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ectious Agents and Cancer》:Optimizing timing for elective surgery in cancer patients following COVID-19 infection; a post-pandemic analysis
编辑推荐:
新冠疫情下,癌症患者择期手术时间存在争议。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9 月至 2023 年 4 月术前确诊新冠的成年癌症患者病历。结果显示手术≥17 天可降低术后肺部及其他并发症风险,该研究为确定手术最佳时机提供依据,意义重大。
新冠疫情的爆发,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全球,给医疗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风暴中,癌症患者的治疗面临着诸多困境。由于新冠病毒的高传染性和对患者身体机能的影响,原本常规的医疗流程被打乱,其中择期手术的时间安排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对于癌症患者而言,手术是治疗的关键手段之一,手术时机的选择直接关乎治疗效果和预后。然而,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术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如术后肺部并发症(PPC)、手术部位感染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成本,还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与此同时,不同的指南对新冠感染后择期手术的时间建议差异较大,从 2 周 到 12 周不等,这使得临床医生在决策时无所适从。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来自约旦侯赛因国王癌症中心(King Hussein Cancer Center)的 Mahmoud Al-Masri 等人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确定新冠感染后癌症患者择期手术的最佳时机,以最小化术后 30 天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研究成果发表在《Infectious Agents and Cancer》杂志上。
研究人员采用回顾性病历审查的方法,收集了 2020 年 9 月至 2023 年 4 月期间在侯赛因国王癌症中心计划进行择期手术、但因新冠病毒核酸(PCR)或快速抗原检测确诊感染新冠而推迟手术的成年患者的资料。研究排除了儿科患者、非择期手术患者等。
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 30 天内的并发症,如术后肺部并发症、死亡率、再次手术、再次入院和住院时间。其中,术后肺部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不张、气胸和吸入性肺炎等;住院时间从手术日期计算至出院日期,30 天死亡率、再次入院或再次手术仅纳入与手术直接相关的情况。次要结局指标为新冠疫情不同浪潮对手术结果的影响,研究将 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1 月定义为第一波,此后为第二波。
研究使用 R 软件 4.2.1 版本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描述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病理特征,采用独立 T 检验分析连续数据,卡方检验分析分类数据,将单变量分析中显示有显著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变量回归分析,并使用 ROC 曲线确定手术的最佳时间,以最小化上述结局指标,设定显著性水平为 p<0.05。
研究共纳入 358 例患者,平均年龄 51.5 岁,女性占 58.9%,102 例(28.5%)为主动吸烟者,201 例(56.1%)存在合并症,其中 18 例(5.0%)术前有肺部合并症。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为乳腺癌(n=108,30.2%)、胃肠道(GI)癌(n=71,19.8%)和血液系统癌症(n=52,14.5%) 。手术时 45.8% 的患者接种了新冠疫苗,54.8% 的患者在新冠确诊时出现症状,最常见症状为疲劳。358 例记录中,97.2% 通过 PCR 确诊,2.8% 通过快速抗原检测确诊,19 例(5.3%)手术因新冠检测阳性取消,94.7% 的手术延迟。
在 339 例接受手术的患者中,术后并发症患者与无并发症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肺部疾病、吸烟状况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接种疫苗的患者手术时间较未接种者短(平均 11.7 天 vs. 20.3 天,p<0.001) ,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4% vs. 21.9%,p=0.59)。第一波疫情中手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7.2%(23/134),第二波为 26.8%(55/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且第一波手术平均时间为 41.3 天,第二波为 26.7 天。新冠确诊时出现症状的患者比无症状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27.3% vs. 17.8%,p=0.04)。
通过 ROC 模型确定新冠检测阳性后 17 天为手术的最佳时间(AUC=0.643) 。≥17 天手术组的总体术后并发症(OR=0.36,P<0.001)、肺部并发症(OR=0.27,p=0.007)、手术部位感染(OR=0.32,p=0.01)和 30 天再次手术率(OR=0.30,p=0.03)均较低,住院时间也更短(平均 2.46 天 vs. 6.4 天,p<0.001) 。30 天术后死亡率和 30 天再次入院率虽也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9,p=0.168)。
多变量分析显示,手术时间和新冠感染时是否有症状是术后并发症的重要预测因素。手术时间≥17 天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可能性更低(OR 0.39,p=0.002),而新冠疫情浪潮并非术后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p=0.188)。
该研究明确了新冠感染后癌症患者择期手术的最佳时间为至少 17 天(2 - 3 周),这一结果为临床医生在安排手术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然而,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单中心研究、回顾性研究设计、未考虑新冠病情严重程度、缺乏长期随访等。未来需要更多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探究不同癌症类型、手术复杂程度、新冠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对手术结果的影响,同时评估疫苗接种状态对术后结局的影响,以完善新冠感染后癌症患者的手术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