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医药产业预演

【字体: 时间:2004年05月30日 来源:

编辑推荐:

  

  [AD340X300]

       谨慎乐观的25.54%

  根据历史数据,并结合与我国医药市场最为密切的GDP、人口、医疗费用支出、药品进口金额、药品出口金额等因素分析,SFDA医药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方所)“全国医药经济运行分析系统”运用时间数列指数平滑法设计数学预测模型。经过定量、定性分析认为,2004年医药经济运行总体向好,增长幅度仍然较高,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25.54%左右,约5113.11亿元;化学药品销售额增长16.54%左右,约1748.16亿元。2004年医药经济运行呈现五大趋势:一是持续稳定增长,增幅高于2003年;二是出口碰上一定困难,进口继续高幅增长;三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加快,生产经营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四是工业经济效益继续回升,商业效益下滑,两极分化加剧;五是资产重组推动业态转型,民营经济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南方所所长林建宁在分析明年医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时总结为宏观经济因素、政策法规因素、医药产业内在因素三个部分。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2004年是中国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快速上升、稳定增长期,GDP可望增长8.5%。国家信息中心则认为,2004年中国GDP可望增长10%。2004年,投资、出口、居民消费“三驾马车”增长速度不减。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必将带动医药需求的增长,从而促进医药经济的快速增长。

  近几年,医药业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投资的热点,大量业外资金的投入也随着宏观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加,而这些资金并非短期资金,其后续投入将源源不断,这对医药经济的持续增长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政策法规方面,第一个关键因素是GMP、GSP的认证。GMP、GSP认证期限迫近,截至2003年5月底,通过GMP认证的药厂只有1821家,通过GSP认证的商业企业有252家。也就是说,尚有约2/3的工业和大部分商业企业未通过认证。2004年,GMP、GSP认证对企业的压力很大,其带来的影响:一是并购个案增多;二是部分生产、经营企业明年上半年不得不放慢生产经营的步伐;三是部分生产经营条件差的企业将被淘汰。

  其次是农村“两网”建设。农村“两网”(药品供应网和监管网)建设是SFDA近期的工作重点,也是国务院“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网”建设为农村市场的启动带来新的契机,特别是对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这将成为2004年医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第三是药品分类管理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根据新《药品管理法》第60条规定,SFDA规定自2002年12月1日起,OTC目录以外的药品不准在大众媒体做广告。该规定实施一年来,一批靠大众媒体广告拉动销售的处方药品种市场份额急剧下降,而新的OTC强势品牌正在逐步形成。

  2003年10月,SFDA又有新规定,明确从2004年7月1日起,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各种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结核、抗真菌药物),在零售药店必须凭医师处方才能销售。这意味着药品分类管理政策在明年将得到进一步的落实。零售市场品种结构将出现新的调整,来自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新的OTC强势品牌在未来两年将陆续登场。

  另外,招标购药、药价改革、医药分开核算与医药分业试点、《药品进口管理办法》的实施、出口退税率的下调等政策因素都将影响产业经济的发展。

  从医药产业内在因素看,首先表现在医院用药快速增长。2003年上半年,16城市医院用药比2002年同期增长15.7%,较2002年下半年增加3.28个百分点。即使是在SARS最严重的第二季度,16城市医院用药金额仍较第一季度增加2.5个百分点。可见,医院用药已走出医改冲击波的影响,重新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中国人口众多,老年化进程加快,人均消费水平提高等对医院用药起长期的拉动作用。预测2003年全年医院用药增长不低于16%,2004年增幅仍有望提高。

  第二是零售终端需求稳步增长。据南方所零研系统数据显示,2003年1~6月,零售药品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7.2%,预计全年增幅不低于18%。2004年医药零售市场仍呈快速增长的势头。 

  第三是平价冲击波。席卷全国的平价冲击波对医药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觑。平价零售与平价批发(“快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九州通与开心人的供货合作等。平价公司、药店不但挤压商业的利润空间,还让工业企业处于两难的境地。不与之合作,则担心竞争对手捷足先登;与之合作,则供货价不得不下调(包括对其他客户)。因此,工业的利润空间也将被挤压。另外,企业之间的并购行动将进一步升温。随着国内药品分类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国外OTC生产企业将逐步开拓中国的零售市场,这对2004年中国医药经济的增长将有所促进。



  处在十字路口的流通业

  中国已正式加入WTO,面对药品关税的逐步降低和即将开放的药品分销服务市场,中国医药商业企业正处在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医疗卫生、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医药分业、医院药房改零售药店、平价药店、定点药房、招标采购……中国的医药商业,面临太多的变数,如何建立创新的发展模式以应对变局已迫在眉睫。中国的合资药厂已达到1500多家,占了1/3。10多年的市场竞争,使传统医药工业也逐步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医药商业领域,由于长期以来过分强调药品的特殊性、专营性及国有主渠道作用,医药商业几乎是在相对垄断的环境下生存的,虽然买卖市场有所变化,但经营思想、体制和制度改变不大,经营模式更是缺乏创新,企业的竞争力普遍不强,市场网络基础薄弱。

  南方所副所长黄泽骎在研究这个课题时,将传统医药商业的发展障碍概括为15条,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不尽人意、微利时代的价格战、渠道建设亟待完善。 

  目前在企业的产品线上,多是独家代理品种少,或者是科技含量不高,临床特色不明显。而且常规药同类品种多,赢利能力不强,品种规格也不够全面。

        微利时代的到来,原有的商业调拨等体系发生变化,部分民企大有代替传统调拨企业之势;商业作用向配送、服务等方向转变,掌握终端网络日益重要,并且终端流向的细化也日趋凸显。同时,出现了主营从事某些品种市场推广的专业商业公司。很多企业都是不同的产品共用相同的渠道。企业多采取“普遍撒网”的策略来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这种策略会使产品铺货率上升,但是分销商的积压难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企业缺乏重点的扶植经销商,不能“重点捕鱼”。

  针对存在的问题,南方所给出的对策是加快医药流通改革的步伐,创立医药商业品牌,走特色经营之路,完善总代理、总经销制。 

  批发与零售的规模化、集约化是大势所趋。美国三大批发商的销售额已占90%以上,而我国现存的13000个批发商数目太多。目前只有5家最大经销商的销售总额超过50亿元。全国还没有超过100亿元的商业企业,规模优势仍无从谈起。整个行业亟需优化组织结构,实施企业间的并购、联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尤其需要5~10个面向国内外市场、年销售额达到50亿元且有现代化营销领先水平和高度文化内涵的特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集团,以抵御跨国医药商业公司的冲击。

  目前如火如荼的“平价药店”是一时之策,这种通过降价来占领市场份额的做法不可能维持太久。大力打造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赢利才是关键。连锁、现代物流渐成气候,也将成为未来商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在国外,建立自己独立的商业销售品牌,拥有自己的商标、包装、服务等方面的形象标识已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一个重要模式。在我国仅有为数几个“老字号”,近年出现的连锁药店也仅仅处在探索阶段。 

  我国的传统医药商业没有自己的注册商标,企业名称大多是“地名+医药公司(站)”,谈不上什么品牌识别。事实上,我国的国有医药商业有良好的销售网络、较高的信誉和商誉,充分利用这些无形资产,发展自己的品牌,应该是大有作为的。眼下已有一些医药商业或医药生产企业在尝试以商业品牌为核心的医药连锁经营,为连锁药店设立的统购配送中心将有利于产生规模效应和组合效益,从而降低费用和价格。商业品牌的良好信誉,也有助于提高品牌忠诚度,促进药品销售。

  21世纪的医药发展将是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天然药物、老年人用药的方向,医药商业根据自己的经营专长,选择合适的品种,做到真正的总代理、总经销制,与厂方风险利益同担,结成真正的合作联盟,不失为一条可行的商业出路。一方面,可降低交易成本、控制市场;另一方面,可保证药品市场的“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目前,通过总代理进入我国的国外药品有七八十种,总代理药品的效益往往是惊人的。



  由领先药企R&D策略思考未来

  这个比喻已经在医药行业流行开来:药物研发就像是雇佣数千名艺术系的学生,对其工作进行数10年的资助,希望有朝一日其中能够有人画出一幅“蒙娜丽莎”。

  南方所副所长陶剑虹在分析领先药企R&D创新策略时发现,国外大型制药企业获得新药主要有三种途径:自主研发、与他人合作、并购其他研发机构。 

  南方所的研究发现,通过联合研发,企业赞助一个项目来获得一个新技术现时和未来的拥有权。发明者和企业的科学家合作获得研发资金,并得到一定比例专利费。这种合作可以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或医药公司之间展开,并已成为一种趋势。医药企业紧紧跟随这种趋势,经常参加各种会议,参观研究机构的实验室,并开展各种市场调查。大型医药公司经常投资数十亿美元赞助那些具有前途的新技术。此外,也有一些企业专门为大公司寻找新项目,通过和那些非赢利性研究机构的接触,为新技术转向市场提供方便和渠道,起着独立的专利技术转让机构的作用。

  当一项新想法被认定,那么将这个想法推向市场的过程就开始了。这种想法必须成为一种产品,并通过临床试验。一些小的医药公司没有资金担负整个开发过程,所以在开发的第一或第二阶段将其技术卖给大企业。而大企业通过合作或外包的形式完成新药开发。目前主要商业模式有:

  “瘦身”,当某个项目的临床试验失败后,将精力投入到其他新技术;

  发展合作伙伴,通过和其他公司的合作寻求资金支持;

  发展服务供应商,寻找专业领域的服务提供商,从而降低自己单独运作的成本;

  市场合作,和某公司的利基产品签署专利合作,通过其销售队伍销售;

  平台技术,提供平台支持技术;

  虚拟公司,将其他业务全部外包,只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

  全球运作。 

  另外,大型药企研发费用协议外包增长明显:

  1990年,15%的研发费用外包;

  1995年,35%外包;

  2000年,50%外包;

  2005年预计外包将达到65%。

  这种协议外包的方式特点是服务方不需对结果负责,完全是按照服务收费。主要客户均为大型医药公司,前十名客户占有50%的市场。外包原因很多,包括竞争激烈(专利期限、行业兼并)、临床试验的复杂性增加、资金压力增加、专业人才缺乏以及加速新药上市;服务范围包括专家咨询、特殊服务和全面服务。看看国内药物研发的情况,中国正在经历新药从实验室到上市全过程的变化——新药定义的改变、GLP的逐步推进、快速通道的建立以及一系列新药审批制度的改革。仿创结合并最终走向创新药物的中国制药企业理应从这些领先药企的R&D策略中思考未来。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医药|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