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科普为干细胞“松绑”

【字体: 时间:2004年12月27日 来源:新闻晚报

编辑推荐:

  

  采访对象:徐宗良复旦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超人”虽然走了,但他的“克里斯托弗·里夫瘫痪基金会”还在。克里输给了布什,反使美国的干细胞研究者们依稀看到了给干细胞研究最终松绑的希望。2005年,布什会不会像他们希望的那样做呢?

  只差一步之遥

  徐宗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了美国限制干细胞研究的真正“天机”:一旦美国立法放开对干细胞研究的话,很难保证所有的研究者都能遵守科学伦理道德。只要有人跨越雷池一步,克隆人就可能出现。

  干细胞研究如果与克隆技术结合,会出现复杂的情况。克隆技术应用在人身上,可分为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就是克隆人)两种。治疗性克隆,是通过提取克隆的胚胎中的干细胞,培养人体各种细胞,以治疗某些目前还属于不治之症的疾病,对诸如脊髓受损引起的瘫痪和老年痴呆症为目的的干细胞研究,赞成者的态度自然是毋庸多言,即使是反对者,很多人也认为是符合人类伦理的。至于反对者之所以反对,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之间只有一步之遥。放开对干细胞的研究,可能会滑向生殖性克隆。在反对者看来,允许不允许治疗性克隆,关系到防止克隆人诞生的最后一道闸门。所以在美国,干细胞研究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科学与伦理不对立

  美国社会由于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科学研究,尤其是对人类生命的研究,难免要受到宗教势力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伦理并非就简单地等同于宗教的伦理。在某些宗教伦理看来,人类胚胎就已经是生命,而研究干细胞,如果从人类胚胎中提取干细胞作为材料,胚胎就会死亡,这是宗教伦理绝对不能容忍的。

  科学家们争辩说,他们只不过改变了干细胞的发展方向,让他们最终形成、发展为人类器官,而不是发展为人。一般来说,伦理和科学并不对立,而是目标一致的。只是伦理学家和科学家的视角不同。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科学发展日益复杂,需要人类伦理的参与,以扬其长避其短,真正让现代的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而不是带来灾难。

  光靠名人是不够的

  “超人”里夫对干细胞的积极推广,造势很猛,看上去非常热闹。研究干细胞能帮助人类攻克许多顽症,所以引起了美国社会很多人的关注。可是想要消除保守势力的偏见,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公众的支持。里夫是“超人”,足够吸引眼球,但也不能就靠他一个人扭转乾坤。名人最多只是起到了催化的作用。所以说,干细胞研究能不能很快被松绑,还有待时日。



他用10年“忘记”荣耀

        2004年6月5日,里根在家中与世长辞。他去世后,美国政府在国家大教堂为他举行国葬,这不但是31年来举行的又一次国葬,而且规模空前,超过了肯尼迪遇刺身亡之后举行的国葬。

  有人说,这是当时正值大选的布什想用里根的声誉来拉选票,也有人说,这表明里根是二战以来最受欢迎的美国总统。里根的一生,演绎着小演员闯进白宫殿堂的传奇。然而,作为总统,无论功过是非都已化作轻烟而去,他最后留在世人眼里的,却是一位与病魔默默抗争了10年的老人形象。也许这个形象,让他最后也赢得美国人的尊敬。

  里根走了

  保守主义为他加分

  有人这样说,里根之死获得空前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保守主义势力的抬头,而里根本人则被认为是自胡佛总统后在政治上“最为保守”的美国元首,当今的布什政府其执政思路和里根非常相似,因此白宫的主人自然会利用这个机会来抬高他的地位。另外,里根的辞世正好赶上美国大选,布什肯定也不会放弃这样一个发扬并鼓吹新保守主义的机会来为自己拉选票。在布什看来,里根的不幸去世将不可避免地激发美国人的爱国情感,如果能够将这股爱国热情导向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则无疑会为自己的竞选加分。

  善表演博选民欢心

  除了保守主义立场之外,里根受到欢迎的另一个原因也许是因为他善于秀自己。美国总统是全世界的明星,由于里根是演员出身,对于明星这一角色颇有经验。每次面对尴尬的局面,里根都能利用他的幽默来化解,比如里根有一次访问加拿大,在一座城市发表演说,在演说过程中,有一群举行反美示威的人不时打断他的演说,面对这种困境,里根面带笑容地对陪伴在一旁的加拿大总理说:“这种情况在美国是经常发生的。我想这些人一定是特意从美国来到贵国的,可能他们想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偷卖武器险遭弹劾

  尽管如此,里根也并非完美。里根当演员并不成功,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二三流的演员。当上总统后政绩也不是白壁无暇。1986年黎巴嫩的一份杂志透露,美国为了营救在贝鲁特的被押人质,同意向伊朗出售军火。当时正是两伊战争打得你死我活的关头,伊朗急需导弹。里根背着国会进行了这项秘密外交活动,这至少违背了两项规定:一是对伊朗的武器禁运;二是同劫持人质的恐怖主义分子谈判。在这起丑闻中世人看到的是一个口是心非的美国,这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声誉。为此丑闻,里根差点被国会弹劾。

  与老年痴呆症抗争

  1994年8月,里根被诊断出患了老年痴呆症,11月5日,他最后一次给美国人民写信,信中透露了他的病情。此后,他就从公众的视野里消失了。随着病情的恶化,里根逐渐形同植物人,南希曾经说当时他们的生活真是太难了,生活里有可怕的孤独,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没有人能体会他们的心情,有太多的回忆无法分享。里根与病魔搏斗了10年,这期间体现出的乐观精神和对生命的珍惜打动了美国人。

  支持率其实未必高

  至于里根的支持率,针对他死后美国媒体的“造神”运动,美国监督媒体的《公平与正确报导》不久前重刊了一篇1989年3/4月号发表的文章,比较和总结里根和其他二战以来总统的历年盖洛普民意测验,发觉里根在位时并不是美国二战以来最受人欢迎的总统。文章说:“里根离开白宫时,媒体一直在重复着一个神话:二战以来没有一个比他更最受人欢迎的总统。”文章还指出里根在任期间平均受人欢迎率是52%,比肯尼迪(70%)、艾森豪威尔(66%)、富兰克林·罗斯福(69%)低得多,甚至低过被迫下台的尼克松(56%)!

  ■相关人物

  布什

  布什可谓是里根的追随者,上台伊始就推行减税政策,这正是里根当年重振美国经济的法宝。美国经济在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遭受滞胀的打击而一蹶不振,发展乏力。里根上台之后为了振兴美国经济推出了减税政策,通过减轻企业的税率来刺激投资和经济发展。这一招果然灵验,美国的经济不仅恢复了增长,同时还增强了美国人的信心。

  此外,布什政府力推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也可以追溯到里根时期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布什和里根还都轻视联合国的作用,都相信美国的军事实力。虽然里根死了,但是他并不乏继承人,尽管布什这个有点愣的总统并没有学好他善于表演、幽默的一面。

  施瓦辛格

  现任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在出身上与里根更相似。他们两人都是演员出身,他们也都当过加州州长,而且竞选州长时的年纪也差不多,里根1966年当州长时年届55,施瓦辛格去年入主加州时则是56岁。里根任完两届加州州长之后也在打白宫的主意,并最终于1980年竞选成功,而施瓦辛格的心中也有一个白宫梦。正是有了这一切的相似之处,施瓦辛格的支持者都称他是里根第二,他自己也乐于接受这样的称号。不过,当施瓦辛格当上加州州长时里根恐怕已经因为老年痴呆症而无法对这个“里根第二”表示祝贺了,他更不可能看到“里根第二”将如何步自己的后尘。



他在轮椅上演活“超人”

  今年竞选美国总统的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在与布什进行的第二场电视辩论中说,他要让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超人”扮演者,9年前不幸瘫痪的里夫重新站起来。

  这个被克里着重提到的“超人”,不禁让人联想到围绕在干细胞研究周围的诸多争议。里夫作为全美国最著名的瘫痪患者,积极利用自己的名气为干细胞研究做宣传。他呼吁放松限制,让它为人类造福。里夫虽然在今年去世,但他为推动干细胞研究作出的贡献却被很多人纪念着。

  银幕内外皆“超人”

  影星突遭飞来横祸

  1995年5月27日的一次意外永远改变了“超人”的命运。那一天,热衷马术的里夫参加了一场马术比赛。他的马在跨越栏杆时突然一个疾停,里夫猝不及防,头朝下重重地摔在地上。医生事后诊断说,里夫颈部的第一和第二块椎骨折断。不幸的里夫高位截瘫,顿时从电影里的那个在空中穿梭,在高楼间鱼跃的“超人”变成了连呼吸都要靠机器,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的“废人”。

  意外发生5天后,里夫才从昏迷中苏醒过来。里夫后来回忆,当医生说他脖子以下的所有身体都不可能再动一动时,他几乎就想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当里夫听见妻子对他说:“你仍然是你,我依然爱你”,当里夫看到自己的孩子时,决定要坚强地活下去。

  在轮椅上战斗

  “超人”里夫从未放弃过重新站起来的信念。为了不让自己身体瘫痪部位的肌肉萎缩,他每天早晨要锻炼3或者4小时,有时候到晚上再加上2小时。在他的腿上贴着一些电极,这些电极会通过放电刺激里夫大腿上的肌肉,使肌肉处于运动的状态。里夫曾经自豪地说:“我就是用这种方法让自己一直保持强壮。”

  奇迹终于慢慢地在里夫身上出现。当初医生断言他最多只能存活7年,可是里夫用事实打破这种预言。最令医生们惊讶的是,经过长期的治疗,里夫竟然能恢复对脖子以下身体70%的知觉!

  里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所有不幸瘫痪的美国人树立了坚强生活的榜样。里夫甚至把自己的身体作为各种治疗瘫痪手段的试验场。有的医学专家说,没有“超人”里夫,现在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瘫痪病人能接受到比过去更有效、更便宜的治疗。

  投身“干细胞”事业

  几年前,里夫得知,有一种新的生物学技术将有可能治愈像他这样的瘫痪病人。这种技术基于科学家对人体干细胞的研究。这应该说是对所有罹患瘫痪病人的一大福荫。可是在2001年的8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法令禁止科学家对人体干细胞进行“超出范围”的研究。

  为了支持对人体干细胞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里夫想到利用自己名气,四处呼吁,最后成立了一个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克里斯托弗·里夫瘫痪基金会”。自1995年以来,这个基金会共筹集到了40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医学界对脊髓损伤的研究,其中也包括了对人体干细胞的研究。如果没有里夫的宣传,在美国也许人体干细胞研究至今还没有走出生物学界的小圈子,也根本不会引起美国公众的强烈关注。

  留下希望在人间

  长达9年多的瘫痪在里夫身上留下的损伤终究还是爆发了出来,今年10月9日,他的病情突然恶化,心脏骤停陷入昏迷。1天后,里夫因心力衰竭离开了这个世界。

  里夫虽然死了,但是“克里斯托弗·里夫瘫痪基金会”依然存在。尽管有人批评,他生前只不过为普通瘫痪病人构造了一个虚假的希望,但是对瘫痪病人来说,他们惟一不欠缺的,就是不再拥有任何希望的绝望。里夫在9年多时间里终究给了病友们一点东西。这些将永远留在他曾经奋斗过的人间。

  ■相关人物

  克里克

  弗朗西斯·克里克是生物学界享有盛誉的一代大师,他在半个世纪前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从而解开了遗传基因的密码。2004年7月28日,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在美国圣迭戈市一家医院溘然长逝,享年88岁。

  1916年6月8日,克里克出生在英格兰北汉普顿市。1933年考入伦敦大学学院,学习物理学,6年后当他开始进行博士研究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克里克被分到英国海军科研部门制造水雷。

  战争结束后,克里克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课题极有兴趣,于是开始自学生物知识。1947年,从海军退役后,克里克得到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学的资助,进入剑桥大学的斯坦格威斯研究实验室,然后攻读生物学博士。

  1951年,克里克结识了来自美国的生物学者、年仅25岁的詹姆斯·沃森,。两个人一致认为,解决DNA分子结构问题是打开遗传之谜的关键。从当年11月到1953年4月,他们合作从事DNA分子结构的研究。

  1953年2月28日,克里克走进剑桥小城市中心的鹰酒吧,兴奋地宣布他和沃森发现了“生命的秘密”。当年4月,他们联名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NA分子结构———一种可能的结构》的论文。

  克里克和沃森的论文被认为是“生物学的一个标志,开创了新的时代”,他们共同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干细胞|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