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上居然有甜味受体!科学家发现心脏调节的新途径

【字体: 时间:2025年02月18日 来源:AAAS

编辑推荐:

  在一项惊人的发现中,科学家发现心脏拥有“甜味”感受器,类似于我们舌头上的感受器,用甜味物质刺激这些感受器可以调节心跳。这项研究为了解心脏功能开辟了新的途径,并有可能开发出治疗心力衰竭的新方法。

  

在一项惊人的发现中,科学家发现心脏拥有“甜味”感受器,类似于我们舌头上的感受器,用甜味物质刺激这些感受器可以调节心跳。这项研究为了解心脏功能开辟了新的途径,并有可能开发出治疗心力衰竭的新方法。

虽然味觉感受器传统上与舌头和我们感知味道的能力有关,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些感受器存在于身体的其他部位,在那里它们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项新研究首次确定了心脏肌肉细胞表面的特定“甜味”受体,即TAS1R2和TAS1R3。这项工作将于2025年2月15日至19日在洛杉矶举行的第69届生物物理学会年会上发表。

新的研究发现,这些受体不仅存在于心肌中,而且具有功能性。当研究人员使用阿斯巴甜(一种常见的人工甜味剂)刺激人类和小鼠心脏细胞中的这些受体时,他们观察到心肌收缩力的显著增加和钙处理的加速——这是健康心跳的关键过程。

芝加哥洛约拉大学(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乔纳森·柯克(Jonathan Kirk)实验室的研究生米迦·约德(Micah Yoder)说:“研究表明,在你吃完饭之后,你的心率和血压实际上在上升。”以前,这被认为是一个神经轴发出信号。但我们提出了一个更直接的结果,即我们在饭后血糖会飙升,这与心肌细胞上的甜味受体结合,导致心跳的不同,”他补充说。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受体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中更为丰富,这表明它们可能与疾病有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刺激受体会引发心脏细胞内一系列分子事件,包括控制钙流动和肌肉收缩的关键蛋白质。

“在心力衰竭期间,心脏正在改变其能量格局,并优先考虑葡萄糖的摄取和使用。因此,在这种能量变化期间,心脏可能需要改变其营养感知能力来适应这种转换,”约德解释说。

此外,他们的研究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大量饮用人工加糖饮料与心律失常或心律不齐有关。尤德指出,这些甜味感受器不仅受到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剂的特别刺激,他还发现,这些甜味感受器的过度刺激会导致心脏细胞中类似心律失常行为的增加。

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充分了解刺激心脏中这些受体的长期影响,以及在心力衰竭的情况下,这些受体如何被靶向以增强心脏功能。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