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问鼎诺贝尔,除了时间还需什么

【字体: 时间:2004年10月12日 来源:文汇报

编辑推荐:

  

      今年的诺贝尔奖揭晓之际,巴里·夏普莱斯应邀访问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给秋日的申城吹来了更强劲的“诺贝尔之风”。这位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带来的新名词——“点击化学”,令中国同行们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网上信息量的反差进一步印证了这种感觉。在google上查询“点击化学”,搜到的中文信息寥寥无几;而键入“click chemistry”,则可以找到数百篇相关论著。事实上,“点击化学”是美国在2000年就已开始探索的研究领域,而在我国,即使是在顶尖的科研机构中,它也还是神秘的“陌生客”。 

    差距让我们再次反思那个带来一次次期盼与失望的问题——“中国距诺贝尔科学奖有多远?”,有权威人士给出了中国10年或20年内拿诺贝尔奖的时间表。但除了时间,我们似乎还需要更多的东西…… 


    不跟风 

    前不久在回答“诺贝尔奖缘何频频花落美国”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说:“一个重要因素是鼓励创新精神和向各种假设提出挑战。”刚刚获得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以色列科学家也表示:“在选择课题方面,我们不必去随大流,跟着所有人一起去搞蛋白质合成、DNA或者研究基因组,而是更应该从本质上去发现真正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些观点也许能给我国的科研人员一些启示。 

    人们常说,在科学上偶然性往往大于必然性,很多科学成果都是科学家“想入非非”的结果,这些科学上的“异端”成就了科研上的“领跑者”。而诺贝尔奖的宗旨正是奖励有开创性贡献的科学家,这里没有“跟风者”的位置。 


    非共识 

    面对诺贝尔奖的梦想,国内的科学家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戴立信院士在与巴里·夏普莱斯接触后感慨颇深,他强调要给“非共识性项目”更多的支持。他说,那些经过层层评审、大家“达成共识”的项目是很难获得诺贝尔奖的。 

    近年来在国家、上海的科研项目评审中开始对一些“非共识性项目”给予一定支持,这应该是中国科研突破的一个信号。 

    复旦大学王迅院士在分析历年诺贝尔奖时则指出,很多科学家因为年轻时的成果而获奖,那时他们其实都还是“小人物”。诺贝尔奖对于知名权威并不青睐。 



    难预见 

    而对于“能否对我国问鼎诺贝尔奖做出规划或预见”的问题,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著名华裔科学家饶毅关于“国家科学规划”的论述也许能解答这个疑问。他认为,多年来国际科学的历史证明,原则上,基础研究是不能进行长期规划的,因为科学的真正前沿和最激动人心的突破不是靠计划可以得来的,科学前沿最重大的发现通常都不是预计和计划的产物。 

   戴立信院士同样指出,在基础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中强调“可行性”意义不大,评审中“可行性”越高的项目可能创新性越小。王迅院士也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两个概念,在工程技术中我们可以做“中长期规划”,但基础科学上不可能搞“有计划”的研究,也不能靠“权威把关”,而更需要灵感和探索…… 

    对于中国科学的“诺贝尔之梦”,科学家们还有很多话要说。我们的报道仅仅是引出话题,欢迎读者对此作进一步讨论、交流。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诺贝尔奖|中国|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