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论成败——发表论文是与非

【字体: 时间:2004年12月15日 来源:健康报

编辑推荐:

  

  记得上学时曾流行一句话——考,老师的法宝;分,学生的命根。参加工作后发现,论文是医生的“命根”。那么,你对论文的载体——学术期刊了解多少呢?大家该怎么理解论文的评价指标?200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刚刚揭晓,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专家。

  学术期刊知多少

  中华内科杂志副总编辑兼编辑部主任游苏宁认为,期刊最重要的是读者,而不是任何评价体系。SCI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就连SCI创始人Garfield博士也曾明确指出,任何从定量数据中所取得的结果总是取决于应用中的智慧。因此,期刊不是为指标服务的,比如SCI评价体系就只有20多个国家在用。当然这并不是说SCI不好,国内确实要有一批高质量的杂志去冲击SCI,但大多数杂志还是要有责任、有义务为中国读者服务。好的杂志应该首要做到的是让读者和作者满意,而不仅仅是沉湎于SCI影响因子。

  对于期刊的分级,现在许多医务人员和医疗主管部门错误地认为在中国的医学期刊中,中华医学会出版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为一级,全国性学会或协会主办的“中国系列杂志”为二级,“实用系列杂志”为三级。另一种错误的观点是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定为国家级,“中国系列杂志”和各省及大学的学报定为省部级,其他杂志定为地市级。而且各地在学术职称的评定和医学成果的鉴定及评比中,对发表在不同等级期刊中的各种论文常制定不同分值。

  尽管这种做法由来已久,但缺乏可信的依据。新闻出版署曾指出,期刊有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但这是根据行政管理机构来划分的,与期刊的质量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期刊主管部门从来没有对期刊进行分级。近年来,随着各种炒作,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几乎成为期刊分级的惟一指标。事实上,将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与期刊和论文的学术质量直接相连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就每一种期刊而言,高水平的期刊也有发表低水平论文的可能。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所获得的行业认同度,并非通过各级主管部门对期刊进行分级而获得。


  核心期刊≠水平高

  游苏宁表示,某些医学期刊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在期刊的封面上刊登了许多使读者产生困惑的信息,比如自诩为某领域的“核心期”,其实所谓的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年度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的统计源期刊。客观地说,刊物既没有级别,也不存在核心,每一种期刊均有其存在的价值,为了发扬自己的长处,绝大多数期刊都应该在市场竞争规则中形成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格局。更应该认识到的是,期刊的质量历来取决于期刊稿源的质量。期刊办得好与不好,作者最有发言权。如果认为某刊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中具有权威性,那么就会选择这样的期刊去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从来就不在封面上打造“核心期刊”,但在广大医务工作者心中,它却是我国高水平医学期刊的代名词。

  正是由于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的错误理解,许多科研单位的主管部门要求本部门的科研论文均要发表在被SCI收录的期刊中,这种导向将引导我国科技工作者把自己的相对高水平科研成果投向国外的高影响因子刊物,从而使得我国的绝大多数优秀科研成果不能为中国的同行首先获悉,也使得国内的科技期刊在学术水平和国际化方面陷入困境。因此,我国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和各级主管部门在利用文献计量方法评价我国的科研成果时,要充分结合我国的客观实际,处理好SCI与国内主要科技期刊检索系统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医学期刊的发展,进一步繁荣我国的医学交流。


  评职称看论文是一种进步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武夷山研究员说,中国现有科技期刊4800多种,他们研制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的统计源期刊,即“核心期刊”共1576种,其中约有1/5是医药卫生类,这与SCI收录的比例大体相同。设置“核心期刊”的确不是为了评价期刊质量,而是为图书馆有效收藏服务的,因此会因地、因时、因单位而不同。例如物理、化学、医学等图书情报机构确定的核心期刊肯定不一样,因为各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同。作为国家统计源期刊,他们在选择核心期刊时考虑了很多指标,如学科专家的意见、影响因子、地域与学科覆盖面,以及是否被SCI、EI、日本科技文献速报、INSPEC等多种国际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不可否认,从统计上说,进入核心期刊的学术期刊的平均质量比没有进入的好一些。

  通过多年的统计及相关工作,全社会对基础科研的产出论文越来越重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向社会公开发布统计结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我国的基层科技管理部门,尤其是大学的科研处、人事处等职能部门,越来越多地采用文献计量学指标来进行科研绩效的量化评价,这是很正常的。但某些单位把论文发表方面的有关指标与晋升职称、经济利益挂钩到离谱的程度,把是否在“核心期刊”发表作为绝对标准,以此来促进论文生产,则是他们始料不及的。武夷山认为,与过去那种熬年头评定职称的方式相比,注重论文计量指标无疑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因为基础研究的科研成果主要看论文,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一篇论文在被引用中有肯定与否定之分,被同行们肯定和赞同的论文得到奖励是正常的,而如果有确凿无疑的错误观点被反复批驳的论文也受奖励就有问题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的期刊读者多,这些期刊上登载的论文被引用的几率也高。但也有论文在影响因子很高的期刊上发表却并未被引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在一般刊物上发表却未被引用还要糟糕。因此不能过分看重是否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发表,而不注重实际被引情况。在科学计量学中还有一个“引用认同”概念,指一个人所引用的作者、文章、文献的总体。一篇论文是被著名专家引用(进入了这位专家的“引用认同”),还是只被普通科研人员引用,其科技含量也大有区别。对科研绩效的定量评估要客观全面,不能简单化。既然要以论文论英雄,就不妨把引证工作做得细致入微些。

  克服浮躁风应从体制和管理着手

  武夷山研究员认为,SCI仍是现阶段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科研绩效评估工作中不可替代的工具。SCI包含自然科学领域内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期刊5600多种。SCI创立之初只是希望为人们提供一种新型快捷的文献检索途径和方法,却不料极大地刺激了科学计量学这一全新科学领域的发展。由于有了引文索引这样强有力的工具,人们发展了科学计量学中著名的引文分析法,利用引文数据以及诸如统计分析、矩阵分析、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学工具,来定量地研究社会的科学能力,科学前沿发展趋势,科学活动水平,论文质量,科学机构与人才的评估,甚至预测未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候选人。

  近年来,中国利用SCI数据进行科研绩效定量评估,引起各方面的不同认识和争议。有些专家学者认为,由于SCI指标的导向作用,致使中国大多数科研管理者只注重论文的数量,而不顾论文的质量,进一步助长了科技界的浮躁风气,同时造成国内高质量论文外流。其实,这些现象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任何事物的提高,都需要量的积累,由量变到质变,最终达到质的飞跃。这几年的科技论文统计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一基本规律。

  他认为,作为一种评价指标,SCI数据只是从论文数量和影响力这一侧面提供一些相对客观的数字,作为评价国家、地区、科研机构和个人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参考。自1987年以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工作选择了SCI数据及其他数据,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和引文分析方法,从一个侧面客观公正地反映了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地位和科研绩效水平。但在具体实施中,一些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为了追求SCI收录论文的高数量,不是在培养和引进人才、更新管理机制、创造研究条件方面下工夫,而是急功近利,简单应付,制定一些所谓快出成果的行政措施和硬性条例,使许多科研人员产生困惑和不满,甚至有个别科研人员通过抄袭剽窃、弄虚作假来捞取名利。这完全是由于基层单位科研管理人员片面理解科研绩效的定量评估原则,管理表面化、简单化,背离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结果,而并非SCI作为评价指标的过错。克服科技界目前严重的浮躁风,只能从科技界自身的体制与管理中找根源,而不是一味指责国际同行普遍采用的评价工具,甚至否定SCI数据库本身。

  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的SCI”

  如何才能科学地评估科学技术自身的工作、成果、效率以及科学家的学术水平等,一直是科研管理难以逾越的难题。目前一些专家学者对科研绩效的定量评估方法还是持怀疑的态度,认为还是同行评议准确可靠。但同行评议制度也有弊病,例如权威至上、马太效应、近亲发展等,已迫使许多国家开始重视建立定量的科技评估体系,以作为同行评议方式的补充和参考,形成目前流行的同行评议与定量化评议相结合的科学评议方法,达到互补修正的目的,使科技评价更加客观完善。有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定量评估的结果与定性的同行评议的结果往往相当一致,但评估成本要低得多。

  在我国被SCI收录的科技论文以较快速度增长的同时,论文的质量和科技期刊的质量也在逐渐提高,这表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被引用率高的SCI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在世界最著名期刊,如SCIENCE和NATURE等上面发表的文章数量也在逐渐增加。我国科技论文的被引频次和被引率都在逐渐增长。以医药卫生领域为例,2003年我国国内发表论文和被引用最多的学科均为临床医学,被国际期刊引用最多的学科中,基础医学排名第三,临床医学和药学并列第九,充分显示了医药卫生领域科研在国内外强劲的冲击力。与此同时,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也获得很大提高,截止到2004年9月,我国科技期刊被SCIE(《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收录的已达到78种,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武夷山说,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由于文献计量学理论的局限性、国际数据采集的不完整性以及统计评价方法的不全面性,都使SCI作为科研绩效评价指标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甚至引起一些争议。应该正确对待SCI,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和资源,不要求全责备、因噎废食。同时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自己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和促进我国科技管理工作的持续进步。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发表论文|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