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盼与中国合作抗艾 研究鸡尾酒免疫疗法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9年06月24日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推荐:
“我目前的工作主要是寻找艾滋病疫苗和疗法。我的目标是,通过鸡尾酒疗法和免疫疗法,在人类感染艾滋病病毒6-9个月内把病毒全部清除出血液,但是病毒的不断变异是我们面临的难题。我们希望与中国的科学家开展合作。”本月19日上午,刚刚获得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颁发“杰出成就奖”的法国科学家吕克·蒙塔尼尔博士在广州出席首届珠江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发表上述观点。
“我目前的工作主要是寻找艾滋病疫苗和疗法。我的目标是,通过鸡尾酒疗法和免疫疗法,在人类感染艾滋病病毒6-9个月内把病毒全部清除出血液,但是病毒的不断变异是我们面临的难题。我们希望与中国的科学家开展合作。”本月19日上午,刚刚获得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颁发“杰出成就奖”的法国科学家吕克·蒙塔尼尔博士在广州出席首届珠江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发表上述观点。
吕克·蒙塔尼尔(Luc Montagnier)博士现任职于世界艾滋病研究与防治基金会,他因为发现了艾滋病病毒(1983年),与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同时获得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和同事一起,成功复制出传染性较强的1型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组片段,发现了艾滋病病毒循环复制并彼此配合的机理,由此确立了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方法,延缓了这种病毒的传播。此外,他的研究成果也帮助了抗艾滋病药物研究。
“4000万人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300万人因此而失去生命,我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可以亲眼见到这种传染病被根除,至少可以看到它的传播途径被根除。这是有可能的。”77岁的蒙塔尼尔在广州举行的论坛上说,有5%—10%的艾滋病感染者接受了终生治疗,这也导致了病毒耐药株的出现。他的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就不断发生变异,到疾病后期,艾滋病病毒与感染初期的已经完全不一样。
蒙塔尼尔透露,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氧化应激因子”,该因子不仅在感染性疾病中出现,还在癌症、糖尿病等疾病中出现,该因子是导致艾滋病病毒变异的重要因素,可以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变虚弱。即使对感染者进行了抗逆转录酶的治疗,血液中仍然能检测到存留的艾滋病病毒。
“如果能清除掉这些存留的病毒,就能让感染者不再发病,保持健康。”蒙塔尼尔介绍,他的研究方向是,在进行了鸡尾酒疗法6个月后,加上免疫疗法,阻断艾滋病病毒的RNA向cDNA转录,打断病毒的复制周期,从而在人类感染病毒6-9个月内把病毒全部清除出血液。 (廖怀凌)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