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周波组与邹卫国组利用谱系示踪和单细胞转录组解析骨折修复全过程

    3月29日,国际学术期刊Developmental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波研究组和邹卫国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Fibrous periosteum repairs bone fracture and maintains the healed bone throughout mouse adulthood”。该项工作揭示了小鼠骨外膜中被认为不拥有成骨能力的骨外膜纤维层细胞虽然在稳态下不参与成骨,但在骨折后是损伤修复最主要的贡献者。研究同时发现骨折前后负责成骨的骨骼干细胞发生转变,也为提高愈合骨的骨质量指明了方向。骨骼干细胞(ske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4-04-17

  • 微流控分离装置 高通量分离恶性积液中的肿瘤细胞和细胞团 推进肿瘤细胞簇研究

    恶性肿瘤中,在胸膜或腹腔积液中出现脱落的肿瘤细胞和细胞团与恶性、转移倾向和预后不良相关。肿瘤细胞簇被认为是肿瘤病理生理的关键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们比单个肿瘤细胞具有更高的治疗耐药性和转移性——转移潜力比单个肿瘤细胞高50倍。深入研究恶性积液中的肿瘤细胞和肿瘤细胞簇,对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现有的针对单个肿瘤细胞设计的细胞分离方法——基于免疫亲和力的方法很难同时纯化肿瘤细胞簇。要获得适合进行下游分析——如原代培养、耐药性测试的活体肿瘤细胞和肿瘤细胞簇具有挑战性,限制了临床研究的范围。来自东南大学的研究人员推出了一种微流体装置,可以用高通量、无标签的方法,显著提高从恶

    来源:AAAS

    时间:2024-04-16

  • RNA甲基转移酶Mettl16调控细胞周期G1/S进程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所)刘建康先生早在1944年就首次报道黄鳝(Monopterus albus)具有雌雄同体、先雌后雄的自然性反转特性(Liu CK, 1944; Bullough WS, 1947)。随后的研究发现超过1500种鱼类具有性反转现象。不同于人类中性别决定基因突变造成的性反转,也不同于爬行类中温度诱导性别决定导致的性反转,黄鳝的自然性反转有其独特之处,然而80年来,诱导黄鳝自然性反转的外界因素或关键因子尚未被解析。水生所罗大极团队主要研究鱼类性反转的RNA调控机制与遗传育种,前期联合武汉大学周宇教授、水生所胡炜研究员创建首个动物性反转数据库(Animal Sex Re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4-16

  • 云南特色黑蜂蜜的黑色之谜

        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神奇的自然恩惠。市场上常会看到很多有各种颜色的野生蜂蜜,其中有一种黑蜂蜜,特别显眼。追根溯源,研究人员确定了分布比较多的一种黑蜂蜜,来源于米团花蜜。自黎胜红团队发现米团花蜜中的黑色成分DPBQ及其生态意义(Organic Letters,2012,14(16):4146–4149)之后,国内有很多团队跟进研究米团花蜂蜜。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邱明华研究团队长期聚焦于药食植物的功能成分发现鉴定、活性评价及健康功能研究,在研究咖啡花蜂蜜时,希望从米团花黑蜂蜜中揭示云南特色黑蜂蜜的罕见深色呈色及碱性性质之谜,为来自云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4-04-16

  • 珠江医院易笑、王沂峰团队发表关于宫颈癌类器官的研究成果

    近日,珠江医院易笑、王沂峰团队联合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林鑫华团队自主研发新型宫颈癌类器官模型,更接近人体病理生理状态,更好地反映肿瘤异质性,为宫颈癌研究提供新手段。其研究成果Cervical Extracellular Matrix Hydrogel Optimizes Tumor Heterogeneity of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rganoids在国际权威杂志Science Advances以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为本论文第一单位。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粤港澳大湾区精准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

    时间:2024-04-16

  • 叶敏/乔雪团队建立植物苯乙醇苷的多酶一锅法组合生物合成策略

    2024年4月15日,我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叶敏/乔雪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了题为“Construct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 Harnessing Biosynthetic Networks, Protein Engineering and One-Pot Multienzyme Cascad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多酶一锅法级联反应体系实现了多种植物苯乙醇苷的组合生物合成。 来自植物的天然产物具有骨架特异、后修饰多样的特征,为其发挥各类活性提供了化学空间。在植

    来源:北京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4-04-16

  • 基因组所阮珏团队提出快速单体型重建算法KSNP

       2024年4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阮珏课题组联合鹏城实验室周倩、哈尔滨工业大学刘贤明课题组、深圳大学朱泽轩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KSNP: a fast de Bruijn graph-based haplotyping tool approaching data-in time cost”的研究论文,开发出基于德布鲁因图(de Bruijn graph,DBG)的单体型重建新算法,该算法首次将DBG用于单体型组装,极大提高了单体型重建的速度

    来源: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

    时间:2024-04-16

  • Nature Cancer | 白凡课题组与合作者开发驱动“旁观者”T细胞治疗癌症的免疫治疗新策略

      来源:BioArt   在肿瘤抑制性微环境中,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发生功能性耗竭(T cell exhaustion),是导致机体不能有效清除肿瘤细胞的重要原因之一。相较于急性感染或者疫苗免疫情形下诱导形成的记忆性T细胞(Memory T cell, TMEM),耗竭性T细胞(Exhausted T cell, TEX)渐进式失去效应功能、增殖能力及记忆潜力,并持续性高表达包括PD-1在内的一系列免疫检查点分子【1,2】。基于此,以靶向PD-1及其配体PD-L1的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来源: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

    时间:2024-04-16

  • 环境学院覃栎课题组在Nature Water发文揭示全球农业贸易导致的水资源压力再分配机制和公平性效应

    水资源与联合国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密切相关。全球范围内,有超过20亿人居住在受严重水资源短缺影响的国家,约有12亿人仍然缺乏基本的安全饮用水服务。与农业贸易相关的虚拟水转移可能有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SDG6),重塑全球水资源使用的分布格局,并在不同收入的人群之间产生差异化影响。然而以往水资源风险的研究更多关注气象-水文循环扰动的影响;与之相比,针对人为活动对水资源风险的再分配机制和异质化响应的研究相对缺乏,难以为不同区域和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适应策略,影响全球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全球农业贸易导致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不同收入人群的用水平等性及公平性变化为解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4-16

  • 我国学者在萤石结构铁电材料的相变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原子尺度成像揭示铁弹保护的可逆O-Mʹ相变和张应变诱导的不可逆O-M相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322212、52250402、52025025)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张庆华副研究员、葛琛研究员与清华大学谷林教授合作,在萤石结构铁电材料领域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二氧化锆中铁弹性保护的可逆正交-类单斜相变(Ferroelastically pr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4-16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关联氧化物铁磁极化金属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基于Ruddlesden–Popper(RP,左)和Brownmillerite(BM,中)结构提出的全新结构构型A3B3O8(右)的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388201、52025024)等资助下,清华大学于浦教授团队和国内外多个科研团队合作,在关联氧化物铁磁极化金属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一种关联铁磁极化金属的设计(A correlate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4-16

  • Brief Bioinform | 上海药物所合作构建靶向EGFR突变肺癌的用药推荐平台D3EGFR

    2024年3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朱维良/徐志建团队、上海市肺科医院谢冬团队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丁颖团队合作,于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发表题为“D3EGFR: a webserver for deep learning-guided drug sensitivity prediction and drug response information retrieval for EGFR mutation-driven lung cancer”的研究文章。该研究通过构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患者临床用药数据库和EGFR突变药物敏感性预测模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4-04-16

  • 向日葵基因组解开“对称花”的多重起源

    向日葵的特点和魅力无处不在。首先,向日葵的形态美观,花朵大而艳丽,花盘追随太阳转动,呈现出强烈的对称性。其次,向日葵的实用价值不容忽视。除了能作为观赏植物外,向日葵的籽粒可以被用来制作美味的食品,如烤瓜子、炒瓜子等。此外,向日葵籽粒中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人们对向日葵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达尔文就对向日葵的向光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发现,向日葵的祖先并没有追随太阳的习性,但为了更好地生长和繁殖,它们逐渐演化出了这种奇妙的特性。科学家们也对向日葵的花盘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是由上千朵小花组成的。这些小花的花序排列成一个明显的螺旋形状,这种排列方式有助于吸引昆虫

    来源:Plant Communication

    时间:2024-04-15

  • 磷酸化酶激酶PhK的组装与激活机制

    蛋白质磷酸化是细胞中重要的调控方式,而这一机制的发现很大程度上源于Edmond Fischer和Edwin Krebs对糖原磷酸化酶的研究1-3。糖原是动物细胞内葡萄糖的储备库;糖原磷酸化酶催化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是糖原降解的限速酶,其活性受到严格的调控。磷酸化酶激酶PhK催化糖原磷酸化酶发生磷酸化,将其从低活性的b形式转化为高活性的a形式。这种磷酸化介导的调节机制的发现不仅拓宽了人们对能量代谢过程的认识,还改变了对细胞信号传导的理解,是生物化学领域的重要里程碑。PhK是第一个被纯化的蛋白激酶,也是最大、最复杂的蛋白激酶之一,总分子量为1.3兆道尔顿。它包含α、β、γ和δ四个亚基。其中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4-15

  • 上海交大朱勃、陈功友团队揭示抗生素抗性基因在饮用水水库中的分布和传播

    2024年4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朱勃长聘副教授和陈功友长聘教授联合团队在生态学/环境科学领域著名期刊Water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Spread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Drinking Water Reservoirs: Insights from a Deep Metagenomic Study Using a Curated Database”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抗生素抗性基因在饮用水水库中的分布和传播。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在各种环境中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4-15

  • 生命科学学院李毓龙实验室新升级第二代去甲肾上腺素探针助力活体神经递质研究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是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的一种至关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在大脑中,NE主要由蓝斑(Locus coeruleus,LC)的神经元产生,NE能神经元广泛投射到整个大脑,影响警觉性、觉醒状态以及学习和记忆等过程。此外,NE还参与调节心率、血压等自主功能,以及应对压力的生理反应。在临床上,NE的异常释放与多种精神和神经性疾病的发展有关,如抑郁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焦虑症等。因此,在活体动物中以高灵敏度和高时空分辨率监测NE的动态变化对解析NE参与生理及病理过程的机制至关重要。尽管此前由李毓龙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发的第一代可遗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4-15

  • 王初课题组与肖俊宇课题组合作开发金属结合蛋白组学分析新方法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大-清华生命联合中心、北京大学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的王初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大-清华生命联合中心的肖俊宇教授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iscovery of metal-binding proteins by 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的研究文章。在这项工作中,作者开发了一种名为METAL-TPP的实验方法,采用热稳定性组学分析技术在蛋白质组学水平研究了金属解离诱导的蛋白热稳定性扰动,为研究金属蛋白质组和金属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4-15

  • 化学学院郭雪峰课题组与合作者实现单个自由基量子自旋转换的调控

    自旋是粒子如电子的内禀属性,基于电子自旋的逻辑运算、存储和信息读取功能的器件的发展促进了电子信息技术的革新。近几十年来,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自旋的探测和调控研究正逐渐从宏观走向纳米水平,甚至单自旋水平,这对自旋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单自旋的探测和调控存在巨大的挑战。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郭雪峰课题组与合作者基于石墨烯基单分子器件平台,对具有DA结构的双自由基分子NTCPhN的开壳特性进行实时检测及调控,同时揭示了温度、电场以及磁场对双自由基电子量子自旋态转换的热力学及动力学规律。首先,作者合成了D–A结构的双自由基分子NTCPhN,并通过酰胺共价键连接至石墨烯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4-14

  • 植物耐盐性差异可能和组织特异性和ROS特异性调控导致的K+维持有关。

    土壤盐渍化是全球性问题,也是全球粮食安全的主要威胁。据报道,对低水平盐胁迫的响应会改善植物生长。这表明暴露在高水平盐胁迫之前,低水平胁迫可能会激活防御系统。关键是植物能够在不影响活性氧(ROS)信号传导的情况下调节氧化还原平衡,并保持细胞质离子稳态。钾(K+)参与植物的许多生理过程,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扮演关键角色。然而,在盐胁迫适应过程中,K+维持和离子稳态的作用尚知之甚少。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田长彦研究员团队,比较了耐盐植物藜麦和非耐盐植物菠菜之间叶肉细胞中K+维持的生理机制。表型数据显示,在100-500 mmol L-1 NaCl下,藜麦表现优于菠菜。导致盐分敏感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4-04-13

  • 吴昊星研究员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文: 证明构建生物正交可激活前药一体化方法的肿瘤治疗效果

    近日,我院放射影像研究中心吴昊星研究员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F:16.6)发表题为“An all-in-one tetrazine reagent for cysteine-selective labeling and biorthogonal activable prodrug construction”的研究论文。研究构建了一类生物正交可激活的多肽-前药偶联物(PDC)的新方法,并在小动物肿瘤模型上证明了该前药设计方法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前药设计策略为提高药物治疗窗和扩大药物靶点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方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时间:2024-04-13


页次:7/1517  共30332篇文章  
分页:[1][2][3][4][5][6][7][8][9][10][>>][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