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邓兴旺教授最新《Genome Biology》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耶鲁大学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系的研究人员利用包含2000多个单独转座元件(Transposable element,TE)的芯片进行了15个发育阶段和压迫环境中TE基因相关的转录活性全基因组分析,获得了TE相关基因全面的转录认识,并且也通过系统发生学分析加深了驯化TE基因的辨认。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近期的《Genome Biology》期刊(影响因子9.712)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来自耶鲁大学分子细胞发育生物学系的终身教授邓兴旺,其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发育生物学的角度对调控植物光形态建成的有关基因的研究,2000年被聘为北京大学-耶鲁大学植物分子遗传学及农业技术联合研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30

  • 近期中国科学家参与发表的《Cell》及子刊文章

    生物通综合:厦门大学重点实验室等发表《Cell》子刊文章来自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Cell Biology and Tumor Cell Engineering)的研究人员针对甾体类受体共激活因子3(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3,SRC-3)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这一未知领域,发现SRC-3−/−小鼠对脂多糖(LPS)诱发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30

  • 2006年国家科技奖高校占一半

    生物通综合: 2006年国家科技奖高校占一半      本报讯 教育部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3月26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说,在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我国高等学校获奖比例超过50%%,高等教育承担着国家一半以上的科学发明创新重大任务。   李志民说,今年2月27日,党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这次颁奖中,2006年高校获得自然奖、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总的奖项有250项。在自然奖中2006年度国家总共评了29项,高等学校完成的是15项,占总奖数的51.7%%。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15项中有两项是一等奖,这是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29

  • 中国农大植物乳杆菌产细菌素的研究通过鉴定

    生物通综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李平兰副教授等主持完成的"植物乳杆菌产细菌素的研究及其在发酵香肠中的应用"项目,前不久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他们从我国传统宣威火腿中分离筛选到了一株高产细菌素的植物乳杆菌L-1;确立了一条经济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该细菌素的分离纯化技术(工艺)路线;探明了植物乳杆菌细菌素L-1对肉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病原菌作用机理;利用产细菌素植物乳杆菌L-1作为发酵,剂开发出了两种新型发酵香肠,产品的品质优良,风味和感官特性好。 李平兰,女,1964年生,博士,教授,博导。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学与发酵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nb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29

  • 上海生科院“****”博士发表首发性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分子心血管实验室(Laboratory of Molecular Cardiology)的研究人员针对E2F6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这一未知领域进行研究,发现E2F6可以借由BRCA1负调控由紫外线引发的细胞凋亡,这是首次发现E2F6在细胞凋亡中通过靶定BRCA1扮演的重要角色。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Nature出版社出版的期刊之一)。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杨黄恬博士,她早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主要从事心脏信号传导,心脏疾病等方面研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28

  • 第三军医大研制出首个胃病疫苗

    生物通综合:幽门螺杆菌是导致多种胃肠疾病的罪魁祸首。这种细菌的发现者,澳大利亚的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也因他们这项让胃病患者受益匪浅的发现而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奖生理/医学奖桂冠。目前针对幽门螺杆菌的胃药很多,但是如何预防和根治却仍然是全世界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一大挑战。 中国青年报消息,第三军医大学与重庆康卫生物科技公司联合研发的幽门螺杆菌胃病疫苗2005年底顺利完成了Ⅲ期临床现场试验,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的胃病疫苗,该项目已申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系原始创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是由我们中国人自己研发的原创性疫苗。这标志着诺贝尔奖命题,在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28

  • 新策略:中医药联合干细胞移植

    生物通综合:干细胞移植术的诞生为生物医学领域带来了异常革命。而将中国传统中医药与干细胞移植技术联合使用来治疗疾病也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健康报消息,日前,来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河北医大附属以岭医院肌萎缩治疗中心的科技攻关报告显示:中医药联合干细胞移植可多靶点、多途径保护和培植运动神经元,从而为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找到了一条更为有效的途径。 作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的河北医大附属以岭医院肌萎缩专科,经长期系统临床治疗观察,以及与美国及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合作,从遗传、免疫、药理、生理、病理等多学科和从细胞、分子水平进行实验研究均证实,由他们研制的中药系列组方,联合干细胞移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28

  • 复旦学子发现可解水污染景观植物

    生物通综合:复旦学子发现可解水污染景观植物  佛手蔓绿绒(俗称小天使)  叶喜林芋(俗称春羽)          佛手蔓绿绒(俗称小天使)和叶喜林芋(俗称春羽),是花鸟市场上常见的两种景观植物,价格很便宜,一般一株10元左右,许多人把它们买回来,或养在家里,或放在办公桌前,点缀一下自己的生活。殊不知,这两种景观植物还有更大的“本领”:将它们栽培在重度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水中的氮和氧。有了它们,解决湖泊、河流的污染问题找到了一个新途径。发现这一秘密的是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28

  • 中南大学异种胰岛细胞移植研究获国际认可

    生物通综合:来自中南大学的消息,2007年春节期间,世界卫生组织移植委员会专家、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移植医学教授卡尔·格罗斯(CARL    G·GROTH)再次来到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对该院异种(猪)胰岛细胞移植研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他在按照有关国际标准逐项严格考核后,十分高兴地说:可以大胆地向世界宣布,中国(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可以做异种(猪)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免疫代谢性疾病。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27

  • 上海生科院绿谷研究院发现两种灵芝新抗癌物

    生物通综合:来自上海生科学院绿谷研究院的消息,2007年初,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绿谷研究院再次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科研人员在双灵固本散中又发现了6种三萜类化合物,其中2种为新的抗癌物质。这样,两年来我国共有10类新的三萜类化合物问世,填补世界灵芝研究的空白。目前,对这10类新物质的命名工作正在进行。           众所周知,灵芝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在汉代《神农本草经》上把灵芝列为上品,认为灵芝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到了明代《本草纲目》上记载,灵芝能使人聪慧,  改善皮肤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26

  • 近期中国科学家参予发表的《自然》及子刊文章

    生物通综合:复旦大学等第一作者发表《自然》子刊文章来自美国缅因州医学中心研究院(Maine Medical Center Research Institute),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麻省理工大学,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Shanghai Huashan Hospital)利用一种可升级的二维方法无需经由拟胚体(embryoid-body,EB),描述了人类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hES)分化成上皮细胞。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在这一研究中,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科的陈彤副教授是三位第一作者之一。拟胚体(emb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23

  • 北京建成我最大精神分裂永生细胞库

    生物通综合:新华网消息,北京军区261医院自1999年以来已收集、保存精神分裂症家系209个、永生细胞1104人(株),建成我国最大的精神分裂永生细胞库,为精神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人类永生细胞库是采集患者或其家族成员的少量静脉血,用EB病毒转化技术转化成为一种能连续分裂、永久生存的永生细胞株,加以保存后可随时进行复苏,供精神病的研究使用。   北京军区261医院从1999年底开始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系的外周血标本,2000年建成了世界第一家精神分裂症永生细胞库,目前已成功建成个体、核心家庭、同胞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23

  • 河南科技大改良手术填补国内空白

    生物通综合:日前,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的王先生在河南科技大学一附院血管外科进行了“改良式右侧下肢深静脉取栓术”后,顺利康复出院。该手术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 去年12月8日,王先生因右下肢深静脉血栓来到一附院。血管外科专家史洪涛为其进行了“改良式右侧下肢深静脉取栓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史洪涛专家介绍,以往进行右侧下肢深静脉取栓术时,由于手术中骨静脉近心端的血栓容易脱落,引起肺栓塞,所以,取栓前要在病人的下腔静脉放置滤器,滤器价格很高,仅放置滤器的费用就近3万元,令许多城市贫困家庭病人及农村病人望而却步。2006年,河南科技大学一附院血管外科的大夫们对该手术进行了改良,在手术前采用静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23

  • 《科学》杂志评中国的大科学项目(系列三)

    生物通报道:《科学》杂志评中国的大科学项目 《科学》杂志分析中国大科学项目(系列二)随着建设计划像雨后春笋一样萌芽,大科学不再局限于中科院物理所一个单位。其它新项目跨越了农学、生物学、地质学和遥感等领域。Meridian Space Weather Monitoring Project是NDRC于2005年首批敲定的项目之一,从基础天体物理学如探测耀斑和日冕质量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s,CME)对地球高层大气的影响,到监控近地空间确保卫星安全运行,研究范围很广。该项目由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运行,届时将为15个地面检测站配备激光雷达和其它一些记录海拔20至数百千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22

  • 我国原创性论文首次被《Cell》点评

    我国原创性论文首次被《Cell》点评     据中国医药报讯 日前,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Cell》)刊登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正军等有关细胞极性蛋白Par3的配位特性和其与DNA损伤修复关系的论文摘要,并对其进行点评。这是我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原创性论文首次在《Cell》上被点评。    细胞极性蛋白Par3在调节细胞极性/紧密连接方面行使极为重要的功能,陈正军等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Par3可以通过Ku蛋白分子与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PK)相互作用,从而行使以前未被发现的核内生物学功能。该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22

  • 厦门大学重点实验室等发表《Cell》子刊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Cell Biology and Tumor Cell Engineering)的研究人员针对甾体类受体共激活因子3(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3,SRC-3)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这一未知领域,发现SRC-3−/−小鼠对脂多糖(LPS)诱发的内毒素休克(endotoxic shock)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21

  • 药明康德荣获默克2006年度杰出战略合作奖

    药明康德,中国领先的医药研发服务企业,今日宣布它荣获了世界制药巨头默克颁发的2006年度“杰出战略合作奖”。借此奖项,默克公司表彰了药明康德在2006年为默克的定制药物化学及化学工艺研究所做出的贡献,并称药明康德帮助其发展并壮大了生产力,满足了其业务需求。2007年2月13日,在默克公司新泽西州本部,默克研究规划及整合副总裁 John J. King 博士亲自将此奖项颁发给了药明康德。一年一度的默克供应商表彰大会集中表彰为默克发展提供杰出服务的供应商。今年的颁奖大会主题为“表彰供应商贡献,展现战略商机”,旨在表彰一批为数不多的为默克做出突出贡献且无可替代的供应商。 在今年的供应商表彰大会上,药

    来源:新华美通

    时间:2007-03-21

  • 上海瑞金医院发现五种新突变致病基因

    生物通综合:中国医学论坛报消息,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科性腺专病小组通过对8例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17OHD)患者及家系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5种新的突变类型,而D487-F489del为最常见突变基因型。三维蛋白结构分析和体外实验表明基因型和表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17OH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为CYP17A1基因突变所致,是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的少见类型,国内外仅有不足200例报道。   该研究小组在近3年的时间中收集到7个家系共8例患者,是国内外报道的最大家系系列之一。通过对其致病基因CYP17A1的分子遗传学分析,共发现6种突变类型,其中5种在国内外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20

  • 《科学》杂志评中国的大科学项目

    生物通报道:没有高调的宣传,中国已经计划投资几亿美元,打造适用于从结晶学到遥感等一系列研究的主体科学装置。在从浦东机场驰向上海市郊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磁悬浮列车上,乘客能够远远望见地平线上的银色“鹦鹉螺”,这个占地3万6千平方米的螺旋型建筑,就是预期2009年竣工的上海同步加速辐射器(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SSRF)。作为一项价值12亿人民币(约为1.5亿美元)的投资项目,SSRF是迄今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一项基础研究计划。这项能够产生研究分子、高级材料结构的有力X射线的装置,将很快受到另一位重量级选手的挑战。上月,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签署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20

  • BIOTECH CHINA 2007 设立生物芯片专区

    生物通讯:生物芯片技术是目前世界各国竞相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一项技术革新。目前国内大多数的运用还是在科研领域,但是其产业化步伐已经越来越近。如何更好利用这一技术,已成为生物技术领域内关注的焦点。中国生物芯片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国家倾向性政策的扶持下,近几年来不断有最新的科研成果出现,正准备向我们展示一个收获的季节。 生物芯片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疾病基因诊断、分子生物学、医学基础研究、临床治疗、农作物优育和优选等众多领域。在药物筛选方面,该技术具有高通量、大规模、平行性地分析基因表达或蛋白质状况的特点,世界大型制药公司都对该技术表示浓厚的兴趣。应用在疾病诊断方面,只需要一块厘米见方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3-20


页次:1172/1516  共30311篇文章  
分页:[<<][1171][1172][1173][1174][1175][1176][1177][1178][1179][118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