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转基因生物工程是科学发展必然

【字体: 时间:2001年06月22日 来源:

编辑推荐: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杨明炜:5月23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签署第30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公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6月6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一时间,关于转基因的相关问题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人类为什么要发展转基因生物技术?

  对于记者提出的疑问,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林忠平及他的助手倪挺向记者详细地介绍了转基因方面的情况。

  林忠平教授说,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其中12亿人吃不饱),如果人类饮食中15%的热量来自于动物类食品,则以有史以来最高纪录的粮食产量(1985年)计算,仅可供养约40亿人口,而以肉类食品占35%的美国人和西欧人的饮食结构来计算,只能供养25亿人口,不及现在世界人口的一半。

  在人口和需求增长的压力下,在耕地不断削减的形势下,解决食物问题的惟一的出路是农业技术革新。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已在第一次绿色革命浪潮中达到它的高峰。绿色革命创造了粮食增产的历史记录,也造成了过量使用化肥和滥用农药污染环境的不良后果。以拟南芥基因组测序完成和水稻基因组研究的重大进展为标记的植物基因技术的进步已经为新的农业革命准备了条件。发达国家在90年代就充分认识到转基因生物工程的重大意义,并已经着手研究开发或已经取得巨大成功。

  正因为这样,最近欧洲一些政府要员(如英国、德国)也已经要求调整对转基因食品的政策。因为以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建立起来的贸易壁垒将会损害这些国家的生物技术的进步,使他们在未来最重要的技术领域处于劣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提出将用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来养活他们的人民。不愿意由于一个被误导的观念而被拒绝拥有生物技术。“我们不要求别人为我们生产粮食”。我们中国人更应当懂得如果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拉大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所包含的危险及未来的后果。

  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是植物生物技术的重要课题。50年代到90年代之间中美洲危地马拉严重的杀虫剂中毒事件发生在棉花农业工人中,最终导致拉美棉花产业的崩溃。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棉花受棉铃虫的危害非常严重,在一个时期里棉花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大量使用杀虫剂的恶果之一是棉铃虫的耐药性迅速增加,棉农不得不放弃种植棉花。Bt基因转化的抗虫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转基因抗虫棉花受到广大棉农的欢迎。由于大幅度减少了杀虫农药的使用,田间许多有益的和无害的昆虫免遭杀戮。

  基因工程改良的作物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植物耐旱、抗寒、抗盐碱,提高植物抗病、抗性等诸多方面都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发展转基因生物工程是时代要求,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

  转基因生物工程的不安全性被夸大了

  但不幸的是,这种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的高新技术仍然遭到一些的“生态主义者”的中伤。一些媒体也大肆渲染携带Bt基因的玉米花粉毒杀了斑蝶的事件。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副所长朱桢认为,任何一项新技术问世时往往不是十分完善的。引起争议和反对也是很正常的。但是作为一种人类技术进步的潮流和带全局性的技术政策,社会应对它做出适时的、明智的判断。

  林忠平教授说,道理很简单。如同对火的应用、反核能的应用、网络的应用一样要有严格的共同遵守的法规。但是我们不赞同绿色和平组织的反科学的思潮和行为。我们也不赞成一些媒体对转基因产品不加科学分析的态度,并造成对公众的误导。一种见解认为转基因食品虽未发现其有害,也未证明其将来也无害,因此还是不要吃为好。持这种见解的人主张转基因技术缓行,但林忠平认为:火车发明之初,便有人断言,如果车速超过每小时40公里,人都要发疯的。有了飞机之后,若要求证明飞行对人无害,现在和将来都很难给出绝对的答案。

  专家认为探索是无止境的。不能因为要进一步探索而却步不前,更不应当百般阻挠。蒸汽机、电力、核能、航天、电子技术、网络信息乃至基因技术对人类的进步都至关重要,在它们发展的初期,人们往往会发生一些疑惑。

  因此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发挥其有利的一面,最大限度地消除其不利的一面。例如当人们将一种未知的基因引入某些植物时,人们要看看这种基因的产物会不会通过食物或花粉的途径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要对这种可能性做出评估。

  专家认为,绝大多数的分子生物学家都赞成积极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应用,也赞成对转基因植物和产品进行严格的监管措施。这就是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出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原因。

  超级怪物不会出现

  对于一些耸人听闻的报导认为以后什么的怪物都会被制造出来时,专家认为这是无稽之谈!

  林忠平教授说,新的转基因技术扩大了基因转移的范围,扩大了人类利用基因资源的范围。这正是许多育种家努力实现的目标。它并不像一些媒体所渲染的那样:此后基因可以在物种之间任意流动了。

  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已同时形成了自己特殊的生殖方式,特殊的生殖生理特征,形成了物种之间在生殖上隔离的相对屏障。转基因植物通过特殊的遗传操作获得了某种新的基因并赋予新的性状,但依然保持一个物种所特有的生殖隔离。现代的基因操作技术仍然是遵循自然规律去进行的。因为科学家更加深入地掌握了自然规律,他们寻到进入基因宝库的途径,他们可以更快更有目标地利用自然界的基因资源,创造新一代的植物和动物产品。科学的先驱者们通过人工选择和强制的杂交育种,创造了自然界本不存在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在野生的条件下是不会存在的)。转基因技术绝对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行为。

  专家举例说,大约35亿年的生命演化历史创造了形形色色的物种,其中蕴含着各不相同的遗传信息。生物之间信息的交流包括DNA的传递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物种进化的一种途径,人们早已知道如果一种生物遗传物质交流的范围太狭窄,就容易造成种群的退化,这也是导致一个物种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而灭绝的原因。超级怪物不可能出现。

  转基因生物工程潜力不容置疑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教授罗明典认为,21世纪生命科学将大放异彩这一点已没有人怀疑。包括植物基因技术在内的生物技术正在突飞猛进。科学家和管理部门非常谨慎地在控制严格的条件下进行转基因植物田间试验许多年。

  1996年转基因番茄首次进入市场,还有许多人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但这并没有遏制住转基因技术的迅速推进。估计全球转基因作物在2000年达到44.2百万公顷。2000年比1999年增长11%。美国等6个国家的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已达到25.8百万公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59%,虽然欧洲国家抵制美国优质、廉价的转基因产品,但大豆、棉花、玉米、油菜籽等重要作物的转基因产品仍然以很高的速度增长。美国转基因食品数千种并未发现有一例不安全的事故。虽然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遇到挫折,但其国内市场上美国人民已无可选择地大量消费转基因产品。

  据估计,200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是4420万公顷或1亿零920万英亩。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是首度全球种植面积超过1亿英亩,几乎达到4千5百万公顷的年度。分析比较一下这一数据,4420万公顷面积几乎相当于英国国土面积的两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在1999和2000年之间的增长率是11%,1年间增加了430万公顷或1060万英亩。

  在过去的1996至2000年5年间,全球的转基因作物增长了25倍之多,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2000年的4420万公顷。这一增长态势反映了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们均已逐步接受了转基因作物。而且,在1996至2000的五年间,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数量亦翻了一倍多,从1996年的6个,到1998年的9个,直至1999年的12个和2000年的13个国家。

  同时,发展中国家也认识到了转基因生物的重大意义,也纷纷开展种植转基因生物。自1996年到2000年,将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相比可以看出,全球面积的85%种植在工业化国家。然而,发展中国家转基因粮食的种植面积已连年增加:从1997年的年递增14%,到1998年的16%,1999年的18%,直至2000年24%的增长率。由此可见,在200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4420万公顷中的大约1/4,即1070万公顷种植在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面积据估计已由1999年的3990万公顷增至2000年的4420万公顷,使得全球的面积在2000年增长了430万公顷,较1999年递增了11%,所有这些430万公顷的增加面积中,有360万公顷,相当于84%是在发展中国家增长的。

  最后,专家认为中国农业生物技术的进步还要有企业界的支持,如果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受阻,生物技术停滞于实验室阶段便不可能有充足的资金使其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农业生物技术进步的机遇,我们这个悠久农业历史的国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前途堪忧。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