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基因亦“致”亦“治”

【字体: 时间:2004年02月20日 来源:

编辑推荐:

  

  [AD340X300]

2003年末,美国《科学》杂志评出年度十大科学成就,关于精神病产生机理的研究进展名列第二。该项成果显示,科学家们识别出一些会增加遗传性精神疾病发病风险的基因,新研究进一步表明,这些基因可能会使大脑信息处理过程产生异常,刺激人患精神病。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患有精神分裂症和神经两级错乱的病人约占总人口的2%%。近年来,我国精神病总患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已达13‰—47‰,有精神病患者1600多万。精神健康已成为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同时,科学家们更加关注精神病发病机理,并且不断发现与精神病有关的基因,精神病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基因阶段。
   
    精神病有明显遗传倾向
   
    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先天性遗传代谢障碍可引起多种多样的精神发育不全;细胞遗传学发现,当细胞染色体在数量上或结构上发生异常时,便会引起精神障碍(如先天愚型);临床遗传学研究表明,与精神病病人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精神分裂遗传问题的博士后岳伟华医生指出,精神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目前,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比较高,一个人的终生发病率达到0.5%%-1%%;同时,这种病的家族聚集性明显、遗传倾向性高,有数据显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度是80%%。岳医生解释说,精神病的致病因素包括很多方面,真正的病因目前还并不完全清楚,在各种有可能导致精神病发病的因素中,遗传因素的作用达到了80%%;这也就是说,在对精神病发病起作用的危险因素中,遗传的作用是最大的,这也正是目前精神病的遗传基因研究比较热门的原因。
   
    致病基因已发现上百个
   
    2000年5月,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苏格兰人类遗传研究所的科学家称,他们发现了两个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基因。该结论出自对苏格兰一长期受精神病困扰的家庭近30年的研究。研究小组发现,这一家庭中患精神病的大多数成员的第一对染色体内都存在两个有缺陷的基因。参与此项研究的专家称,大量证据表明,携带这两个基因会增加患精神病的危险,而对这一具有较高精神病发病率的家庭来说,这两个基因似乎显得更为重要。虽然从事遗传学研究的科学家曾经意识到,人类基因组的某些部分可能会与精神病有关,但明确指出与精神病有关的基因尚属首次。
   
    2001年3月,德国科学家称,他们可能发现了与紧张性精神病有关的一种关键基因。紧张性精神病是一种遗传性精神病,患上此病的人会出现幻觉、错觉,行动也会变得失常,这一发现增进对这种精神病的了解。德国朱利叶斯·马克西米廉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在人的大脑里发现了一种叫做WJL1的基因,他们认为,这种基因变体是造成紧张性精神病患的原因。
   
    2001年人类基因组排序草图的完成,给精神医学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引起精神疾病的第一组基因也正在被识别。该年7月举行的第七届生物精神医学大会上,与会者就精神病人的基因研究、精神疾患造成的生理改变与临床治疗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各国科学家普遍指出,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基因缺陷是许多严重精神病产生的重要因素。同时有专家指出,遗传基因在导致恐惧症发生方面所起的作用很大,现已发现了约40个基因可能会与此症的形成有关;另外,有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显然是有基因缺陷,而且这些缺陷经常出现在第6和第8条染色体上。
   
    2002年4月,天津市安定医院首次发现并证实,某一基因座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存在这一基因的人比没有同类基因的人更有可能患精神分裂症。科学家发现,被研究人群X染色体短臂1区1带上的HSU93305基因座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这显示了这一染色体区域可能存在有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2002年底,澳大利亚墨尔本精神病研究所宣布,他们发现了与精神病有关的153种基因。该研究所的专家指出,精神病是某些基因工作不正常引起的,搞清楚这些基因将对精神病的治疗产生革命性作用,而其中关键是要了解到哪些基因对发病起重要作用。
   
    2003年9月,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两种主要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和神经两级错乱症是由相同的基因改变造成的。研究表明,患有这两种精神病的病人的一项明显特征是,一种控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基因中的一种叫髓磷脂化合物发生了改变。髓磷脂可以保护脑细胞免受外来的伤害,一旦其发生了改变,保护作用就丧失了,就会引起精神病。结合研究者早前的发现:患有这两种精神疾病的人的脑中的少突细胞数量比普通人少,而这种少突细胞具有产生髓磷脂的作用,这次发现更加证明了精神病和髓磷脂之间的关系。专家认为,这一发现有助于在精神疾病表现出症状前做出诊断。
   
    2003年10月,多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在探寻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基因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参与研究工作的德国科学家介绍说:“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在筛选精神分裂症致病基因方面几乎没有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就,但现在我们找到了三个候选基因。”
   
    此前,科学家曾猜测可能有50到100个基因参与导致精神分裂症的病理过程。经过多国科研小组各自独立的工作,现在确定可能性最大的致病基因为第6号染色体上的“Dysbindin”基因、第8号染色体上的“Neuregulin”基因以及第13号染色体上的“G72”基因。
   
    致病机理有多种假说
   
    据岳伟华医生介绍,最近二三十年国内精神病的研究集中于神经递质,对精神病的治疗集中于多巴氨和五羟酸氨这两种物质,并且临床效果很好。多巴氨是人脑中100多种“神经递质”中的一种。所谓“神经递质”,是负责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岳医生进一步解释,这种治疗的作用机制很明确,药物直接作用于多巴氨和五羟酸氨受体。临床实践证明,针对这两种物质的药物作用很明显,能够治好一定的症状,所以证明精神病患者多巴氨和五羟酸氨确实存在问题,也形成了一种多巴氨假说。
   
    据介绍,近期国内精神病致病机理的研究方向很多,主要关注谷氨酸、神经发育假说,以及氧自由基的损害作用等问题,岳伟华医生着重介绍了神经发育假说。有研究指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模型,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或触发了遗传效应进而改变了个体的发育过程。岳医生介绍,胎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形成是很复杂的过程,有很多会影响神经发育的过程,如果胎儿时期神经发育受到影响,成年时期会发现脑结构异常。岳医生介绍,研究人员通过寻找和基因紧密联系的临床生物标志,根据症状寻找异常基因,从而进一步确定哪些基因与精神病的致病机理可能相关。
   
    目前仍是“治标”不“治本”
   
    目前精神病的遗传基因研究,主要是定位可能会在精神病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明确它们的致病机理,并寻找防止缺陷基因发挥作用的方法。岳医生介绍,目前控制精神病的发病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和家庭社会的支持,治疗都只是“治标”,如果基因研究有更大的突破,精神病就可以“治本”了。如果明确了基因与精神病的关系,我们就能在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就知道他可能会发生什么病,即使无法采取基因治疗的办法,也可以通过控制环境来减小发病的几率。另外,抗精神病的一些药物有比较大的临床副作用,部分病人无法忍受副作用而抵触治疗,严重影响疗效;如果根据基因的遗传易感性,找到这种基因缺陷相对应的药物副反应,对药物副反应强烈的病人就要避免用这种药或者减小用药的剂量,使副作用降低,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岳医生指出,从这些临床治疗的应用,我们可以预见到精神病基因研究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前景。
   
    虽然基因研究对精神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岳医生强调,研究精神病发病机理与定位精神病发病基因都是十分艰难的探索,前景估计不能过于乐观。现代遗传学认为,精神病遗传是多基因遗传,是由几对致病基因和环境影响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多个缺陷基因共同作用,有可能相互叠加而增加了其效应,造成所谓的“乘法模型”,这给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岳医生进一步指出,人类23对染色体上都有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连锁区,目前关注的基因所在哪一染色体区域并不确定,测定结果也不统一。虽然近年来精神病的基因研究有不少成果,但是没有找到公认的、与精神病发病相关的基因,就是说基因的定位还没有完成,精神分裂症遗传方面的研究目前还都无定论,如果精神病的基因研究要取得一些更大的突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精神病专家、遗传学家,以及数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多领域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新闻背景
   
    根据中国十二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全国约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约一千六百万人,每年约有二十五万人死于自杀。中国十七岁以下的三点四亿儿童、青少年中,约有三千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当前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第一,占到了百分之二十,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五分之一。有关专家预测,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到二○二○年神经精神疾病的负担将上升到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
   
    精神病的“治本”尚有赖基因研究的更大突破,但其美好前景已可预期。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精神病|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