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国内干细胞研究专家“换细胞”思路巧妙

    欧洲三国科学家共同完成的全球首例人造气管移植手术,让身处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寒潮”中的人们感觉到了一股暖意。据报道,患者卡斯蒂罗的医疗小组将一位病人去世后捐赠的一小段气管中原有的细胞完全清除,只剩下气管的组织架构;同时从卡斯蒂罗腿部的骨髓里提取出干细胞,在试管里培育成大批干细胞组织,植入经过处理的捐赠气管,然后用于移植取得成功。有国际医学权威认为,它预示着科学家将来可以利用患者自身的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任何一种完整的“人造器官”,然后移植给患者挽救生命。             &n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08-11-25

  • 突变性葡萄糖激酶基因可有效治疗II型糖尿病

    用基因方法治愈糖尿病有望在未来成为现实,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杭州一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1月21日联合宣布:经过突变改造的葡萄糖激酶基因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获得重要进展。 葡萄糖激酶是细胞血糖感受和调节系统中的重要元素,研究人员经过10多年对葡萄糖激酶基因的深入系统研究,发现可以增加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利用机体自身机制来调节血糖,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但是葡萄糖激酶蛋白存在活性不高等诸多问题,实验动物会出现极端低血糖现象,超出生理承受能力,安全性不尽如人意。研究人员对野生葡萄糖激酶基因进行了突变改造,动物实验证实,突变性葡萄糖激酶基因用于II型糖尿病的治疗表现出有效性和安全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8-11-25

  • 973首席科学家最新文章解析新假说

    生物通报道:来自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消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包括泛素蛋白降解和液泡分拣途径等快速和有效的蛋白水解途径,在植物自交不亲和性信号应答途径中的作用作了详尽的综述并提出了新的模式假说。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Annual Reviews of Plant Biology》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所长薛勇彪博士,其早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学系,后在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远赴英国顶级专业研究机构John Innes研究院和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学习,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又在牛津大学进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1-24

  • 百人博士系列文章揭示节肢动物免疫分子研究进展

    来自动物研究所的消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朱顺义研究组系统研究了节肢动物抗微生物肽的结构,功能和进化。一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重要刊物《昆虫分子生物学》(Insect Molecular Biology),《分子免疫学》(Molecular Immunology)和《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杂志》(The FASEB Journal)上。 Drosomycin是第一个发现的果蝇诱导型抗真菌肽,能够特异地作用于导致植物病变的丝状真菌。该肽首次从2,000只一龄成年雄虫血淋巴中分离得到。通过DNA重组技术,动物天然免疫组研究人员成功获得了具有高度生物学活性的Drosomycin。他们发现,除了先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1-24

  • 食品快速检测 15分钟测出蔬菜残留农药

        等到世博会举办时,市民将不用再担心蔬菜上的农药残留。记者昨天获悉,由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金利通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近日完成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析仪的研制。作为世博科技专项课题,分析仪可以用于饮用水与蔬菜类等细菌含量和农药残留含量的检测,有望在世博会期间投入使用。        据介绍,在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以后,蔬菜等食品的农药残留备受关注。目前普遍使用的便携式农药残留检测仪,单价要1.5万元左右,检测结果还很容易受到电压变化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常常导致同一品种检测不同次数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而且这些仪器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08-11-24

  • 复旦大学发现肝癌新型生物标记 文章登Cancer Res

    生物通报道,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科学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肝外科教授樊嘉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肝癌患者表现为自噬性缺陷的表型往往与预后不良有紧密的联系。相关的成果论文发表在11月15新一期的Cancer Research上。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一种恶性的侵袭性的癌症,往往表现为预后不良。自体吞噬作用和自体吞噬基因在HCC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某些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机制一直没被研究透彻。 本文中,樊嘉课题组通过实验发现,与正常的肝细胞相比肝癌细胞系自体吞噬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降,并且肝癌细胞的自体吞噬活性也降低,尤其是抗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1-21

  • 百人博士发现细胞凋亡重要机制 文章登MBC

    据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消息,该所杨崇林课题组以秀丽线虫为模式研究细胞凋亡(亦称细胞程序性死亡)取得新进展,研究性论文于10月在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上发表。 杨崇林实验室主要以秀丽线虫(Ceanorhabditis elegans)为模式,运用正向和反向遗传、生化以及细胞生物学等综合手段,探索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调控规律。同时寻找能特异性地结合人体细胞凋亡因子的小分子化合物,包括小分子RNA 适配物(aptamer)和天然化合物等,从化学遗传学的角度研究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 在本研究中杨崇林课题组通过遗传分析、基因表达、蛋白定位等实验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1-20

  • JAMA:中国科学家首次确认HGA人传人方式

    据美国医学协会报道,11月19日JAMA报道了来自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一篇文章,首次证实HGA(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在中国跨越了种间障碍,有蜱媒传播形式变为人传人形式。 HGA(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曾被命名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后来的系统发育学研究发现,应该将其单独列为无形体科、无形体属中的一新种,名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临床症状可轻可重。 疾病控制中心的张丽娟研究员与研究小组对2006年安徽省发生的一粒HGA病例进行追踪发现,9人感染了HGA,这些患者并没有机会与蜱接触,但曾与HG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1-20

  • 973计划人口与健康领域专家赴天津实地调研

         为做好973计划人口与健康领域“十二五”战略研究工作,近日,973计划人口与健康领域“十二五”战略研究组专家赴天津开展实地调研。研究组专家与北京和天津两地的有关专家共聚一堂,围绕转化型研究的重要方向、肿瘤免疫学的发展战略、干细胞的发展战略等主题开展学术讨论会。讨论会结束后,专家们围绕人口与健康领域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发展方向、项目实施管理、项目研究资源集成、项目评估体系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专家们还实地考察天津医科大学和天津肿瘤医院的资源库等实验设施。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和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的有关工作人员参加了调研。 &n

    来源:科技部

    时间:2008-11-20

  • 我国首次在人体成功植入能无线遥测双心室起搏除颤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日前为三例严重慢性心力衰竭者安置了先进的植入型双心室起搏除颤器,目前三名患者病情稳定。这是中国首次在人体成功植入具有无线遥测功能、治疗严重心力衰竭的仪器。 记者是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1月1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这一消息的。 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曾智介绍,慢性心衰严重影响病人生活、威胁病人生命。这次接受先进仪器植入的三例病人心脏显著扩大、心脏收缩功能很差、症状严重、频繁住院,并伴有心脏收缩不协调。 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心衰患者1年死亡率为男性28%、女性24%,5年累计死亡率为男性59%、女性45%。近10年来,非药物治疗方式的出现和应用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8-11-20

  • 重点实验室解析基因组成果文章登PLoS ONE

    生物通报道,上海生命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美国惠氏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上海生物信息技术中心,北京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国家生物信息大分子实验室,上海Zhongxin生物技术公司的科学家在11月14日的PloS ONE上发表新文章。 该文的通讯作者李亦学教授。 文章称,脊椎动物的基因组序列中存在大量的保守序列元素。这些高度保守的元素(highly conserved elements, HCEs)常存在于涉及早期发育基因转录调节的区域。无论是在活体研究还是电脑模型的研究只,HCEs参与cis调节活性。 研究小组对6种脊椎动物的基因组进行研究,分别为人类基因组、小鼠基因组、大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1-19

  • 中国科学家《Nature》改写进化史

               这里是从非鸟类四足动物向鸟类过渡中的另一个篇章——一种奇特的、鸽子大小的长羽毛的恐龙从中国的中-晚侏罗纪地层中被发现。这种生物生活的年代比始祖鸟稍早一些,它在很多方面都像鸟,包括长有四个非常长的、丝带一样的尾羽和一个短尾。      但没有在像小盗龙那样的鸟样恐龙四肢上所看到的那种飞行羽毛的痕迹。在今天的鸟类中,加长的尾羽通常都是起装饰作用的,这种古生物的尾羽也可能是起这种作用。    &nbs

    来源:网络

    时间:2008-11-19

  • 中国将加速科研仪器研究

    Xu Zhiguo[北京]近日,中国科学院通过制定技术支撑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计划将不断加大对科学仪器的研发力度,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逐步打破封闭,走向共享和开放。在10月27日召开的中科院技术支撑系统建设工作会议上,该实施方案指出,中科院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院所两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建设,以及试验方法研究、技术改进等工作。先期将试点建设30~50个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中科院每年将给予一定经费补助,最高额度达到150万。同时部署启动10个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每年遴选20名关键技术人才,每月给予1000元(US$147)的特殊岗位津贴。同时,每年支持5名左右的杰出技术人才,每人支持经

    来源:科学与发展网络

    时间:2008-11-19

  • 靶向治疗或成癌症最大“克星”

      本月是第八个“全球肺癌关注月”,多项关于肺癌治疗的活动都在近日举行。癌症治疗领域的“新星”——靶向治疗成为各专家讨论的热点。记者从活动中获悉,由于传统化疗的疗效目前已经遇到了“瓶颈”,所以医学界正致力研究如何让患者从新兴的靶向治疗中获益更多。最新研究发现,靶向治疗对体内某种特定基因发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较好,目前广州医院已经开展了测试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的检查项目。但多名肺癌领域专家都表示,目前晚期肺癌的一线治疗仍然是化疗,不应该只看到靶向药物的优点而否定化疗。   靶向治疗能克制多种癌症   近日,我国首届CSCO靶向治疗知识竞赛在上海、北京、广州三个赛区正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08-11-19

  • 中科大生科院最新《Cell》子刊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与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的研究人员报道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pt4-Spt5复合物的结晶结构,并发现了Spt4与Spt5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说明Spt4-Spt5复合物是一种保守性强的转录延长机器关键因子。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tructure》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牛立文教授,其早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分子生物学专业,后赴美国普渡大学生物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1-18

  • 梁剑平小组尝试用中药解决牛奶抗生素残留等问题

    作者:王爱华 俞铮   中国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奶牛的细菌性疾病,旨在遏制在奶牛身上滥用抗生素,减少牛奶中的药物等化学物质残留。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辐照药物研发中心主任梁剑平研究员11月1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在养殖示范基地切断了对奶牛的所有抗生素供给,只用中草药治疗感染细菌性炎症的奶牛,饲料中也严格不添加三聚氰胺或尿素。示范生产的牛奶达到了零残留,供应给企业生产安全优质的乳制品。 梁剑平领导的研究小组提出,传统中草药具有低毒、不易产生耐药性、在生物体体内代谢快等特点,用于防治细菌性疾病,是科学、可行的。他们具体研制出了六茜素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8-11-18

  • 自然科学基金评议模型分析

    日前,《中国科学基金》杂志刊发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王国彪、彭芳瑜的文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结果评价方法与专家遴选因素分析》。文章通过定义三个定量评价指标(项目熟悉度、项目资助度、项目综合评价指标偏差),以同行评议专家的职称、学位、年龄、当年是否申报项目作为主要影响因素,以2008年度机械学科基金项目的数据为样本,定量分析了影响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度,以期建立同行评议结果的评价方法和专家遴选的基本原则,为科学基金资助管理绩效评估提供参考。 文章首先对同行评议专家评议结果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为反映同行评议专家评议结果的可信度、公正性、以及有效性,文章对应定义三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08-11-18

  • 河南新发现两例世界首报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

    作者:扈孟德 赵凤华   从河南科技大学传来消息,该校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将发现的两名女患者染色体之间的相互易位检验报告及显微照片上报国内唯一的遗传学权威机构——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该实验室专家夏家辉院士、戴和平教授等权威人士认证,结论为:本次发现的两例异常核型,经查询,国内、国外资料目前未见报道,是两种全新的“世界首报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 这两例染色体异常核型的发现,填补了世界医学遗传学研究领域该项染色体核型的空白,丰富了世界遗传性疾病中异常核型库的内容,为研究此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过去一些不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8-11-18

  • 我国第一个抗心律失常中药物循证医学研究获进展

    作者:曾利明   标志中药学研究已开始与国际接轨  中华医学会十一月十五日宣布:中国第一个抗心律失常中药物循证医学研究取得重大科研进展,以岭医药集团研发的创新药物参松养心胶囊循证医学临床研究全面完成,标志中药学研究已开始与国际接轨。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在此间举行的第四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提供的报告称,包括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朝阳医院、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内地三十六家大型综合医院开展的这项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有五百多名专家参加。 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非器质性室性早搏显著优于对照组,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08-11-18

  • 辛晓燕、王心小组:木黄酮可抑制卵巢癌移植瘤生长

    作者:柯旺   日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教授辛晓燕、王心等研究证实,染料木黄酮(GEN)可抑制卵巢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这一研究成果为提高卵巢癌临床治疗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重金属化疗药顺铂(DDP)是治疗卵巢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但其毒副作用明显,很多患者不能耐受,使其应用受限。GEN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体内外研究表明GEN对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研究人员在观察植物雌激素GEN与DDP联合应用治疗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效应及其机制时,建立了20只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8-11-18


页次:1111/1517  共30333篇文章  
分页:[<<][1111][1112][1113][1114][1115][1116][1117][1118][1119][11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