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番茄黄化曲叶中国病毒及其伴随卫星DNA的遗传变异与分子进化研究
《Phytopathology Research》:Genetic variation and molecular evolution of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 and its betasatellite DNA isolates in China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Phytopathology Research 3.2
编辑推荐:
为解决番茄黄化曲叶中国病毒(TYLCCNV)及其伴随卫星DNA(TYLCCNB)的遗传变异与分子进化机制问题,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通过对中国168份样本的系统分析,揭示了TYLCCNV/TYLCCNB种群的地理分布特征、重组热点(C1/C4和βC1基因)及正向选择压力(C4基因),为病毒防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该研究首次发现A-rich区域是卫星DNA的主要突变热点,发表于《Phytopathology Research》。
研究采用PCR检测、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云南、四川和广西采集的11种作物和11种杂草样本中,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得TYLCCNV(57株)和TYLCCNB(109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运用MEGA11构建系统发育树,RDP4进行重组分析,DnaSP计算种群遗传参数,并通过室内接种实验验证自然种群突变规律。
地理分布分析显示,TYLCCNV阳性率最高达50.5%(四川),且主要分布在烟草和番茄等5种寄主。系统发育树表明病毒种群按地理来源聚类为3组,与寄主无关。重组分析发现C1(复制相关蛋白)和C4(症状决定因子)是TYLCCNV的主要重组热点,而βC1(运动蛋白)是TYLCCNB的重组热点。种群遗传显示C4基因受正向选择(dN/dS>1),而其他基因均受负向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四川和广西种群间基因流显著偏低(Fst>0.33),表明地理隔离是塑造种群结构的关键因素。
分子变异研究发现,TYLCCNB突变率(1.2×10-3-1.5×10-3)显著高于TYLCCNV(2.2×10-4-4.3×10-4)。室内接种实验证实,TYLCCNV突变集中于C1/C4区域(占60%),而TYLCCNB及其相关卫星DNA(TbCSB、MYVB)的突变主要分布在A-rich区域(最高达91.8%)。自然种群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规律,且发现G→T和C→T是主要突变类型。
该研究首次系统阐明了TYLCCNV/TYLCCNB在中国的地理分布格局和分子进化特征。发现C4基因的正向选择可能与其症状决定功能相关,而A-rich区域作为卫星DNA的突变热点,暗示其在病毒适应性进化中的特殊作用。研究提出的"地理隔离驱动遗传分化"机制,为解释双生病毒种群结构提供了新视角。这些发现不仅为开发抗病毒策略提供了靶点基因(C1/C4和βC1),建立的种群遗传分析方法还可推广至其他植物病毒研究。
知名企业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