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核自噬的定量超微结构时间线揭示了动力蛋白样蛋白1在核膜中的作用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2月10日 来源:Nature Cell Biology 17.3
编辑推荐:
Mannino等人利用晶格薄层显微镜和相关的光学和电子断层扫描技术提供了酵母核吞噬的定量和超微结构时间线。他们确定了动力蛋白样蛋白1在外核膜裂变中的作用。
维持核膜稳态的自噬机制是抵御衰老和疾病的屏障。在此,我们通过利用四维晶格光片显微镜和相关光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定义了酵母中核巨自噬(nucleophagy)的定量和超微结构时间线。
核巨自噬从选择性自噬受体Atg39在核膜的快速积累开始,在大约300秒内结束,完成Atg39-货物向液泡的转运。尽管有几条通往液泡的途径,但至少有一条途径包括两个连续的膜分裂步骤:内核膜(INM)分裂产生一个位于核周间隙的INM衍生囊泡,以及外核膜分裂释放一个双膜囊泡到细胞质中。
外核膜分裂与吞噬体的参与无关,而是依赖于意外地被招募到Atg39积累部位的类动力蛋白1(Dnm1),该过程由Atg11介导。Dnm1的缺失会损害核巨自噬通量,导致核巨自噬在内核膜分裂后停滞。
这一研究揭示了核和INM货物如何在不损害完整核结构的情况下从完整细胞核中移除,部分是通过Dnm1在核膜重塑中的非典型作用实现的。
知名企业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