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ature发现染色体不稳定性和表观遗传改变之间意想不到的联系
新的研究发现了染色体不稳定性和表观遗传变化之间的一种意想不到的联系,这两者都是癌症的标志——尤其是晚期的耐药癌症。
-
• 中科院学者Cell最新发文:成功克隆广谱抗根肿病基因,以西汉名将卫青命名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陈宇航和周俭民研究员合作团队最近成功克隆广谱抗根肿病基因,阐明其作用机制,并以中国西汉著名将领卫青(WeiTsing)的名字为该基因命名(英文名WTS)。
-
• Nature:一种开发无副作用药物的新方法
你有没有想过药物是如何在我们体内达到目标并发挥作用的?如果药物分子或配体是一种信息,那么收件箱通常是细胞膜上的受体。其中一个参与传递分子信号的受体是G蛋白偶联受体(GPCR)。大约三分之一的现有药物是通过控制这种蛋白质的激活而起作用的。日本研究人员现在揭示了一种通过触发受体细胞内区域的形状变化来激活GPCR的新方法。这种新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设计出副作用更少或没有副作用的药物。
-
• 翻转脂肪燃烧开关:可能导致新的肥胖治疗方法突破
研究人员发现了解偶联蛋白1 (UCP1)的分子结构,这种蛋白质有助于燃烧棕色脂肪组织中的卡路里,通常被称为“好脂肪”。发现的基本分子细节可能有助于开发人工激活UCP1的治疗方法,从而燃烧多余的卡路里,并有可能对抗肥胖和糖尿病。
来源:Science Advances
时间:2023-06-09
-
• 《Nature》老年痴呆症的原因之一
研究人员已经表明,髓磷脂缺陷积极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疾病相关变化。
-
• COVID-19会导致脑细胞融合
来自昆士兰脑研究所的Massimo Hilliard教授和Ramon Martinez-Marmol博士探索了病毒如何改变神经系统的功能。在患有“长冠”的人的大脑中发现了导致COVID-19的病毒SARS-CoV-2,它会导致神经元经历细胞融合过程。这一发现为病毒感染后持续的神经系统影响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解释。
来源:Science Advances
时间:2023-06-09
-
• 侵袭性癌细胞通过保护自己的身份而生长
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皮肤癌中心的Christina Scheel博士最近在《Cell Reports》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对最具攻击性的癌细胞如何增殖和传播疾病提出了新的机制见解。这项工作是Scheel博士在慕尼黑亥姆霍兹中心任职期间发起的,代表了与海德堡德国癌症中心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努力的成果。这项研究发表在2023年5月30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
来源:Cell Reports
时间:2023-06-09
-
• 利用剪接技术来理解生物学,并最终解决“不治之症”
细胞使用编辑工具跳过或重新排列存储在DNA中的信息。由于ERC和UKRI共同资助了1000万欧元的ERC协同基金,研究人员今天启动了一个新项目,研究如何用分子精度控制这种机器,这有可能彻底改变生物医学研究并最终治疗人类疾病。
-
• 嗜碱性细胞起源的故事
来自东京医科和牙科大学(TMDU)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细胞群,称为嗜碱性细胞前,它在小鼠造血细胞分化途径中弥合了嗜碱性细胞前和肥大细胞祖细胞(pre-BMPs)和成熟嗜碱性细胞之间的差距。与成熟的嗜碱性细胞相比,这些嗜碱性细胞前具有高度的增殖能力,似乎在对蠕虫感染的反应中起作用。
-
• 研究首次表明,严重的心脏病可以逆转
这项新研究以信件的形式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报告了三名年龄分别为68岁、76岁和82岁的男性,他们被诊断患有甲状腺转蛋白性心脏淀粉样变性,但后来康复了。他们自己的症状改善报告得到了客观评估的证实,包括心血管磁共振(CMR)扫描,显示心脏中淀粉样蛋白的积聚已经清除。
-
• DNA甲基转移酶1缺乏通过抑制胆固醇累积促进巨噬细胞运动性和伤口愈合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周菁课题组在npj Regenerative Medicine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DNA methyltransferase 1 deficiency improves macrophage motility and wound healing by ameliorating cholesterol accumulation的研究论文
来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3-06-09
-
• 基于活细胞动态图像机器学习的多能干细胞分化系统
多能干细胞(如iPS细胞)可分化为多种类型的功能性细胞(如心肌细胞、肝实质细胞、神经元等),这些功能性细胞为再生医学、发育和疾病体外建模以及药物筛选评估提供了无限的细胞来源,推动着再生医...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3-06-09
-
• 欧盟批准首个抗普通呼吸道病毒疫苗
疫苗制造商葛兰素史克公司周三表示,继美国之后,欧盟委员会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个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疫苗,该疫苗将用于6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
-
• 结合生物打印技术
在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地将体积生物打印与熔体电解结合起来。这种方法结合了体积打印的速度和细胞友好性。
来源:Advanced Materials
时间:2023-06-09
-
• 鼻咽癌的预后
鼻咽癌(NPC)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的癌症,鼻咽部位于鼻子后面和喉咙后面上方。鼻咽癌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地理上的倾斜分布,东亚和东南亚的发病率较高。鼻咽癌很难早期发现,治疗通常包括放射治疗、化疗或两者结合。
来源:Karolinska Institutet
时间:2023-06-09
-
• DNAmFitAge:结合体能的生物年龄指标
一篇新的研究论文发表在《Aging》杂志第15卷第10期,题为“DNAmFitAge:结合身体健康的生物年龄指标”。
-
• 入睡困难、睡眠不足与中风风险增加有关
根据2023年6月7日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医学期刊《神经病学》(Neurology?)在线版上的一项研究,有失眠症状(如入睡困难、保持睡眠和过早醒来)的人可能更容易中风。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50岁以下人群的风险要高得多。这项研究并没有证明失眠症状会导致中风;它只显示了一种关联。
-
• 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后化疗的作用
2023年5月26日,一篇新的研究论文发表在Oncotarget上,题为“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后化疗的价值”。
-
• Chat-GPT与研究人员合作设计番茄采摘机器人
在《自然机器智能》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案例研究中,EPFL计算机器人设计与制造实验室负责人Josie Hughes、EPFL博士生Francesco Stella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Cosimo Della Santina使用聊天- gpt设计了一个可工作的机器人番茄收割机。该研究为人类和法学硕士合作设计此类设备提供了一个框架。根据他们的经验,研究人员描述了将人工智能(AI)工具应用于机器人的机遇和风险,他们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改变我们设计机器人的方式,同时丰富和简化这个过程。”
-
• 双重免疫疗法有望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鼻咽癌
在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的领导下,最近公布的一项2期临床试验结果介绍了双重免疫疗法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NPC)。该试验表明,EBV DNA水平较低的患者有更好的反应和无进展生存期。双重免疫治疗有可能成为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无化疗治疗选择。
-
• 研究发现癌症幸存者的日常功能限制在增加
《美国医学会肿瘤学杂志》(JAMA Oncology)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在过去20年里,美国报告功能受限的癌症幸存者比例增加了一倍多。
-
• 几分钟内制成的心脏瓣膜在植入绵羊体内后,可以立即控制血液流动
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廉价的方法,可以在几分钟内制造出心脏瓣膜,这些瓣膜在植入绵羊体内后立即发挥作用。科学家称他们的方法为“聚焦旋转喷射纺纱”,他们将其描述为“一个后面有吹风机的棉花糖机器”。虽然需要长期的体内研究来测试瓣膜的耐久性,但它们在绵羊体内有效地控制了一小时的血流量。这个原型出现在6月7日的《Matter》杂志上。
-
• 肌肉中的脂肪含量能预测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吗?
发表在《美国老年病学会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人体肌肉中的脂肪水平——或肌肉脂肪——可能表明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经历认知能力下降的可能性。
-
• 对抗2型糖尿病的高遗传风险——运动的力量
一个悉尼大学研究表明,高水平的体育锻炼可以显著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即使对那些遗传风险很高的人也是如此。每天进行一小时以上的中等至高强度运动,可使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74%,这强调了体育活动在预防这种疾病中的作用。
来源: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时间:2023-06-09
-
• 动物进化适应与濒危物种保护学科组在藏野驴肠道菌群宏基因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研究论文Effects of ex situ conservation on diversity and function of the gut microbiota of the Tibetan wild ass (Equus kiang)发表在Integrative Zoology(中科院一区)
来源:中科院高原生物所
时间:2023-06-09
-
• 口腔医院邵龙泉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关于牙髓损伤修复的最新研究…
近日,口腔医院邵龙泉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发表了题为“Stage-specific requirement for METTL3-dependent m6A modification during dental pulp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的研究论文。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博士后罗海芸为第一作者,邵龙泉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在高度矿化的牙齿中,牙髓组织不仅提供营养,还能抵御潜在病原体,参与损伤修复。牙齿受到…
-
• 人工智能研究院唐希源研究员及合作者在面向边缘AI的模拟存内计算芯片方向研究取得进…
本文是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类脑智能芯片研究中心唐希源研究员团队在国际集成电路设计领域顶级会议IEEE Custom Integrated Circuits Conference(CICC)上发表论文 A Calibration-Free 15-level/Cell eDRAM Computing-in-Memory Macro with 3T1C Current-Programmed Dynamic-Cascoded MLC achieving 233-to-304-TOPS/W 4b MAC的介绍。北京大学博士后宋嘉豪为第一作者,唐希源研究员与王源教授为通讯作者。不断发展的AI算法对...
来源: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时间:2023-06-09
-
• 上海交大马涛副教授课题组提出光伏组件被动式冷却与增效新方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马涛联合教授王如竹、代彦军,在ACS Energy Letters上发表了题目为“A Hygroscopic Composite Backplate Enabling Passive Cooling of Photovoltaic Panels”的研究论文。研究针对工程应用场景,研发了一种能够实现光伏被动式冷却的轻量化复合背板,该背板基于吸湿性水凝胶,...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06-09
-
• 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举办本学期第四次科研团队沙龙...
来源:上海交大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
时间:2023-06-09
-
• 药物所贺玖明团队研发空间多组学新技术揭示胃癌相关细胞特异的代谢重编程与互作
2023年5月10日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贺玖明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孙成龙、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步召德、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戴文韬等合作 , 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自然 ? 通讯》) 杂志上在线发表 了题为 “Spatially resolved multi-omics highlights cell-specific metabolic remodeling and interactions in gastric cancer”(空间分辨多组学揭示胃癌相关细胞特异的代谢重编程与相互作用) 的 研究论文, 在空间分辨多组学 新 技术 研 发 及 肿瘤代谢 交 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 重要 进展
-
• 血研所程涛等团队联合解析新冠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的血液生态系统
2023年 5 月 16 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程涛等 团队在Immunity 《 免疫 》 上 在线发表了题为 “ Multi-omics blood atlas reveals unique features of immune and platelet responses to SARS-CoV-2 Omicron breakthrough infection ” ( 多组学血液图谱揭示新冠奥密克戎突破感染者独特的免疫和血小板应答特征 )的研究论文 ( pre-proof 版),从血液生态系统的视角剖析了新冠奥密克戎感染者血液组分及组分间的互作关系
-
• 基础所于洋团队开发基于AlphaFold的蛋白功能域比对方法并对BEN结构域进行跨种系注释
2 0 2 3 年5月2 5 日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 所 于洋团队在 Current Biology《当代生物学》 发表了题为“ Unanticipated broad phylogeny of BEN DNA-binding domains revealed by structural homology searches ”(结构同源搜索发现BEN家族DNA结合结构 域存在 广泛跨种系分布)的论文
-
• 基础医学研究所杜文静团队发现苹果酸酶2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新功能
202 3 年 5 月 30 日 , 中国医学科 学院 基础医学 研究所 杜文静 团队在 PNAS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 发表了 “ Cellular redox homeostasis maintained by malic enzyme 2 is essential for MYC-driven T-cell lymphomagenesis ” ( 苹果酸酶2 (M E2 ) 维持的细胞氧化还原平衡对MYC驱动的T细胞淋巴瘤发生至关重要 ) 的研究论文
-
• 肿瘤医院周光飚教授团队在肿瘤免疫疗法疗效预测上取得新进展
2023年5月2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光飚研究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 信号传导和靶向疗法 )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 “ Nuclear AhR and membranous PD-L1 in predicting response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o PD-1 blockade ” (核定位AhR和膜定位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PD-1抗体疗效预测中的作用)的论文
-
• 城环学院朴世龙院士团队揭示土壤氮对人工林植被碳动态和土壤有机碳动态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氮对人工林生物量变化和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关键调节作用,体现了两者由于养分需求所表现出的权衡,且这种权衡在不同树种间表现更为突出:相比之下,生物量增长更快的树种,其导致的土壤有机碳变化量沿土壤氮梯度的下降更加显著。
-
• 我国学者在非绝热全量子化动力学理论方法研究中取得进展
研究成果以“含有电子跃迁的路径积分动力学(Ring Polymer Molecular Dynamics with Electronic Transitions)”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6-09
-
• 我国学者在金丝猴物种形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研究结果以“灵长类黔金丝猴的杂交起源(Hybrid origin of a primate, the gray snub-nosed monkey)”为题,于2023年6月2日在线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l4997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6-09
-
• Cell Discovery|赵扬研究组和合作者建立基于活细胞动态图像机器学习的多能...
?Cell Discovery|赵扬研究组和合作者建立基于活细胞动态图像机器学习的多能干细胞分化系统 ? ? 多能干细胞(如iPS细胞)可分化为多种类型的功能性细胞(如心肌细胞、肝实质细胞、神经元等),这些功能性细胞为再生医学、发育和疾病体外建模以及药物筛选评估提供了无限的细胞来源,推动着再生医...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3-06-09
-
• Cell Discovery|赵扬研究组和合作者建立基于活细胞动态图像机器学习的多能...
?Cell Discovery|赵扬研究组和合作者建立基于活细胞动态图像机器学习的多能干细胞分化系统 ? ? 多能干细胞(如iPS细胞)可分化为多种类型的功能性细胞(如心肌细胞、肝实质细胞、神经元等),这些功能性细胞为再生医学、发育和疾病体外建模以及药物筛选评估提供了无限的细胞来源,推动着再生医...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3-06-09
-
• Cell Discovery|赵扬研究组和合作者建立基于活细胞动态图像机器学习的多能...
?Cell Discovery|赵扬研究组和合作者建立基于活细胞动态图像机器学习的多能干细胞分化系统 ? ? 多能干细胞(如iPS细胞)可分化为多种类型的功能性细胞(如心肌细胞、肝实质细胞、神经元等),这些功能性细胞为再生医学、发育和疾病体外建模以及药物筛选评估提供了无限的细胞来源,推动着再生医...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