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对“诺贝尔”得主基因讲座反响强烈

【字体: 时间:2000年08月08日 来源:

编辑推荐:

  

  

[2000/08/07北京青年报]“我不懂中文,又是德国人,英语讲得不太好,所以今天的交流可能会有困难。昨天,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生物化学家米歇尔开讲他的报告时提出了这个担心。但是或许他没有料到,报告讲完后提问的人一个接一个,用的全是英语。

250多人从头至尾听完了米歇尔关于基因的报告。他们当中有的是接到主办者请柬应邀而来的,有的则是从报纸上得到消息临时赶来的。报告的题目是《知道了基因图谱,下一步做什么》。米歇尔讲了6个步骤,花了1个半小时。

由于报告拖延的时间太久,尽管举手想要提问的人越来越多,但当第5位听众提问时,主持人不得不宣布这将是“the last one”(最后一个)。

第一个提问者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赵保路研究员。他的问题是:基因图谱绘完并公布后,结构基因组、蛋白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三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哪一个更科学一些?米歇尔回答应该是功能基因组。 赵保路对记者说,他的这一回答与生物物理所刚刚做出的选择相同。早在人类基因组图谱公布之前,他们所的科研人员就争论下一步是应该研究结构基因组呢还是功能基因组,米歇尔的回答对他们的工作帮助很大。

第二位提问者的年轻让人吃惊,后来记者知道他只有26岁,是阜外医院的一位医学硕士。他连提了3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尽快找出与某种疾病相关的基因。米歇尔说可以用动物先建立疾病模型,比如让老鼠患上某种疾病,然后观察它的基因变化。

中国医学科学院王以光教授提问:在下一步,中国如何才能在基因研究中找到自己的地位?米歇尔建议,第17条染色体是关于种族遗传的,中国或许在关于这一条染色体的研究上可以参与的较多。

提问者中,中国科学院发育研究所的一位专家英语极为流利地道,让米歇尔的英语相形见绌,他惊讶地耸了耸肩。

昨天米歇尔所说的研究基因的6个步骤是:第一步:识别基因。第二步:研究基因及其产品所表达的蛋白功能。第三步:找出哪一个基因在什么条件下在哪种类型的细胞中表达。第四步:找出哪一种蛋白在什么条件下在哪种细胞出现。第五步:找出哪种蛋白和哪种蛋白相互作用,或者哪种蛋白和哪一部分DNA相互作用。第六步,确定蛋白的工作机理。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