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丹参研究获进展

    生物通综合:健康报消息,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王逸平等在对中药丹参进行的系统研究中发现,多酚酸类化合物丹参乙酸镁不仅具有更好的活性,而且在丹参药材中含量很高。他们提出将丹参乙酸镁作为新药丹参多酚酸盐的质量标准,不仅使有效成分明确,而且便于质量控制。2007年6月的《中国药理学报》发表的相关论文展示了新的动物实验依据。 据王逸平研究员介绍,中药丹参临床上除了用饮片进行配伍组方外,丹参制剂和以丹参为主的复方制剂品种繁多,包括注射剂、片剂、胶囊、滴丸等剂型。这些产品大多是在上世纪70年代前后研制的,由于受当时研究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有效成分不明确、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王逸平带领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7-09

  • 四川大学生科院等最新《细胞》子刊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俄克拉荷马州大学植物学与微生物学系,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针对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s)这种植物类固醇激素在植物生长信号途径和细胞死亡途径两个途径的启动和交联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为进一步了解BRs信号途径传导及细胞生长调控提供了重要信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urrent Biology》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黎家博士(Dr. LI Jia),美国OKLAHOMA University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系的高级研究员,他在美国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获得博士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7-06

  • 中国科学家6月《科学》《自然》文章

    生物通综合:上海神经所最新《科学》文章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for Neurobiology),生物物理研究院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rain and Cognitive Sciences)的研究人员在之前实验的基础上证明了蕈形体多巴胺神经系统环路是果蝇行为选择中的关键元件,为进一步揭示神经系统行为选择神经环路机制提出了新的思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的郭爱克教授,参予研究的还有彭岳清和奚望等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7-06

  • 中国自行研制新药为治疗脑血管疾病开辟新途径

    生物通综合:新华网消息,7月28日,300多位来自全国的神经科专家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RHO激酶论坛”。与会专家认为,中国自行研发生产的一种新药川威注射液——盐酸法舒地尔,经大量临床验证,在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脑血管病在中国已呈流行趋势。脑血管痉挛是造成患者脑梗塞和痴呆的主要原因,除导致死亡和植物人外,由于肢体和智力的残疾等后遗症也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痛苦和负担。 国际医学专家在病理研究中发现,抑制患者组织内的RHO激酶异常活跃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盐酸法舒地尔是国际上唯一一个已经上市的RHO激酶抑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7-06

  • 中国农业大学发表最新PNAS文章

    生物通综合:科技日报消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张福锁教授和李隆教授等,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间套作提高土壤养分资源利用效率,尤其是磷素资源利用的机制。这项研究揭示了蚕豆促进玉米磷营养的机理。研究证明,这一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作物根系占据土壤空间的互补性方面,而且体现在蚕豆和玉米种间根际效应上。 该成果论文《多样性增加生产力的机制———缺磷土壤上种间根际磷营养促进作用》,刊登在7月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专家称,它为集约化可持续农业发展,特别是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优化作物生产体系,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可行的技术模式。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7-06

  • 上海交通大学华修国等首次分离出鸽冠状病毒

    生物通综合:来自健康报的消息,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人兽共患病与比较医学团队博士生周俊芳、硕士生钱华冬等,在华修国教授指导下,率先从患胰腺炎的鸽子身上分离出冠状病毒并加以鉴定。该论文《胰腺炎鸽冠状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继2006年在美国兽医学会会刊《美国兽医研究》杂志发表后,又被推选在该杂志2007年第一期封面刊登。     冠状病毒家族属RNA病毒,可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较大危害,如人类的SARS根据其血清学特点和核苷酸序列差异,分为冠状病毒和环曲病毒两个属。冠状病毒共同的特点是基因重组率非常高,常导致病毒的毒力和宿主特异性发生变化,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7-05

  • 重庆医科大学知名教授首次证明抑癌新因子

    生物通报道: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Institute of Viral Hepatitis)的研究人员首次证明了鼠科肝癌细胞(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FK的抗肿瘤作用,认为FK可以作为癌症免疫预防(oprevention)和基因治疗的一种候选细胞因子。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Gene Therapy》网络版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任红教授, 任红教授1988年获得重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开始从事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研究。1993年赴伦敦大学作访问学者,在英国的两年里,率先在国际肝病领域里发现了S基因可发生多点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7-04

  • 复旦大学重点实验室发《PNAS》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在6月29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公示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汤其群等人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韩国Yonsei大学医学院和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同事完成的一项有关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研究的新发现。 该研究证实了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cdk2在C/EBPβ的连续磷酸化和活化中的功能。该文章的第一作者是李希(Xi Li),通讯作者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M. Daniel Lane。 原文摘要信息: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1073/pnas.070377110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7-04

  • 陈竺陈赛娟研究小组最新《Blood》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Medical Genomics),法国巴黎七大德尼·迪德罗大学(Université Paris VII - Denis Diderot),西班牙国立癌症中心(Spanish National Cancer Center,CNIO)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plus CHOP,R-CHOP)在正调控位点I(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I,PRDM1)抗性化疗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机制,及相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7-03

  • 复旦大学樊嘉等肝癌论文发表在《临床肿瘤杂志》

    生物通综合:来自复旦大学的消息,近日国际著名的《临床肿瘤杂志》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樊嘉教授和邱双健副教授指导二年级博士研究生高强完成的关于肝癌免疫微环境与预后的文章,标志着我国肝癌临床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该文立足于大量的临床实践,借助先进的组织芯片技术,瞄准国际肿瘤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探索临床现象、揭示临床规律为目标。既往在此领域的研究仅仅提示了肝癌患者体内可能存在一种新型的抑制性T淋巴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增多的现象,这种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的发挥,但缺少有力的证据,对其临床意义也不是太清楚。此次研究从肿瘤免疫微环境入手,对肝癌局部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7-03

  • 浙大港大联合发表《科学》文章

    生物通综合:中国新闻网的消息,浙江省医学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和浙江大学医学院合作进行的一项人类生殖研究发现:人类精子细胞中存在着一个为精子补充能量的氯离子通道,如果该通道一旦发生损伤堵塞,精子就不能得到足够的能量,进而影响受精和男性生育能力。     该研究论文已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专家表示,这一发现不仅为人类认识受精过程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而且为许多不明原因的男性不育提供了可能的解释,同时也为开发男性节育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石其贤研究员介绍说,受精包括一系列严格有序、相互作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7-03

  • 我国最大肿瘤治疗调查项目正式启动

    我国最大肿瘤治疗调查项目正式启动 来源:新民晚报      北京消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中心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绿谷研究院联合开展的“肿瘤治疗调查项目”日前正式启动。        项目将以欧美通用调查量表和中医诊断系统为手段,以建立中医药抗肿瘤系统方案为目标,计划在两年内对100万名肿瘤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情况进行调查,有望成为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肿瘤治疗调查项目。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7-03

  • 北京生科所张宏实验室《发育生物学》上发表新论文

    生物通综合: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消息,2007年5月8日,该所张宏实验室在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杂志上发表题为  “Transcription  factor  NFY  globally  repress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C.  elegans  Hox&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7-03

  • 中科院领跑科研仪器创新

    中科院领跑科研仪器创新  来源:半月谈        著名科学家王大珩先生曾说:“机器是改造世界的工具,仪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科学仪器的创新是实现科技原始创新最重要的手段,是开启原始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而中科院实施创新工程以来,打造出一批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金钥匙”。           据统计,迄今为止,约有1

    来源:半月谈

    时间:2007-07-03

  • 中美联合研究改写免疫学经典理论

    生物通综合:来自新华网的消息,经过数年的研究,中美医学家首次证明胎儿具有自主免疫应答能力。国际医学界认为,这改变了国际医学界50多年来认为胎儿不具有同成人一样具有精细免疫应答能力的观点,并为妊娠期的早期疫苗接种提供了理论依据,这将对全球公共卫生领域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今年6月,江西省人民医院留美归国学者王朝东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科系的米勒(RachelMiller)教授在美国的国际著名医学研究专业期刊《临床研究杂志》发表了题为《针对流感疫苗的子宫内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论文。这一研究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它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人体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就可以对母体环境中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7-02

  • 南京农业大学新文章发表首发性研究成果

    生物通综合: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链格孢菌使紫茎泽兰致病的主要原因是该菌产生的毒素———AAC-Toxin,并在科学界首次把该毒素用于除草领域。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荷兰出版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生物能学》上。 领导这一研究是南京农业大学的强胜教授,主要从事杂草科学研究。 紫茎泽兰又名破坏草,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它具有强适应性和惊人的繁殖能力,与其它植物争肥争水,导致土地严重退化,粮食严重减产,原有植物均被“排挤出局”。另外,紫茎泽兰的种子上面有很多细毛,牲畜吃了消化不了,会得严重的胃病甚至死亡。这种杂草现在我国西南地区非常常见,并以大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7-02

  • 中国科学家近期首发性研究成果

    生物通综合:我国首次发现不受病毒变异影响的禽流感抗体 来源:人民网         厦门大学和香港大学研究人员找到禽流感病毒的一个致命弱点,由此掌握了对付善变的禽流感病毒的“武器”——一种高保守性中和抗体,在动物身上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这种抗体治疗禽流感的可行性。   由厦门大学、香港大学和养生堂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禽流感病毒H5亚型系列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库的构建及初步应用”日前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在禽流感的防治领域上取得重要进展。   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引起的“禽流感”已成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7-02

  • 中南大学陈军获亚太国际肝病年会主席奖

    陈军获亚太国际肝病年会主席奖 来源:中南大学     日前,  2500余名来自世界各国的肝病学专家、学者齐聚风景如画的日本京都,出席第17届亚太国际肝病年会。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传染科陈军副教授,作为本年度4位在病毒性肝炎研究领域有杰出表现的研究人员之一(中国大陆唯一),在大会开幕式上做特别演讲,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获得了最高荣誉——主席奖(Presidential  Award)。   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发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在乙肝病毒的开放读码区中,  HBx所编码的X蛋白作为转录因子,对癌基因的活化、细胞周期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7-02

  • 上海孙伯民小组权威期刊发表肌张力障碍研究成果

    生物通综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消息,近日,上海市瑞金医院神经外科的研究成果——丘脑底核慢性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的论文在《欧洲神经外科杂志》上发表。这是一种采用微创外科手术的方法植入慢性刺激电极,刺激丘脑底核神经核团调节神经环路,改善症状甚至彻底治愈疾病。 由中国医生发明、并为全世界功能神经外科界承认并接受的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新方法,也标志著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在手术治疗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002年,瑞金医院神经外科孙伯民医生率先在世界上采用了丘脑底核慢性电刺激的手术方法治疗难治性肌张力障碍。该方法比较原有的手术方法,具有疗效好、起效快、治疗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6-29

  • 中国科学家6月生命科学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自然》解析中国科学家本期新发表文章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系统(Department of Land Resources)的研究人员挖掘出了一种巨型似鸟恐龙——二连巨盗龙的骨骼化石,确定了其亲缘关系,并进行了鸟类特征演化分析,这将极大丰富人类对于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的理解,6月14日出版的《Nature》杂志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并配以新闻解析。 这一文章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博士。[Nat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6-29


页次:1161/1513  共30257篇文章  
分页:[<<][1161][1162][1163][1164][1165][1166][1167][1168][1169][11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