉针剂在日获批上市

    先灵葆雅公司(Schering-Plough )12月10日宣布,其重组干扰素产品——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peginterferon alfa-2b,Peg-intron)粉针剂已在日本上市,与利巴韦林(ribavirin,Rebetol)胶囊联合用于慢性丙型肝炎治疗。 本品在日本获准用于1型(基因型为1a或1b)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且高病毒载量的患者。1型HCV被认为是最难治的也是在日本最常见的HCV,约占所有日本HCV感染人数的60%。 本品给药方式为,一周1次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治疗48周。值得注意的是,本品是日本批准的唯一一个无需在每次注射前对患者进

    来源: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

    时间:2004-12-16

  • 外资药企研发中心移向中国

    对制药企业来说,研发是企业的核心,一般外资药企都不把研发中心设立在国外。而入世后第三个年头的2004年,这些跨国制药企业开始纷纷把研发中心移向中国。 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的跨国制药企业罗氏,不久前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设立了研发中心。目前,罗氏的中国研发中心是其在瑞士、德国、美国、日本之外的第5大全球性研发中心,也是其设在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个全球性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有50名科学家,主要致力于药物化学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化合物库的建立。中心还将与中国的高校和研发机构开展合作,在传统中药、基因技术等领域寻求突破。另一家总部设立英国布伦特福的葛兰素史克公司(简称GSK)也开始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时间:2004-12-16

  • 2004年度全球最受推崇的三大制药公司

    在美国医学新闻(Med Ad News)第四次年度调查中,基因泰克取代安进荣登生物制药行业的冠军宝座,与辉瑞、眼力健同列2004年全球最受推崇(Most Admired Companies)的三大制药公司。     辉瑞轻而易举就维系了其最受推崇的传统制药公司(Traditional Pharmaceutical Company)称号。在美国医学新闻连续四年的投票调查中,这家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每次都轻松入选。排名老二的强生公司也是连续两年入选,得票紧随辉瑞之后,占总票数的48%。诺华公司在传统制药公司中继续排名第三。 在当了连续三年的

    来源:中国药网

    时间:2004-12-15

  • 风险投资的另类之舞

    风险投资悄然而变 顾名思义,风险投资是投入到迅速发展的新兴企业中的一种资本,高风险、高收益是其主要特征。 出现至今,风险投资不仅推动了高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更以其极具魅力的增值模式成就了无数的个人财富。高新技术产业一度仿佛成为产金蛋的母鸡,丢点饲料进去便可等待千百倍的回报。 然而,历经了繁荣、衰退、复兴、回落的行业波动,更承受过颗粒无收的失望与痛苦,风险资本的狂热已逐步让位于理智。风险投资已不拘泥于最初的定义,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人将目光转向了有稳定现金流的传统行业。 投资传统行业得失并存 传统行业在长期的发展中趋于成熟,风险相对较小而

    来源:知识产品采购中心

    时间:2004-12-15

  • 医药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

    随着居民保健意识的增强和社会需求的增加,医药行业景气指数呈一路上升态势,医药行业保持较快发展。2003年受SARS影响,行业异常快速增长,达到近几年来最高点。但SARS过后,行业景气逐月回落。2004年6月开始医药行业景气指数止跌回升,到9月已经连续4个月上升,9月医药行业景气指数为110.65。 在行业景气上升的同时,2004年我国医药行业及上市公司均表现为盈利能力的下降。2004年整个医药行业的销售额增长保持2000年以来的增速,为17%,稍低于2003年19%的水平。但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在下降,具体表现在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的下降和销售利润率的下滑。整个行业有1/4的企业亏损。而且,应收账款

    来源:中国医药网

    时间:2004-12-14

  • 上药欲借重组鲁抗打造世界抗生素生产基地

    2004年国庆节后,华源集团旗下上海医药集团(下称上药)的审计、财务、法律等部门一行30余人,对鲁抗集团包括其子公司进行了全面清产核资。到11月,从山东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传出了两大集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的消息。消息称,上药预计用不超过10亿元的资金收购鲁抗60%的股份,鲁抗集团将改制为上药鲁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药鲁抗)。除上药外,新公司的股东还包括新华鲁抗(30%)和“鲁健中心”(10%)。预计明年一季度前,该重组将全面完成。抗生素“四大家族”(指华北制药、哈药集团、石家庄制药和鲁抗集团)之一鲁抗集团拥有19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2003年总资产为37亿元,其中最大的是上市子公司鲁抗医

    来源:中国医药网

    时间:2004-12-14

  • 中药产业“起飞”进入倒计时

    上海中药产业快速发展,进入“起飞”倒计时。目前,全市有5个中药产品正申请新药证书,32个中药产品进入临床研究,38个中药产品已申请临床研究批文,中药研发形成如此庞大“成果团队”,史无前例。 量增,质更高。一、二类药物比例较以往大幅提高,治疗老年痴呆的希普林提取自中药“千层塔”,年底前将完成在欧洲的二期临床实验,有望成为我国首个打入国际主流市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它们背后,还蕴藏着数百亿元的巨大市场。2003年上海中药工业总产值20.1亿元,同比增长15.5%,今年前三季度总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17.8%。专家预测,有丰厚的研发成果储备支撑,上海中药产业的增长曲线将更陡。如今,不仅雷允上

    来源:解放日报

    时间:2004-12-13

  • 我国加快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

    为打造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开发平台,国家有关部门将采取措施加速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建设。 记者11日在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上获悉,由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科院、上海市共同建设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历经8年建设,已成为中国新药研究与开发、尤其是现代中药开发的新兴产业平台。目前,这里集中了大批中外药物研究机构、药物筛选中心。医药生产企业已有200多家,其中包括罗氏、礼莱等知名外资企业。2003年,这里的医药企业实现产值32.4亿元,同比增长39%,今年1月至10月实现产值30.28亿元;研究机构和企业共申请专利540多项,其中国际专利25项,目前进入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4-12-13

  • 药企如何选择重点产品?

    在对中国众多药品保健品企业进行研究后,发现,凡是成功的药品保健品企业,大多都拥有一种或几种重点品种。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企业的重点产品都能占到企业总销量的50%左右,而利润更能占据60-70%,甚至更高。 尽管不少企业还有几十个品种,但我们却往往发现,这些非主流品种,对于企业的销量、利润都贡献不大,甚至更极端的情况是,这些非重点品种,能够大幅度提升生产成本,甚至会造成亏损。重点品种不但贡献着主要的销量和利润,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企业,其企业品牌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重点品种来提升。 重点品种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然而我们应该怎样制造出重点品种呢?如果选择失误,很容易造成企业元气大伤。因为推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时间:2004-12-13

  • 美生物医药巨头收购民企进入中国生物科技领域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周年之际,全球生物医药巨头——美国英杰公司以800万美元现金收购民营企业上海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从而拉开外资进入中国生物科技领域的大幕。 上海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集中在为基因研究提供引物和生产测序试剂,并为中国研究领域提供定制的研发服务,同时提供分子生物学试剂及其它生物科学的科技应用产品。其上海中心的引物合成和DNA测序业务在中国处领先地位,同时在全国拥有18个销售办事处,这是英杰公司下定决心要收购上海博亚的重要原因。 英杰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卢塞尔说:"中国生物科技和医药研究方面的飞速发展,以及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巨大转变——向外国公司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4-12-13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4年修订)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一、农、林、牧、渔业   1.中低产农田改造   2.蔬菜(含食用菌、西甜瓜)、水果、茶叶无公害栽培技术及产品系列化开发、生产   3.糖料、果树、花卉、牧草等农作物优质高产新技术、新品种(转基因品种除外)开发、生产   4.花卉生产与苗圃基地的建设、经营   5.农作物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有机肥料资源的开发生产   6.中药材种植、养殖(限于合资、合作)   7.林木(竹)营造及良种培育   8.天然橡胶、剑麻、咖啡种植   9.优良种畜种禽、水产苗种繁育(不含我国特有的珍贵优良品种)   10.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深水网箱养殖   11.防治荒漠化及水土流失的植树种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时间:2004-12-13

  • 欧莱雅将开展针对中国人皮肤和毛发的研究

    从2005年度“中华医学会-欧莱雅中国人健康皮肤研究项目”科研基金颁发仪式上获悉:作为全球最大化妆品公司欧莱雅将在浦东张江建立中国第一个实验室,这个设备先进的实验室首期将投入超过600万欧元,用于开展中国人皮肤和毛发的研究。 据介绍,“中华医学会-欧莱雅中国人健康皮肤研究项目”是我国第一个为研究中国人健康皮肤和毛发而设立的基础项目科研基金。它由中华医学会和欧莱雅集团的研发机构——欧莱雅研究院共同创立。根据该项目要求,项目申请人可在皮肤生物学、生理学中有关毛发生长、脱落,皮肤免疫、皮肤神经、皮肤衰老等范围内选择、申报和推荐研究项目。据悉,自该项目开展以来,已受到国内皮肤科学领域广大医务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4-12-10

  • “中草药现代化研究及工程中心”在西安成立

    一个旨在研究开发能够正式进入国际医药市场的中药产品,进而把中药现代化推向世界的“中草药现代化研究及工程中心”,日前在西安交通大学成立。 这个中心由西安交大、天津天士力集团、北京金虹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将整合西安交大和陕西省在医药化学和生命科学等方面的人才和技术力量,联合国内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致力于利用现代先进生物技术生产濒危及稀缺中药材,并对传统名优中成药进行改造提升,开展基因及有效成分组学在中药研究及基因芯片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该中心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我国药代动力学学科带头人刘昌孝院士说:“中草药现代化研究及工程中心将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立足国际国内中药最前沿

    来源:中国医药网

    时间:2004-12-10

  • 抢占制高点 生物医药的下轮博弈

    比尔.盖茨预言:超过他的下一个世界首富必定出自基因领域。在中国,生物医药业这个被公认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也正以新兴贵族的姿态异军突起。 近年来,国内各地纷纷结合各自条件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以珠海为例,2004年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加快生物医药产学研基地和生物医药技术平台建设的举措。日前,来自珠海生物医药产学研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消息,珠海市政府已决定在珠海清华科技园设立珠海市生物医药产学研技术创新基地,完善高科技孵化器功能。而规划珠海市大医药经济发展战略、扶持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措施也即将出台。 珠海市近年来高度重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先后扶植丽珠、联邦、威尔等龙头企业,带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时间:2004-12-09

  • 今后20年是中国医药产业发展不可多得的机遇期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桑国卫在此间举行的“首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上指出,今后二十年是中国医药产业发展不可多得的机遇期,目前急待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加强以企业为核心的新药开发体系和战略联盟。 桑国卫说,由于分子生物学、组合化学和医学、尤其是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医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医药产业的年平均速度达到百分之十点六,远高于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他认为中国应重视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于中药研发的政策支持和质量控制,全力避免低水平重复,加强对于新型剂型的研发。 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认为,中国的生物医药必须清醒地面对一些严峻的挑战。其中包括:基因及后基因

    来源:中新社

    时间:2004-12-09


页次:382/456  共9120篇文章  
分页:[<<][381][382][383][384][385][386][387][388][389][39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