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

【字体: 时间:2004年12月14日 来源:中国医药网

编辑推荐:

  

  随着居民保健意识的增强和社会需求的增加,医药行业景气指数呈一路上升态势,医药行业保持较快发展。2003年受SARS影响,行业异常快速增长,达到近几年来最高点。但SARS过后,行业景气逐月回落。2004年6月开始医药行业景气指数止跌回升,到9月已经连续4个月上升,9月医药行业景气指数为110.65。

在行业景气上升的同时,2004年我国医药行业及上市公司均表现为盈利能力的下降。2004年整个医药行业的销售额增长保持2000年以来的增速,为17%,稍低于2003年19%的水平。但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在下降,具体表现在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的下降和销售利润率的下滑。整个行业有1/4的企业亏损。而且,应收账款净额的同比增长率在12%-13%左右,远高于前几年水平。这可能与宏观调控导致企业资金面吃紧有关。

2004年行业盈利能力下降、利润空间缩小的局面,主要是生产成本的上升及药品价格的下降所导致的。

首先是生产成本上升:包括(1)原材料:主要表现为粮食价格上涨以及石油导致的基础化工产品涨价。(2)动力成本:煤、水、电、蒸汽等动力成本上升。(3)包装材料:由于SFDA规定,青霉素、氨苄从明年开始必须全部改用丁基胶塞使企业生产成本上升。(4)环保成本:主要表现为环保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

其次是药品价格下降包括(1)政府定价的药品仍将延续价格下降趋势:从2004年6月7日开始实施的部分抗感染药限价令的实施最终会通过药品定价机制传导到化学药品生产企业,导致企业的利润率下降。发展改革委、卫生部于2004年10月9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价格监管减轻社会医药费负担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再次明确继续降低政府定价药品价格;9月16日发布的2004年版《医保目录》也使得药品价格有下降的趋势,2004年版《医保目录》与2000版相比,中成药和西药分别增加了98%和42%。医保目录品种的增加使政府定价的药品范围扩大,而政府定价药品未来仍存在降价空间;还有招标采购也使得药品价格继续下降,国家规定将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支出中80%以上的品种(中药饮片除外)纳入集中招标采购,同时医药机构占我国药品消费市场的八成左右。从本意上说,政府是希望通过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纠正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减轻群众医药费负担,并通过合理确定中标药品零售价格,切实做到让利于民。这也使药品价格将仍处于下降通道中。(2)供大于求导致药品价格下降:大宗原料药的价格受此因素影响最著,如青霉素工业盐、VC等。

再者其它因素也造成今年医药行业整体赢利能力下降。(1)出口退税率下降: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的规定,医药行业出口退税率调整较大的是紫杉醇原料药和西药原料药。紫杉醇原料药依据规定退税率从原来的17%降为0;而占我国医保商品出口一半份额的西药原料药的退税率从15%-17%降到13%,降低了2-4个百分点。按照现行税收政策,西药制剂、医疗仪器及器械退税率则保持不变。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增加约1个百分点。(2)升息:此次贷款利率上调会增加企业资金成本,具体表现为财务费用增加。经测算,对医药板块的EPS影响为0.00067元/股;贷款利率调整以中长期为主,上调幅度大于短期。考察医药行业92家上市公司2003年末期及2004年中期的债务结构,行业总体以短期贷款为主,长期贷款为辅,二者比例大约为6:1(数据取自聚源数据投资分析系统),长、短期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行业平均为27%,其中短期贷款占比为23%,长期贷款占比为4%。就个股而言,此比例从0到69%不等。贷款利率的增加对借款比例高的公司,尤其是长期贷款比例高的公司而言,资金成本增加显著。

医药市场发展走势分析

2005年,宏观经济环境在国家提倡科学发展观的调控中,将呈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格局。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步恢复和加快、国内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的日益成熟,国民经济仍可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GDP增长率将达到9%左右。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是医药经济增长的基本面,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提高,为推动和促进医药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近年来,医药行业通过大力推进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已步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上升阶段,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预计2005全年各项指标仍将呈现两位数的增长,要达到和实现这一预期目标,必须对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挑战有清醒的认识并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

——医药市场的诸多变数仍将使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2005年是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的一年。企业一方面面临加入WTO,国外资本和企业进入我国药品分销市场与之竞争;我国医药分销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国际竞争力弱,在规模、资本、网络、业态、效率、管理、营销手段等方面将受到来自国际跨国公司的挑战;另一方面,“三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将在进一步规范完善中持续开展下去;药品价格更趋市场化;后GSP时代的竞争;药品分类管理提速等一些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将给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出更高的标准。医药资本结构、体制、市场格局、营销模式、工、商、卫关系都将在变局中寻求新的突破。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是把握未来趋势积极应对挑战,主动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分析宏观环境及各种医药改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正确把握市场脉搏及发展方向,重新选准在市场中的定位。要探索适合自己的营销策略和模式,善于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同时进行,才能在变局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医药商业微利时代,直面流通领域改革的提速

几年来,受政策因素及市场理性、非理性竞争的影响,医药商业已步入微利时代。医药流通领域出现新的竞争态势和格局,呈现国内竞争国际化;单体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单纯追求市场份额竞争转向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的竞争;市场竞争转向直接争夺客户,争夺销售终端;产品竞争则转向品牌之争;企业正从各自为政的单一领域竞争转向生产、流通、医院全方位的完善优化供应链之争。未来医药商业的毛利只会下降不会上升,预计由目前的8%~9%逐步降到6%~7%或更低,流通费用率也会由目前的8.75%逐步下降。重组是未来医药行业发展与变革的重头戏,通过改革与重组,企业组织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批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大企业集团将成为引领我国医药发展的主力军,其生产经营集中度、利润集中度将进一步凸现。因此,医药商业企业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进行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的创新,要以节约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规模化程度为目标,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为重点,推动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流通企业做大做强。

——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具备有利的市场契机

21世纪,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到来,人们珍爱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越来越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完善;以及农村“两网”建设,医疗卫生基础建设的加强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为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市场契机。消费市场将出现新的变化:一是消费区域将由城市向农村延伸;二是消费对象进一步拓宽;三是消费选择更为广泛;四是消费目的由防病治病扩大到健身益智;五是消费求新、求天然、求疗效好。此外,“低水平、广覆盖”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进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都将增加对医药产品的需求,从而拉动医药经济的适度增长。

——从降费增效切入,寻求经营模式的突破

未来一段时间,企业必须在市场利润逐步萎缩的情况下,迅速完成经营方式及经营理念的转变,顺应市场趋势的变化,按照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推广批发企业实施代理配送制,零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制。区域市场联动是未来医药流通发展的新格局,不同地方的批发企业应各自发挥在本地的优势,在品种上相互调节,发展联合代理配送服务相互支持,既竞争又合作,以期获得更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流通成本。要抓紧调整、完善建制,促进服务,抓好低成本策略的推进,在管理上开源节流,加强与厂家的战略联盟;抓好重点品牌品种的资源,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抓好创新服务,逐步实现向服务性企业迈进;抓好物流运行管理,凭借配送优势,提升服务水平。

——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控制率,拓展企业经济增长的空间

企业应根据卫生资源的重新配置,关注和研判新版医保目录扩容的动态(新修订的医保目录中,中成药品种由415个增加到823个,增加98%;西药品种由725个增加到1031个,增加42%。此外,中药、区别于普药的新药、乙肝和艾滋病等抗病毒药物增长的幅度最大),根据消费需求的多层次变化,加快经营结构的调整,制定品种供应和营销策略。要完善优化供应链,抓好品种、网络、配送服务,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瞄准OTC市场、农村市场和社区卫生服务这一阵地,加快开发新的市场领域,扩充网络、扩大市场可供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以拓展企业经济增长的空间。

前三季度,全国医药经济运行态势基本良好,为下一阶段医药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奠定了基础。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中的不平衡和要素的瓶颈制约。一是企业规模问题依旧突出,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且布局分散;二是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低,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重复生产情况严重;三是医药流通体系不健全,企业两极分化严重,改革和战略重组的任务仍很艰巨,降费增效尤为关键;四是产品质量、性能有待提高;五是外贸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此外,能源供应紧张,主要原材料价格的上扬及企业应收帐款的居高不下均制约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医药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和稳定性的实现与提高。

综上所述,各地要抓住市场发展契机,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分析研究医药市场的走势,切实把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力争在深化改革和加强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促进医药经济的适度快速、稳定协调地健康发展。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医药行业|盈利|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